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草船借箭 课件 (共56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草船借箭 课件 (共56张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6 20: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草船借箭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是谁去草船借箭?又是谁让他去借箭?
诸葛亮
周瑜

去借箭
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样实施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请你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课后第1题)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起因)
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趁
的凌晨,带领二十条扎满
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

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
多只,周瑜得知经过后

(经过)
(结果)
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大雾漫天
草把子
插满了箭
十万
自叹不如
把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起来简要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督军(????)????
擂鼓(????)?
??
弓弩手(????)
?
呐喊(????)???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课堂演练

léi


二、选择正确的字填入句中。


啦啦队在(
)喊助威,容(
)了几百人的运动场顿时热闹起来。


在诗词大会花(
)绽放的舞台上,13岁的她连任四期(
)主。




三、按照课文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禁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
)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1
2
3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课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感知故事,了解人物的特点!
学习目标
品味文中描写诸葛亮言行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特点。
互动课堂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诸葛亮。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体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地方找出来,仔细地读一读。(课后第2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三天造十万只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在立军令状前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还有其他原因吗?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妒忌刘备手下的诸葛亮。相传周瑜曾说:“既生瑜,何生亮。”
智慧过人
诸葛亮看穿了周瑜对自己的妒忌,所以将计就计,顺着周瑜的心思立下军令状。
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我们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朗读指导
气定神闲
应对自如
心怀妒忌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心明眼亮,
早已洞悉周瑜意图
为什么“不能让都督知道”?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果然
忠厚老实
诚实可信
从“果然”一词,你体会到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使敌人不明真相,误以为会遭到袭击。
诸葛亮算到了第三天晚上会有大雾
神机妙算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能不能改成:
原句体现诸葛亮早有计划,早有安排,料事如神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穿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
你从“一定不敢”看出了什么?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一定不敢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胆略过人,对曹操了如指掌。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真是思虑周全。
诸葛亮为什么要调转船头?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他早就想好了,即使雾散后被曹兵发现,己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兵也追不上。
读完课文,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第3题)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知己知彼
周密谋划
足智多谋
具有非凡的才干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课堂演练
?才干——(?
?)?????
推却——(
??)?
迟延——(?
?)?????
惩罚——(?
?)
才能
拒绝
推迟
处罚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诸葛亮神机妙算,难道我真比不上他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知天文晓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揣摩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学习目标
能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结合相关材料,感受故事中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特点。
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初步感受原著的语言特点。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
(课后第2题)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三天造十万只箭根本不可能做到,为什么周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表面是上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用心险恶。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思考:周瑜为什
么高兴?他心里是怎
么想的?(课后第2
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


曹操大军和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曹军本来自北方,不善水战,但是接纳了荆州降将著名的水师将领蔡瑁和张允,此事引起了周瑜的忧虑。恰逢曹操派遣周瑜旧日同窗蒋干前来劝降,周瑜心生一计,伪造了一封他与蔡瑁张允私通的密信,并假装喝醉任蒋干偷走了这封信。蒋干将信交给曹操后,曹操大怒,下令杀了蔡瑁张允。鲁肃前往拜见诸葛亮时,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周瑜的计谋,周瑜得知后大惊失色,认为诸葛亮是东吴大患,必须斩草除根。但又担心以此为由杀人,会被世人耻笑,于是打算算计诸葛亮。
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你对周瑜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课后第3题)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曹操疑心重,大雾天怕有埋伏,不敢出兵,结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曹操生性多疑。疑心的作用使得曹操不仅因为错听了磨刀声,将救了自己的一家人杀害,得知真相后,他却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而且在侍从为曹操盖被子时,他怕被人加害而将侍从杀死。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曹操知晓华佗和关羽有来往,因此自认为华佗很有可能趁着给自己治疗而加害自己,最终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曹操将华佗杀害了。


曹操疑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计,所以不敢出兵。
你对曹操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课后第3题)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等诸葛亮调度。
忠厚,重承诺
鲁肃为周瑜的好友,在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


鲁肃作为东吴的忠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他才会尽心帮助诸葛亮。
你对鲁肃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课后第3题)
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不用“骗”“取”“偷”呢?
1.文章最后,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所以用骗不好。”
2.联系火烧赤壁,诸葛亮把箭又还给曹军了,所以用借最好。
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课后第4题)
曹寨:曹操的营寨。
一起来交流片段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吧!
擂鼓呐喊: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切不可轻动: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孔明:是诸葛亮的字,古代常用字来称呼他人。
对应文中的第
自然段。
8、9
理解完词语后,你知道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了吗?
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
1.操传令曰——曹操下令说。
2.重雾迷江,彼军忽至——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3.追之不及——要追也来不及了。
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吧!
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语言凝练
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课后第3题)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起因
周瑜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
草船借箭
经过
结果
诸葛亮算准神机妙算,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顾全大局
神机妙算
结构梳理
主题概括
本文讲述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
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使妙计,向
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

自叹不如
十万
曹操
拓展延伸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点击图片观看《空城计》
“草船借箭”歇后语
品读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词语“
”写出诸葛亮是主动要求去做的,因为诸葛亮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有成竹
愿意
自己的计谋得逞,除掉心腹大患指日可待。
课堂演练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就回去。”
“诸葛亮笑着说”从“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笑”字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沉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