五年级上册语文18.慈母情深
练习(部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压yì(____)
jìng(____)然
cí(____)退
diào(____)着
jūn(____)裂
jǐ(____)背
rěn(____)心
quán(____)力
2.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落魄(______)
挣钱(______)
颓败(______)
褐色(______)
疲惫(______)
耽误(______)
噪声(______)
衣兜(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耳朵都震的快要聋了。(__________)
2.目光迅速的向周围看。(__________)
3.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__________)
4.形容事情多,不得闲。(__________)
5.丢掉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定的样子。(__________)
6.非常疲乏,没有精神。(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掏衣兜,掏出了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______)
2.“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______)
3.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______不顾同事的______,毫不犹豫地给“我”买________的事。通过这件日常生活小事,歌颂了母亲________,感受着伟大的________,激发我们热爱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文中的母亲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的母亲。
二、选择题
6.“我……要钱……”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语意未尽。
7.“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话题的转换。
D.话语的中断。
8.为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龟(jūn
guī)(
)裂
龟(jūn
guī)乌(
)
缝(féng
fèng)(
)纫机
缝(féng
fèng)门(
)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大名鼎鼎的皇家园林。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母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缩句)
2.不是说买书,妈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改成陈述句)
四、判断题
读课文《慈母情深》第7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潮湿颓败”“光线阴暗”“身在蒸笼”“震耳欲聋”等词表明了母亲工作环境非常艰苦。(______)
12.“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空间的狭小和拥挤。(______)
13.“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这句话把母亲工作的地方比作蒸笼,写出了环境的艰苦。(______)
14.作者写母亲工作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出母亲工作的艰辛和不易。(______)
五、信息匹配
15.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致敬所有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你们用博爱的手,抚摩着(____);你们用坚定的眼神,鼓励着(____);你们用火热的内心,诠释着(____)。
A.生命的价值
B.受伤的孩子
C.惧怕的心灵
16.把下面形容母亲的词语搭配起来
瘦弱的________
A.手指
疲惫的________
B.脊背
龟裂的________
C.眼睛
17.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①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________
②“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________
③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________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六、现代文阅读
课文理解。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8.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母亲很______________。
19.母亲的眼神为什么是疲惫的,为什么看我的眼神是吃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看到母亲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慈母心
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小鸡“玩”累了,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下雨了,它展开翅膀,犹如撑开的大伞,为小鸡挡风遮雨。
熊猫对子女的拥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当小熊猫刚降生世间,母熊猫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漉(lù)的皮肤。当孩子学会走后,熊猫妈妈紧跟在后,用爪子“擦掉”小仔身上的泥土。
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招“调虎离山”。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雏鹌鹑(ān
chún)被狐狸发现了。正在窝中的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狐狸以为猎物唾(tuò)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时,母鹌鹑便机灵地飞向高空。有时来不及逃避,为了孩子的安全,母鹌鹑却成了狐狸的腹中之物。
2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紧帖──(______)
逃避──(______)
22.“调虎离山”在文章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赞美了母鸡爱小鸡的可贵精神。
B.赞美了动物具有可贵的母爱精神。
C.写母鸡、母熊猫以及母鹌鹑关心小鸡、小熊猫和雏鹌鹑。
24.请用一句话赞美我们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抑
竟
辞
吊
龟
脊
忍
权
【详解】
考查对课内生字的掌握,注意把握课文《慈母情深》里的多音字和同音字,可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
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顺。读准拼音,是正确书写生字的前提。书写的基本要求有两个:1.使用正楷书写。2.书写格式要规范,字型整齐、结构合理、部件正确、笔画标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辞”不要写成同音的“词”;注意“脊背”的“脊”的书写;注意“龟裂”的“龟”不用写成其他的同音字。
2.pò
zhèng
tuí
hè
bèi
dān
zào
dōu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正确读音,再根据词语写出拼音,书写拼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书写要规范。
①魄:pò
落魄:穷困失意、放荡不羁、失去魂魄。比喻:惊慌失措
②挣:zhèng
③颓:tuí
颓败:衰落、败坏
④褐:hè
褐色:处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一种颜色,也称咖啡色、茶色
⑤惫:bèi
疲惫:极度疲劳;近义词为疲倦
⑥耽:dān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⑦噪:zào
噪声:一种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⑧兜:dōu
衣兜:衣服上的口袋
3.震耳欲聋
扫视
惊慌失措
繁忙
失魂落魄
疲惫
【详解】
本体主要考察学生结合题干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找出相应的词语。
1.从“耳朵、聋了”可以看出应是:震耳欲聋。
2.从“迅速的向周围看”可以看出应是:扫视。
3.从“极度惊慌、行动失常”来看应是:惊慌失措。
4.从“事情多、不得闲”来看应是:繁忙。
5.从“丢了魂魄、极度惊慌、心神不定”来看应是:失魂落魄。
6.从“疲乏”来看应是:疲惫。
4.动作
语言
神态
【详解】
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1.由“掏”“数”等动词可知是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这是人物说的话。
3.“疲惫”说明是神态描写。
5.母亲
劝阻
书
的伟大
母爱
母亲
勤劳
开明
伟大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6.C
【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理解。
省略号的作用有: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表示说话的中断;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表示静默或思考;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此处省略号应用于一句话“我要钱”之间,表示说话时的断断续续,所以选C。
7.B
【详解】
这道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前半句说到“想买一本长篇小说”,后半部分提到了书名《青年近卫军》,所以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解释说明,所以选B答案。
8.jūn
guī
féng
fèng
9.D
10.母亲望着我。
不是说买书,妈妈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一般步骤。缩句时要保留句子主干把多余的修饰限制成分删掉.使句子更简洁,注意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
1.缩句:去掉修饰语“我的”和“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句子剩下部分为主干:母亲望着我。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一般步骤:首先,问号改为句号。其次,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最后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由此本题可改为:不是说买书,妈妈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
11.√
12.×
13.√
14.√
【分析】
11.
此题考查课文理解分析能力。文中“潮湿颓败”“光线阴暗”看出工作环境恶劣,“蒸笼”是将母亲工作的地方比作“蒸笼”,都是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闷热和拥挤,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工作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
12.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工厂里环境差人多,说明母亲工作艰辛。连用四个“七八十”,是反复修辞手法,说明工厂里环境差人多,说明母亲工作艰辛。
13.
考查了比喻句,注意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结合句子“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看出把“厂房”比作“蒸笼”。
14.
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文中作者写母亲工作的环境是为了衬托出母亲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15.B
C
A
【详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它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抚摩”后面需要接肉眼可见的事物,所以应该选B答案;“鼓励”后面应该搭配具有胆小性质的词语,所以应该选C答案;“诠释”就是解释,只有“生命的价值”能够诠释,所以选A答案。
16.B
C
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瘦弱的脊背、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
17.B
A
C
【详解】
破折号的用法:A声音延长;B解释说明;C表示意思转折;D语意未尽。
依据句意可知,①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②“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破折号表示声音延续。
③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破折号表示意思转折。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用法的掌握及应用。
18.瘦弱、工作辛苦
19.疲惫说明母亲是非常辛苦的,吃惊说明母亲没有想到我会来。
20.心里感到很酸,觉得母亲很辛苦。
【分析】
18.
本题考查对课文《慈母情深》母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会结合内容分析,这道题难度不大。
画横线的句子中出现的“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可以看出母亲身体瘦弱,从“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看出这份工作很辛苦。
19.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理解,学生要学会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心理。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可以从母亲的眼神和神态,看出母亲干活很疲惫,母亲也并没有想到我会出现在她工作的地方,看到“我”来工厂感到很吃惊。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要学会从文章中心和人物情感角度分析。
结合全文内容,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在作者的描写出能够看出作者是在心疼母亲这么辛苦,感到十分心酸。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即可,答案不唯一。
21.
拥紧
逃离
22.指的是母鹌鹑为了保护小鹌鹑装成断翅的鹌鹑引开狐狸。
23.B
24.母亲是条河,滋润着我成长。
【分析】
21.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紧贴:释义为紧紧地贴近,靠近
。
近义词为:紧密或靠近。
逃避:逃走避开。出自《后汉书·赵岐传》
近义词为:窜匿、走避或回避。
22.
本体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正在窝中的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狐狸以为猎物唾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可以看出“调虎离山”指的是母鹌鹑为了保护小鹌鹑装成断翅的鹌鹑引开狐狸。
23.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从文章中分别写了母熊猫和母鹌鹑对孩子的爱,并在标题“动物的慈母心”可以看出具有交代主要内容的作用,所以从中可以体现对可贵的母爱精神的赞美。所以选择B。
24.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我们的母亲写一段赞美的话。如: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当你迷失方向时,模糊的光亮和希望使你找到方向;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清茶,当你疲倦无力时,淡雅的磬香和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