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地球乡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地球乡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乡音
一、课题:《地球乡音》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呼吁大家一同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的儿歌。歌曲带有合唱性质,为二段体结构。
前奏师连续四次不断下行、移位模仿的支声复调二声部旋律,热烈而欢快;下行的高声部旋律线条也与上行的低声部旋律线条产生对比,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和谐局面。同事前奏作为歌曲的第二乐段,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
第一乐段有两个长度为8小节的乐句,每个乐句又由两个4小节的乐节组成,且各个乐节之间也存在移位模仿的现象,或是对旋律进行模仿,或是对节奏进行模仿。
本曲的旋律素材虽不复杂,但是由于支声复调二声部的运用,还是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呼应“效果,深情地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家园!
本曲虽然是合唱歌曲,但是二声部的编创很巧妙,主要表现为填充的性质,易于学生学唱和表现。
三、教学目标:
(一)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二)双声部的和谐演唱。
(三)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地球乡音》
六、教学重难点:
(一)低声部的准确进入。
(二)高低声部的和谐演唱。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学行为:
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学生起立。
师生问好。
(二)律动
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师:请大家随着音乐动起来。
师:大家觉得刚才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生:——
教学行为:
教师播放《地球乡音》伴奏。
师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
(三)发声练习
1.师范唱旋律
2095501036320师:在大自然里有许多和谐的声音,风儿轻轻吹过;鸟儿在枝头歌唱;小溪缓缓流淌。听,老师是用这串音符来模仿溪水的声音。
2.生唱旋律
师:溪水像音阶下行的感觉从高处欢快地留下来,然后在平坦的地方缓缓流淌,我们一起轻声地唱唱。
师:旋律中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它是——升记号,演唱时要注意将原音升高半音演唱,这样才能唱出小溪自如地流淌。让我们唱出流淌自如的小溪。
用LU音模唱旋律
师用LU音范唱旋律。
师:大家来试试,用LU音模唱旋律,我们的声音会更美。(师示范LU音,学生模仿,师强调发声方法,然后跟琴演唱)
(2)生用LU音模唱旋律。
教学行为:
教师出示旋律。
巩固升记号。
学生演唱旋律。
教师用LU音范唱旋律,并指导发声方法。
学生用LU音模唱旋律。
(四)新歌教学
1.听范唱
师接着唱歌曲的第一、二乐段。
师:美丽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家乡的口音叫做乡音,所以地球上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所有的声音都叫“地球乡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地球乡音》这首歌曲。(板书课题)
教学行为:
教师范唱。
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2.听录音,说演唱形式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它的演唱形式与老师刚才唱的有什么区别?
(2)生安静聆听歌曲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总结:说明红色部分的演唱形式是——合唱。而蓝色部分的演唱形式是——齐唱。
教学行为:
师播放歌曲录音,提出问题。
学生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3.再听录音,感受旋律线
师:跟着老师的图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歌曲。
师:从图谱中,你们可以看出歌曲有几个乐句?
生:——
师:你们觉得这四个乐句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生:——
师:前两个乐句为——生:第一乐段。后两个乐句为——生:第二乐段。
师:第一乐段旋律起伏比较小,就像一座座小山丘,如果用它来形容你的心情,你觉得你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平稳、平和------
而第二部分旋律起伏比较大,就像一座座陡峭的大山,如果把它比作你此时的心情,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兴奋------
教学行为:
师播放歌曲,画旋律线。
生从歌曲和图谱中分析出又几个乐句和几个乐段。
师引导学生从图谱分析歌曲分析情绪。
4.再听音乐,划旋律线。
师:请大家伸出右手随着音乐一起来划划。
5.学习第二乐段
师:你们对哪个乐段比较熟悉?
9525629920生:——
师:它在我们前面的小练习里出现过,一起来唱唱我们熟悉的旋律。(出示第二乐段高声部歌谱)
(1)学唱高声部旋律
A.轻声试着唱唱旋律。
师:一起来唱唱我们熟悉的旋律。(钢琴伴奏)
B.两个大乐句对比唱。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观察观察这两个大的乐句,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
生:——(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师:作曲家在这里采用了级进上行的手法推向第二乐句的高潮。(示范唱,生跟唱)
师:而第二乐句,也就是歌曲的结束句,稳稳地落在了主音1上。(师唱,生模)
C.生完整演唱高声部旋律。
教学行为:
师出示第二乐段高声部旋律。
生试唱旋律并找出两个乐句的区别
师对两个乐句不同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教唱。
生完整演唱高声部旋律。
0384810(2)学唱低声部
A.生唱高声部时,师加入低声部。
师:低声部出现了很多——休止符,那大家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划拍。
B.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师: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划拍。
B.跟着钢琴试试。
C.不同乐句对比唱。
师:和高声部一样,最后一小节是不同的,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音准。
D.完整唱一遍。(教师给予评价)
(3)双声部合唱
A.师生分声部合唱
师:我们试着轻声地合作一次。
B.生生合作。
师:两个声部交换试试。
0419100(4)加入歌词演唱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手牵着手围成圈。(引导学生高位置朗读)带着这种感觉唱唱歌词。
(5)处理歌曲第二乐段
A.师:高声部就像流水一样从高处欢快地流下来,然后再到平坦的地方缓缓流淌,声音也由强逐渐变——弱。(师随旋律线示范唱)
师:低声部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欢快地蹦跳。
师:请流水和小精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一起再来一次。(钢琴伴奏)
B.师:我要呼吁大家来保护地球,要用比较强的声音还是较弱的声音?
生------
师:我要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于是我再次发出呼吁,所以大家认为演唱时第二乐句要比第一乐句的力度——更强一些。
师:用这种感觉,带着内心对地球的喜爱,再次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吧!
教学行为:
1. 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2.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旋律。
3. 师生合作。
4. 生生合作。
5.师引导学生高位置朗读歌词。
6.师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歌曲,并演唱。
6.学习第一乐段
(1)出示第一乐段
师:多么美妙的大自然,多么和谐的地球村,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走进地球村,一起来听听第一乐段,大家可以看着歌谱跟着音乐试着唱唱旋律。(师在旋律线上标注唱名。)(播放伴奏)
(2)跟旋律线唱谱。
师:看着旋律随着音乐边唱边划旋律线。(播放第一乐段伴奏)
0440055(3)加入歌词演唱。(钢琴伴奏)
(4)解决难点。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大家觉得哪句不好唱?
生:——
师:谁愿意帮帮他?(生相互解决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再由老师指导。)
师:一起来唱唱这句。(教师作出评价)
(5)有感情地再唱一遍。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现在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微风轻轻吹过我们的脸庞,柔柔的、软软的,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唱唱。
教学行为:
师播放歌曲第一乐段,同时在旋律线上标出唱名。
学生演唱旋律。
学生演唱歌词,教师钢琴伴奏。
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7.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师:细心的孩子可能发现了,在第一乐段前还有一段合唱旋律,它和第几乐段有相同的地方?生:——,我们把这部分叫做“引子”,由它来引出歌曲。整首歌曲就有引子和对比式二段体组成。(出示课件:曲式分析)
师:现在我们将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注意引子部分由老师弹奏高声部,你们演唱低声部,第一乐段大家齐唱,第二乐段高低声部注意配合。(钢琴伴奏)
(2)师评价学生,将唱得不好地方纠正再唱。
师:第一乐段唱得再柔和些,第二乐段演唱情绪再饱满些。(播放伴奏)
教学行为:
出示整首歌曲曲谱,分析曲式结构。
生完整演唱歌曲。
八、总结下课
师:乡音是家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此处的乡音诗意很悠远,仿佛让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她是那么美丽和奇妙,让我忍不住想要保护她,让我们再次唱起《地球乡音》,呼吁大家共同保护保护地球。
师: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