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手歌》教学设计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黄河水手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好表现,教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和教师的示范,从模唱歌曲来体会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黄河水手歌》是一首流传于民间的一首对黄河的颂歌。它是一位老水手李思敏在常年累月的劳动中吟唱出来的。歌词以问答形式,唱出黄河的长与宽、急与缓、冬与夏、深与浅,表现出黄河的外貌与内涵。歌曲的旋律线以“2”音为基准,作上四度下五度的有规律的滑行,突出陕北音乐特点双四度音程,歌曲采用旋律重复,在上下乐句间引入5个单垛句,形成“起平落”的结构形式。起部两小节确立全曲基调,平部重复5个单垛句旋律,在人们面前展示出黄河的庞大,落部向上四度转调,表现老水手与骇浪搏斗的英雄气概和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黄河水手歌》,让学生感受老水手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2.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歌曲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学生能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民歌曲的特点,并能演唱这首歌曲。
难点:唱出歌曲的韵味,进行初步的创编体验。
【教学方法】
教法:在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情景法,讨论法等。
学法:欣赏法,律动法,讨论法。
【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唱---重音乐实践,演--音乐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黄河图片)
师:同学们,请看图片,你们知道这是我国的哪条河吗?
生:黄河
师:对,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一首由黄河的老水手在劳动中吟唱的一首赞美黄河的歌曲《黄河水手歌》,提出课题《黄河水手歌》。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出示图片,提出课题,让学生了解母亲河,对学习新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
二、新歌教学:《黄河水手歌》
(一)师:黄河流经陕北地区,河道险峻,浪急滩多,船工们常年与惊涛骇浪搏斗。下面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
1、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船工们在平水行船时悠然自得的划着船在放声歌)师从音乐要素速度来引导学生感受
2、歌曲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速度怎样?
(高亢嘹亮,方言 中速)
3、师:你们知道视频中演唱的歌曲为什么会那么高亢嘹亮吗?
播放陕北地区的图片,师解说:这和他们的居住环境有关,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天高地阔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咆哮的黄河和赤裸的黄土高原赋予陕西人淳朴豪放的性格,他们通过喊话来进行交流,所以声音很高亢嘹亮。
师:示范正确的喊法
4、让学生体会喊话。(问:哎,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答:哎,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歌曲的音色、旋律、速度、方言上来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特点。通过喊话达到练声的作用。)
(二)师范唱歌曲(第二次聆听歌曲)
1、让学生观察这首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在哪? 提出旋律重复
师:请学生指出哪些地方相同,在旋律中出现了几次? 第3小节至12小节旋律完全重复。
生:5次。
师:引导学生从歌词下手,从几十几道弯---船----杆----艄公,层层递进,引出黄河的庞大。
2、模唱起部和平部旋律,注意前倚音和下滑音、方言的特点。
3、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介绍“起平落”结构形式。
师:提出前两小节是引子,它确立了全曲的基调,5125四度音程,突出了陕北音乐的特点,体现黄河水手的淳朴爽朗的性格,这为起部。5次反复乐句为平部,这些乐句像语文中的排比句一样,旋律完全重复,在人们面前展示出黄河的庞大。最后3小节乐句为落部,加入4音,转调,表现了老水手与海骇浪搏斗的英雄气概,以及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第三次聆听歌曲
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歌曲的最高音在哪一句?
2、这首歌曲它有几段歌词?每段歌词的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两段,一问一答
师:那这种演唱形式我们把它称为对唱。
采用听唱法,对歌曲落部进行模唱,注意陕北民歌的特点体会旋律的起伏。
请学生根据最后一句旋律来画旋律线。
3、随师伴奏加入歌词对全曲进行演唱。师对演唱歌曲做指导,唱出陕北民歌的特点及韵味。
4、男生唱问句,女生唱答句。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曲的创作手法,有效地利用“旋律重复”手法以及加入陕北民歌的前倚音、下滑音、旋律和方言特点进行学唱歌曲,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陕北歌曲的特点。)
三、拓展(音乐创编活动)
音乐体验,根据旋律的节奏让学生创编划船的动作,边唱边喊边划。
师:这首歌曲以2音为基准,作上下四度五度的有规律的滑行,这种大幅度的跌宕起伏,正如船随河水起伏而产生摆动。介绍节奏X 0 X 0,XX 0 XX 0,划桨翻浆的劳动节奏。
通过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体验黄河水面的情况,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重复,表现了水手在较平稳的河面上唱歌,体验出船工们悠然自得的歌唱及自然乐观的精神。节奏紧密,速度快时,表现有险滩,体验船夫们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的拼搏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加入扳船喊号子的创编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到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所表现的黄河水面情况截然不同,也体会到喊号子在劳动中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并初步感受尝试给歌曲伴奏。)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初步感受到陕北民歌的特点:声音高亢嘹亮,采用方言,加入前倚音,下滑音,高呼远喊,同时也感受到黄河水手们豪放乐观的性格,以及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愿同学们传扬中华民族音乐,传承中华民族不忘初心、齐心协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