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过关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过关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6 22: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过关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临沂中考)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牛奶 C.蔗糖 D.植物油
2.下列哪种物质放入水中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  )
A.CaO B.NaOH C.浓H2SO4 D.NH4NO3
3.(2019成都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都是固体
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4.(2019怀化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5.下列图示是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充分溶解的过程图,对此溶解过程形成的溶液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A.属于不饱和溶液 B.属于不饱和溶液 C.属于饱和溶液 D.属于饱和溶液
6.(2019重庆中考A卷)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
7.(2019河北中考)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实验1   实验2
B.实验2后,乙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8.(2019雅安中考)如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30 ℃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 B.将60 ℃时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有晶体析出
C.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N的饱和溶液在40 ℃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
9.(3分)请回忆“溶液”这个单元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要求谈两点)?
 。?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填“<”“>”或“=”)b。
(3)将20 ℃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 ℃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 ℃)时,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0.(3分)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药品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
原因是                       。?
(2)药品A 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
11.(4分)(2019贵港中考)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按下图步骤进行操作: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1)甲属于    (填“易”或“可”)溶性物质。?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 ℃的水    g。?
12.(4分)(2019十堰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3 ℃时,将20 g物质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 ℃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 ℃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 ℃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
13.(8分)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⑤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4.(6分)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
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    (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2)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
KNO3
31.6
63.9
85.5
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图1      图2
②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15.(2分)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稀硫酸,请根据下图情景图完成计算。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350 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蒸馏水的质量是多少?
16.(6分)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
50 g
5.8 g
94.6 g
150.2 g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第九单元过关测试
1.C 2.D 3.B 4.D 5.B 6.D 7.B 8.B
9.(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2)=
(3)饱和
10.(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 (2)氧化钙、氢氧化钠、浓硫酸等(答案合理即可)
11.(1)易 (2)CD A (3)50
12.(1)甲=丙>乙 (2)60 (3)降低温度 (4)AD
13.(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 (4)小于
14.(1)③ (2)①硝酸钾(或KNO3) ②不饱和溶液
15.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质量为x
350 g×28%=x×98% x=100 g
需要水的质量=350 g-100 g=250 g
答:需要98%的浓硫酸100 g,蒸馏水250 g。
16.(1)0.2
(2)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FeCl2的质量为y。
Fe +2HClFeCl2+H2↑
56 127 2
x y 0.2 g
562=x0.2g x=5.6 g
1272=y0.2g y=12.7 g
铁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5.8g-5.6g5.8g×100%≈3.4%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 的质量分数:
12.7g5.6g+94.6g-0.2g×100%=12.7%
答: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 的质量分数为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