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国正在修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位于(  )
A. 第一、第二阶梯之间
B. 第一、第三阶梯之间
C. 第二、第三阶梯之间
D. 第一阶梯上
2.我国位置最东的山脉是( )
A. 秦岭
B. 武夷山
C. 长白山
D. 台湾山脉
3.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
A. 横断山脉
B. 天山﹣阴山一线
C. 巫山﹣雪峰山一线
D. 秦岭﹣淮河一线
4.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北温度相差不大
B. 东部等温线稀疏且与纬线平行
C. 全国普遍高温
D. 西部等温线较密且与经线平行
下图是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如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西部高东部低
6.我国地形特点是( )
①中间高,四周低 ②地形复杂多样 ③以平原为主 ④山区面积广大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7.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下列几种我国的自然灾害,最易结伴发生的是( )
①旱灾 ②寒潮 ③滑坡 ④泥石流 ⑤地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9.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 )
A. 上海﹣北京
B. 杭州﹣昆明
C. 哈尔滨﹣广州
D. 济南﹣西安
10.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B. 台风形成的暴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
C. 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时间长
D.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11.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生活在哈尔滨的许多退休老人到终年如夏的海南岛地区居住生活,被称为“候鸟族”,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1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是( )
A. 冬季风来自海洋
B. 夏季风来自陆地
C. 冬季风干燥,夏季风湿润
D. 冬季风湿润,夏季风干燥
13.河口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原因是(  )
A. 流量减少
B. 河道曲折
C. 流经黄土高原
D. 支流少
14.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一种“人在水下走,船在空中行”的景观,这段河被形象地称为“地上河”。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
①结冰期较长 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人类向河中倾倒大量固体废弃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5.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和盆地
B. 高原和盆地
C. 高原和山地
D. 平原和丘陵
16.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17.“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石油”这句话说明长江具有丰富的(  )
A. 煤炭资源
B. 石油资源
C. 海洋资源
D. 水能资源
18.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是( )
A. 台风
B. 寒潮
C. 水旱灾
D. 飓风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下列哪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南部沿海
D. 青藏高原
20.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 上游河段
B. 中游河段
C. 下游河段
D. 上中游河段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材料:2014年5月,我国南方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如下图是受灾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一,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
(2)下列没有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省区是。
A.新疆 B.云南 C.广东 D.四川
(3)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
(4)读图二,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洋的(填风向)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如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
(5)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2.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高原,B高原,D高原,
F高原,C盆地,E盆地,
G平原,H平原,I平原,
J丘陵.
23.下图是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和沿北纬30°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区名称:A山脉;B山脉;C盆地。
(2)从图中判断,我国地势特点为。我国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从图中判读,我国西部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以上,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4.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①山脉,流经11个省,注入②海。
(2)沿途流经的地形区有A高原,B盆地,C平原。
25.下面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季,雨季最长的是
(2)图中A、B、C、D四地,代表武汉的是,代表哈尔滨的是,代表广州的是,代表北京的是。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三峡水电站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其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2.【答案】D
【解析】根据四个山脉的位置可知,秦岭、武夷山、长白山都位于大陆上,台湾山脉位于台湾省,是我国位置最东的山脉。所以选D。
3.【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4.【答案】D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从我国气温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东部等温线稀疏大致与纬线平行,西部地区等温线较密且大多呈闭合状。
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该地势也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故选D。
6.【答案】D
【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7.【答案】D
【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尤其是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南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大,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而北方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气温较低,造成南北差异大的气温特点,夏季时,南北各地差异较小,故选D。
8.【答案】C
【解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容易结伴发生,旱灾和寒潮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寒潮和滑坡、泥石流没有相关性;地震容易诱发滑坡以及泥石流,三者最易结伴发生;旱灾和滑坡以及泥石流没有相关性。
9.【答案】C
【解析】由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越往南气温越高。分析选项哈尔滨位于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而广州位于我国的南方广东省,故从哈尔滨——广州行进过程中感到气温越来越高。
10.【答案】D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偏北风;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夏季,夏季风势力强劲;冬季,冬季风势力强劲;冬、夏季风的交替,带来四季的变化;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不同,因此容易给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带来水旱灾害。
11.【答案】A
【解析】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荫,因此生活在哈尔滨的许多退休老人到终年如夏的海南岛地区居住生活,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13.【答案】C
【解析】河口至三门峡河段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14.【答案】C
【解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15.【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和盆地,尤其是第二阶梯,分布着我国四大盆地和四大高原中的三大盆地和三大高原,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故选B。
16.【答案】C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的地形是高原。
17.【答案】D
【解析】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18.【答案】D
【解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飓风主要出现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
19.【答案】B
【解析】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故选B。
20.【答案】A
【解析】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上游河段形成了许多雄奇壮观的峡谷,著名峡谷有虎跳峡、三峡等。
21.【答案】(1)粤;湘;(2)A;(3)兴建水库;(4)太平;东南;干旱;(5)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1)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域中,甲为广东省,简称粤;乙为湖南省,简称湘。(2)从图一可以看出,2014年5月份,我国受灾省份主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重庆等地区;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没有受到洪涝灾害影响.(3)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4)从图二可以看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的特点是温暖湿润.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和干旱。(5)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22.【答案】(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2)内蒙古;青藏;黄土;云贵;塔里木;四川;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
【解析】读图可知,(1)图中数字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太行山,③是巫山,④是雪峰山,这些山脉构成了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⑤是天山,⑥是昆仑山,⑦是祁连山,⑧是秦岭。(2)图中字母A是内蒙古高原,该高原地形平坦开阔;B是青藏高原,这里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D是黄土高原,该高原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F是云贵高原,这里地形崎岖;C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E是四川盆地;G是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H是华北平原;I是长江中下游平原;J是东南丘陵。
23.【答案】(1)天山 秦岭 塔里木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东部多,西部少 海陆分布(海陆位置)
(3)10 西部地势高
【解析】(1)读图可知,A是天山山脉,B是秦岭,C是塔里木盆地。(2)从图中判断,我国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东、西部年平均降水东部多,西部少,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3)从图中判读,我国西部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低10℃以上,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势高。
24.【答案】(1)唐古拉 东(2)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
【解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是图中①表示的山脉,自西向东流经11个省,注入②代表的东海。(2)由图可知,长江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有A代表的青藏高原,B表示的四川盆地,C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25.【答案】(1)夏季 D 广州(2) C A D B
【解析】(1)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季的降水最少;(2)从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降水量由小到大排列为:A<B<C<D,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A为四城市最北的哈尔滨,B为北京,C为武汉,D为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