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的重点。天气与气候是本章第一节,分为“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三框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课是后边三节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然课、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本课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本课知识理解浅显,认知混淆,尤其是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辨析过程与实践练习。另外,初一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教学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两词;能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图;
观看地理视频与阅读地理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天气预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与生产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学生参与天气预报主持人模拟播报,激发学习兴趣;分析社会热点:空气环境质量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区别“天气”与“气候”差异;
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认识简单的天气符号及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生产事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模拟实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时候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诸葛亮就是其中翘楚。他不仅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博学的气象学家。大家听过《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火烧赤壁”的典故吗?对,这些都是诸葛亮运用气象知识巧妙打败敌人的故事。可见,气象知识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生活中需要掌握气象知识吗?
当然也需要,我们要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更好的适应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和气候》。
二、探究新知
(一)天气与气候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图片,说说贝贝在上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天气?
1、天气
(1)概念先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吗?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如何描述天气
大家会描述天气吗?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还有哪些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呢?
(3)天气的特点
分享李老师的天气随笔,进而总结出天气的特点:多变。
并穿插生活提示:提醒学生注意防寒保暖。
2、气候
过渡:
湖南的一年四季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
夏天总是炎热,冬天总是寒冷,年年来并无过多变化。
像这种较长时间给人以固定感受的气象状况叫什么呢?
那大家能通过思考及自学总结出气候的定义及特点吗?以及我们又该怎样去描述气候呢?
(1)气候的定义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气候的特点
具有相对稳定性
(3)如何描述气候
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
冬冷夏热;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一般来说,“全年”、“四季”等时间节点描述的都是气候。
3、即学即练
下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1)赤道地区终年炎热
(2)昆明四季如春
(3)东边日出西边雨
(4)张掖夏季多雨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燕子低飞阴雨到等。谚语虽能反映天气变化,但不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准确地了解天气情况呢?
学生们各抒己见:电视、电话、手机、广播、报纸、上网、看云识天气、天气预报……
好极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科学地了解天气预报,至此我们需要掌握两项必备技能:
1、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由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上的大气图像
(2)如何根据卫星云图判别天气状况?
根据颜色。
其中: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3)活学活用:
判断课件上出示卫星云图中我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大体的天气情况。
2、常用的天气符号
卫星云图是通过云层的分布来直观地显示各地的天气状况,而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现象。
(1)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进行简单讲解;
(2)指导学生短时间快速记忆常用天气符号;
(3)看图识记抢答进行记忆测验;
(4)活动:学做天气预报员
收看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
总结播报内容与顺序;
请生模仿;
(三)空气环境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环境的质量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许多地方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在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以为更好地指导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舆论监督。
1、出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2、思考:
(1)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有什么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2)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提高空气质量?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三、回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希望同学们把我们刚刚讲的这些内容,记在心里,同时呢,也记在了自己的课本上,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堂练习
1.下列描述气候的词是:(
)
A.晴转多云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风和日丽
2.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小楼一夜听春雨
C.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D.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天气情况记录表(部分),根据表中天气,人们所进行的户外活动最合适的是:(
)
项目日期
1月5日
2月28日
3月25日
5月7日
7月21日
天气状况
气温
-7~5
-1~8
5~13
16~28
24~33
风力。风向
东北风3级
西北风2级
北风2级
西南风4级
东南风3级
①2月28日,开车旅游
②1月5日,堆雪人
③3月25日,放风筝
④5月7日,爬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大家约好明天去春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刚看过电视,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说:“这就是明天的天气情况。”下面是小明画的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1)天气由
转
。
(2)风向
,风力
。
(3)最低气温
℃,最高温
℃,
气温日较差为
℃。
五、拓展延伸
我们说天气与气候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天气和气候进行学习、有了一定认知后,我想请大家谈谈,就各行各业而言,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说说!
假如我是……要留意哪些天气现象?
假如我是农民
假如我是司机
假如我是飞行员
假如我是渔民
假如我是……
六、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同步训练
2、真真切切地做一件保护或改善空气环境的小事;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多变)
二、气候(相对稳定)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1、卫星云图
2、常用的天气符号
四、空气环境质量
8~20℃(共25张PPT)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重点)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难点)
3.能过通过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的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讲授新知
1、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2、如何描述天气状况?
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的高低、风力的大小。
一、天气和气候
3、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活动一:探究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等等。
材料一:小明同学记录了某一天的天气情况:今早9点,阳光明媚;下午14点,天气突变,乌云密布。下午18点,大雨倾盆,气温骤变,降幅达7~8℃;晚上21点又雨后转晴。
1、阅读两段材料,分析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完成表格
材料二:安阳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年平均气温14.1度。
描述对象
(天气/气候)
时间范围
(长/短)
稳定性
(多变/稳定)
材料一
材料二
气候
长
稳定
天气
短
多变
活动一:探究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2、火眼金睛。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①风和日丽
②四季如春
③暴风骤雨
④晴转多云
⑤秋高气爽
⑥冬暖夏凉
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⑧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天气:
。
气候: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活动一:探究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卫星云图
广州
昆明
●蓝色区域表示
。
●绿色区域表示
。
●白色区域表示
,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那么该区域降水的可能性就越
。
1、了解卫星云图
请尝试分析卫星云图,判断昆明、广州这两个城市,在这一时段的天气状况。
昆明——
广州——
阴
雨
晴
朗
海洋
陆地
云区
厚
大
2、天气预报的内容
北京天气预报(11月15日)
温度(最高和最低)
阴晴状况
风向风力
3、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风向杆
风尾
一股风由西往东吹,那么此风的风向为:
风向是风来的方向,风从何处来就是什么风。
西风
表示风力大小
尾端指向风
来的方向
前端指向风吹
向的方向
北风
5级
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
半道风尾代表风力1级。
北风8级
风旗
北风12级
画法:面向风来向,风尾加右侧
西北风4级
东风6级
东北风8级
南风5级
风由西北吹向东南
风由东吹向西
风由东北吹向西南
风由南吹向北
W
E
N
S
W
E
N
S
W
E
N
S
W
E
N
S
练一练
看谁记得准
我是小小天气预报员。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模仿播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哈尔滨
-8~1℃
沈阳
5~7℃
北京
2~11℃
郑州
3~13℃
上海
13~17℃
福州
15~19℃
长沙
11~15℃
13~22℃
广州
活动二: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Ⅳ
轻度
Ⅲ
中度
Ⅱ
重度
Ⅰ
极重
4、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
级别
首要污染物
城市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
级别
首要污染物
北京市
143
轻度污染
PM2.5
哈尔滨市
202
重度污染
PM2.5
长沙市
134
轻度污染
PM2.5
上海市
68
良
NO2
石家庄市
138
轻度污染
PM2.5
南京市
102
轻度污染
PM2.5
郑州市
190
中度污染
PM2.5
杭州市
107
轻度污染
PM2.5
呼和浩特市
78
良
PM10
合肥市
145
轻度污染
PM2.5
沈阳市
212
重度污染
PM2.5
福州市
46
优
—
兰州市
77
良
PM10
南昌市
77
良
PM2.5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4.11.15)
(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污染越
,对人类健康越
。
(2)这一天,表中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
,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
严重
不利
沈阳市
福州市
课堂小结
想一想
你这节课都学到了
什么知识?
一: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二: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1.下列描述气候的词是:(
)
A.晴转多云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风和日丽
2.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小楼一夜听春雨
C.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D.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课堂练习
C
B
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天气情况记录表(部分),根据表中天气,人们所进行的户外活动最合适的是:(
)
①2月28日,开车旅游
②1月5日,堆雪人
③3月25日,放风筝
④5月7日,爬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C
1月5日
2月28日
3月25日
5月7日
7月21日
天气状况
气温(℃)
-7~5
-1~8
5~13
16~28
24~33
风向、风力
东北风3级
西北风2级
北风2级
西南风4级
东南风3级
日期
项目
4.大家约好明天去春游,可天气怎样呢?小明刚看过电视,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说:“这就是明天的天气情况。”下面是小明画的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1)天气由
转
。
(2)风向
,风力
。
(3)最低气温
℃,最高温
℃,
气温日较差为
℃。
课堂练习
8~20℃
阴
晴
西南风
四级
8
20
12
小田同学决定明天和同学一起去公园游玩,于是他查询了明天的天气预报(如右图),但他却不知道该带下列哪些物品出行。聪明的你能帮帮他吗?
墨镜
雨伞
遮阳帽
手套
√
√
课堂练习
3~7℃
微风
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环境,让空气更清新、气候更宜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