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原地运球课时计划
教授年级 四年级(水平二) 授课教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小篮球--原地运球 2.穿越丛林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小组讨论时全员参与,练习时所有同学认真感受,游戏过程中约95%的同学积极参与并主动为同伴呐喊助威,5%左右的学生能在带动下努力参与。
2.运动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100%的同学感受原地运球动作,通过不同高度的运球练习6—8次,90%左右的同学掌握触球部位与随球迎球技术动作,约10%的同学在老师语言指导、同学提示下努力感受该动作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不同高度的原地运球、左右手交替运球、行进间慢速运球练习,发展速度、灵敏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学会正确有效的锻炼方法。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原地多种运球的学习,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磨练意志品质,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接触部位,随球与迎球动作
教学难点:手腕、手指拍球动作协调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场地、器材安排
时间安排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2、向教师问好
3、认真听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
1、向学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
3、安排见习生
4、安全、意志品质教育
组织:
代表男生 代表女生
代表教师
要求:
1、认真听教师讲要求
2、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篮球场
口哨1个
1
准备部分
1、游戏:看(听)数拼团
游戏方法: 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圈,逆时针跑动,在跑动的过程中教师教师比数字(喊数字),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几人合在一起。
1、按游戏规则游戏,注意。
2、跟随老师的做动作,体验 不同姿势的移动动作,快乐游戏,注意力集中。
1、强调规则,跑动时注意前后距离。
2、带领进行各种姿势的移动,共同体验篮球场上各种姿势的移动。
组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成一路纵队跑动,跑动时保持整齐及安静
游戏时注意安全,听从老师安排。
篮球场
口哨一个
4
3
基本部分
1、原地右手运球,高度在腰、胸之间。
2、原地左手运球。
3、左右手运球
4、原地左(右)手抬头运球。
5、游戏:穿越丛林: 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分别站在四个藤圈后,各队排头持球,其他同学站在等待区。游戏开始后,各队第一位同学运球绕过前方标志盘后直线运球跑回原点,将球交给第二个人后站在等待区,第二人继续照同样地方法进行,依次跑至最后一个人。
1、学生积极思考,认真体验主动回答,并积极练习。
体验不用视觉的情况下拍球
充分体会手上动作
运球时注意抬头
积极体会并思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区别所在
学生积极思考,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已学知识,讨论出如何交接更安全、快速。
比赛时积极参与比赛,并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分享游戏中做的好与需要提高之处。
1、教师启发引导:拍球时手掌的哪些位置触球球最好掌控?什么时候拍最好控制住球?让学生自己说出原地运球要领,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提炼。
指导学生改进技术动作,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展示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注意力的分配练习
巡视并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动作。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口令指挥学生进行比赛,强调遵守游戏规则,与相互鼓励配合,最后对比赛情况作出多元化的评价,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分享,让学生学会有目标的训练自己。
组织:
要求:认真听讲,散点站位
相互交换进行练习,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动作
组织:
要求:1、积极体验,认真观察
2、注意随拍动作的运用
组织
要求:按要求比赛,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标志盘40个
篮球40个
28
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3、归还器材
1、认真放松拉伸,恢复身心
2、认真回忆,积极回答
1、教师领做放松操,强调积极放松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回忆本堂课的要点。
组织:
要求:快静齐,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音响、U盘1个
4
练习密度与强度
2119630-109855预计课的密度:
练习密度:50%~55%
平均心率:130~145次/min
本课亮点:充分运用场地、合理运动量、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多元评价(最佳创意、遵守规则、竞技性比赛、互相激励),体育游戏与劳动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