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蓝色的多瑙河》教学设计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童声合唱《蓝色的多瑙河》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好表现,教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差,识谱能力较弱,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和教师的示范,从音乐要素来欣赏和理解音乐。
【教材分析】
《蓝色的多瑙河》全名为《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是一首圆舞曲,作曲者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 1867年。创作时代背景: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为扭转维也纳市民低沉的情绪,而创作了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乐曲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谊,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歌曲为多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音乐明朗,节奏舒宽阔,似晨曦中的大地复苏,仿佛多瑙河上弥漫着初春的气息。第二段为朗诵性节奏,表现人们急切期盼春天到来的心情。第三段,去掉起伏跌宕,节奏抑扬顿挫,情绪显得热烈起来。第四段节奏自由,音乐给人自然而清新的感觉。第五段音乐热烈欢腾,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音乐,对比,分析,讨论歌曲,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来感受各段音乐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特点,感受华尔兹舞步特征,了解二段式,通过音乐要素来体验音乐并熟悉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1、学唱主题旋律。
2、了解圆舞曲的风格特点,二段式。
【教学难点】
1、通过音乐要素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能初步感受圆舞曲的结构。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理念】
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意——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欢快主题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意盎然的氛围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生:春天
师:那老师今天化作一个小导游带你们去看看多瑙河的景色!
二、师:播放多瑙河畔图片(背景音乐,《蓝色的多瑙河》第一圆舞曲)
师:描述了一些什么风景呢?
生:鸟儿在歌唱、花、蜜蜂等等
师:这些画面象征着什么呢?
生:春天来了
师:那么接下来呢,老师化作一个小导游带大家去欣赏一下《蓝色的多瑙河》,看看这首歌曲是怎么描绘多瑙河的春景的!那么在聆听《蓝色的多瑙河》的时候请大家带着几个问题去聆听!
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愉快的、高兴地)
2: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童声合唱)
3:歌曲是几拍子?(3/4拍)
三、(播放《蓝色的多瑙河》合唱曲)
聆听完毕
提问:
1、师:整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愉快的,兴奋地
师: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呢?
生:童声合唱
师:对,在歌曲开始吟唱的时候呢,加入了“哈哈”这 个声部就很明显了!(老师唱入)“哈哈”这个唱法是花腔(这个是美声唱法的一种,通常表现轻快地、热烈的情绪)
3 、师: 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 3/4拍
师: 对!3/4拍!那么3/4拍的强弱关系是什么呢?
生: 强弱弱
师: 谁能划出3/4拍的指挥图示呢?请学生起来打出指挥图示(划出强弱感觉)
师: 那么这首歌曲是一首圆舞曲风格的歌曲(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3/4拍或3/8、6/8拍,也被称为华尔兹。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
师:你们知道华尔兹吗?
生:知道,舞蹈。(老师展示华尔兹舞步,请一位同学跳舞来感受。)

师:(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出示课件(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与父亲同名,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等。被尊称为“圆舞曲之王”。
(2)、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欢快的曲子是因为当时在奥地利发生了一个小故事(1866年奥地利在一场战争中惨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整座城市,作者受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而写出如此欢快的曲子)那同学们你们觉得在那种战争笼罩的情况下作者写出这种欢快的曲子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维也纳人民渴望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师:这首歌曲一共分为5个圆舞曲,所以听起来比较长。我们去听一下第一圆舞曲,那么在聆听的时候思考一下它的速度、力度、节奏有没有变化?
师:有没有变化? 生:有
师:那么这就是我们音乐上的二段体(音乐的曲式结构形式之一,由两个对比的、性质不同的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二段体的第一段通常具有陈述的性质,结束是不稳定的,因此要求乐曲继续发展。而第二段常常是承接第一段的乐意,作更进一步的发挥,在感情上显得更加浓烈、奔放,与第一段形成对比。用A+B的形式表示。)
师:那么我们接下分别聆听一下A、B段的一部分感受一下速度、力度、节奏具体是怎么变化的?
师: 1、速度有什么变化?(由慢到快)
2、歌唱力度是什么样的?(中弱)
3、节奏是什么样的?(舒缓到紧凑)
4、那么这时候的人们发现春天好像突然来了,人们的情绪会是什么样的?
生:惊喜
251460157480要素
要素
-57150193675
-4445133985圆舞曲
圆舞曲
速度
力度
节奏
情绪
第一圆舞曲
由慢到快
中弱
舒缓—紧凑
惊喜
师:接下书翻到第6页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一圆舞曲主题(老师展示谱例,标记重点<长音的拍子、升号>)
师:提醒学生拿出唱歌状态老师引导学生做出口腔唱歌状态(大口咬苹果状态,用”呜”来唱一遍旋律,加入歌词演唱。老师加入“哈哈”)
师:那么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之后多瑙河是什么样子的?
师: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是什么样的?
401320186690要素
要素
(通过欣赏,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68580150495圆舞曲
圆舞曲
-1035056350
速度
力度
节奏
情绪
第一圆舞曲
由慢到快
中弱
舒缓--紧凑
惊喜
第四圆舞曲
由慢到快
中弱-强
自由
愉悦
九、师:同学们欣赏整首曲子,我们知道《蓝色的多瑙河》是什么风格的曲子 ?
生:圆舞曲风格!
十、拓展部分:
师:接下来让我们去欣赏一下管弦乐队演奏的《蓝色的多瑙河》看看他是怎么表现多瑙河的春天的?我会邀请两位学生来和老师跳一下华尔兹感受3拍子(接下来请几位学生自己跳着感受)
十一、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蓝色的多瑙河》它描述了多瑙河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分别呢从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方面来感受春天的变化,蓝色虽然代表着忧郁,但是维也纳人民还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渴望美好的未来。那么老师希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勇敢去面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