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3中国的人口 课件(2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3中国的人口 课件(2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09:58:31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
和“人口分布图”。
(2)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图片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3张图片,说一说,这三张图片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问题?学生回答后,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板书)。
二、探究学习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1、对比分析2010年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表格,说说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位次。
国家
人口(亿)
国家
人口(亿)
中国
13.7
巴基斯坦
1.74
印度
11.7
尼日利亚
1.58
美国
3.09
孟加拉国
1.49
印度尼西亚
2.40
俄罗斯
1.41
巴西
1.95
日本
1.27
2、读图,看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教师总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得出我国人口的第一个特点: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多媒体展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提问: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哪些?超过8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哪些?
学生读图回答: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超过8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山东、河南、广东和四川。
师总结: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以上的省有10个,超过8000万的省有4个,其中广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超过了1亿。(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对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有了更深的感悟。)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根据课本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学生绘制曲线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年份
人口(亿)
1949
5.4
1950
5.5
1955
6.1
1960
6.6
1970
8.5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的,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学生计算回答:1950年至1960年,人口增长了1.1亿,1960年至1970年,人口增长了1.9亿,1970年至1980年,人口增长了1.4亿,1980年至1990年,人口增长了1.5亿,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了1.55亿,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了0.45亿。人口增长很快。
3、出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师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和人口出生率的上升,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山东、江西、新疆和西藏,对比四省区的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学生计算人口密度并进行对比)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山东
江苏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千米2)
16
10
166
123
人口(万人)
9579
7866
2181
300
人口密度(人/千米2)
599
787
13
2.4
结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过渡:人口密度决定人口疏密程度。
2、指导学生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中找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省的腾冲县,两地之间连线,小组合作明确我国人口分布情况。
学生选出代表发言: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面积占57%,人口仅占6%;黑河---腾冲线以东的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3、提问: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
师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概括为:地形、气候、交通、开发历史等。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受季风的影响,温和湿润,交通发达,有开发历史较早且工业发达的密集城镇,因此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干旱,交通不便,多有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因此人口稀疏。
转折过渡:我国人口密度东西部之间存在差异,城镇和农村人口也存在着差异。
4、出示“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提问:2011年和1990年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所占百分比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回答:1990年,我国城镇人口占26.4%,农村人口占73.6%;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48.7%,农村人口占51.3%,说明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师总结: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将会继续增加。
(四)中国的人口政策
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宣传画的含义
2、提问: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我国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政策?(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相互之间补充)
3、现在我国人口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从2015年开始,我们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
学生合作,代表展示。
师总结: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拥挤、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课堂练习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人口不再增加
B.人多,劳动力充足,所以人越多越好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总数迅速减少
D.人口增长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D.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3.关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将来还将继续增长
B.我国城镇人口过多,农村人口不能再向城镇迁移
C.农村人口大大多于城镇人口
D.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应在短期内将全部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
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四、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找3—5名学生展示。
五、作业布置
1.记忆本课知识点,并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析图、计算、概括能力,由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得出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增长情况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教学目的。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口速度增长较快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中国的人口特点
中国的的人口
中国的人口政策(共23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
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
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国家
人口(亿)
国家
人口(亿)
中国
13.7
巴基斯坦
1.74
印度
11.7
尼日利亚
1.58
美国
3.09
孟加拉国
1.49
印度尼西亚
2.40
俄罗斯
1.41
巴西
1.95
日本
1.27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2010年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
读图,看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我国8000万、5000万以上人口省区分布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年份
人口
1949
5.4
1950
5.5
1955
6.1
1960
6.6
1965
7.3
1970
8.5
1975
9.2
1980
9.9
1985
10.6
1990
11.4
1995
12.1
2000
12.7
2005
13.1
2010
13.4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16
14
12
10
8
6
4
2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年份
人口
1950
5.5
1960
6.6
1970
8.5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1.1
1.9
1.4
1.3
1.5
0.7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______。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______。
较慢
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
依据联合国发表的世界人口报告,2011年10月,世界人口达70亿,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9.7%。近200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可能超过90亿,届时中国人口将不到世界的1/6。

三、中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黑河--腾冲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
黑河--腾冲线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东部多西部少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面积占57

人口占6℅
面积占43℅
人口占94℅

分组讨论:为什么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读图1--9,完成下表,并比较东部沿海两个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试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山东
江苏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千米2)
16
10
166
123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9579
7866
2181
300
599
787
13
2.4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气候
地形
开发早晚
交通
人口迁徙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水源
1990年
2011年
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镇
26.4%
农村
73.6%
城镇
51.3%
农村
48.7%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6.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3%,与1990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9亿。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6.57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迅速
阅读下图思考:我国1990、2011年农村和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说一说这些宣传画的含义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人口不再增加
B.人多,劳动力充足,所以人越多越好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总数迅速减少
D.人口增长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D.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
B
3.关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将来还将继续增长
B.我国城镇人口过多,农村人口不能再向城镇迁移
C.农村人口大大多于城镇人口
D.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应在短期内将全部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
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A
D
B
B
地理
5
6




7.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

B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