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温-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现象或行为跟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B.冬天到来的时候,蛇要进行冬眠,一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出来活动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 ℃,因此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蜗牛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会选择夏眠
2.2009年10月23日,温州地区多云转阴,偏北风3-4级,白天最高温度26~27℃, 早晨最低温度是17~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
B.这一天时间里温州地区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象
C.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10℃
D.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可以直接放在室外
3.北方冬天很冷,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应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A.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房间的中央 D.任何地方都可以
4.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球液面下降时,显示大气压增大
B.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C.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5.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造成2183人遇难.在接下来几天,玉树地震灾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较低。对此,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010年4月14日是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的月相为下弦月
B.青海省玉树县位于北纬33.2°,东经96.6°,夏至日有太阳直射现象
C.青海省玉树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D.在接下来几天,玉树地震灾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较低。描述了玉树的气候特征
6.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此图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低压
B.B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爆
C.图中C地将会出现降雨、降温
D.G处的风向为东南风
7.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
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8.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二、填空题
9.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______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______(选填“天气”或“气候”)。
10.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虽然天寒地冻,但家家户户都要煮汤圆,分享快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寒地冻”描述的是杭州的______(选填“天气”或“气候”);
(2)刚下锅时,汤圆下沉,排开水的体积_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汤圆的体积;
(3)若看到汤圆_____现象,则说明已经煮熟,与入锅时相比汤圆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增大”或“缩小”或“不变”);
(4)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下肚,整个人体温略升高,散热增加,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______(器官名称)散发。过一段时间后体温______(选填“略下降”或“不变”或“略升高”)。
11.读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__________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______峰,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_________。
12.下面是我县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
我市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东南风4-5级,明天白天? 最高气温为23℃,最低温度15-16℃,森林火险等级5级,林区绝对禁止野外用火。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气温为23℃,应出现在________左右;
(2)“东南风4-5级”中的东南风是指________方向吹来的风,这是由于空气之间存在着水平压强差引起的。
(3)北京市夜间经常会有雾霾,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本市的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那么雾霾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布中的________??层;我市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13.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小明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______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由此你猜想夏天在房间安装空调,应将空调装在房子的_________(填“上端”或“下端”)。
三、简答题
15.读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温差达到__________℃。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__________是海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9年国庆节当天杭州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杭州这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
(2)在气象观测中,一般在一个漆成白色的______里的温度计上读数。
(3)杭州这天的气温日较差为______。
17.杭州气象台播报了今天杭州市区的天气预报如下: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人体舒适程度
21℃ 15℃ 晴转多云 东风3级 多数人感觉舒适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今天21℃的气温通常出现在____________左右,15℃出现在______________左右。
(2)上表中这些数据综合表示今天的_____________状况(填天气或气候)
18.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东到东南风2-3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早上最低气温是-1℃,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这应出现在“明天”的__________左右。
(2)阳春三月,绍兴已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人和动植物等生活在现实环境中,其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环境的特点。
【详解】
A狗没有汗腺,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以带走更多的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温度很低,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蛇会进行冬眠,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为22℃,但人喜欢在夜间工作与温度没有关系,C符合题意。
D蜗牛在夏天温度升高时,为适应环境会选择夏眠,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生物生存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2.A
【详解】
A、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即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A正确;
B、这一天时间里温州地区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而不是气象,B错;
C、标准温度是人体体温和0摄氏度的黄金分割点上,约是23摄氏度。一般范围在18-25摄氏度,人都会感觉舒适。C错。
D、测量气温的气温计放置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百叶箱中,垂直放置在通风处,不可直接放在室外,D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气温的有关知识。
3.B
【详解】
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靠近地面的墙上。
故B正确。
4.A
【详解】
A.b球液面下降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此时b球内的大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故A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
B.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
C.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
D.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5.C
【解析】
【分析】
根据玉树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2010年4月14日是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的月相为朔月,故A错误;
青海省玉树县位于北纬33.2°,东经96.6°,夏至日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B错误;
青海省玉树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接处,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故C正确;
在接下来几天,玉树地震灾区多雨雪天气,夜间气温较低。描述了玉树的天气特征,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玉树的地理特点。
6.C
【解析】
【分析】
根据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的判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据图分析可知,C位于冷锋锋前,该地区将会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故选C。
【点睛】
考查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的判读。
7.C
【解析】
【详解】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择答案C。
8.A
【详解】
平流层空气中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光线比较好,能见度很
高,便于高空飞行;平流层的大气上暖下凉,大气不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
力比较稳定,便于飞行员操纵架驶;而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会上下颠簸,并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空气能见度查。
A.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故A正确
B.平流层距地面约12千米至55千米处,故B错误
C.对流层离地面近,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温度并不高,故C错误;
D.对流层的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较多,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故D错误。
9.午后2时(或14时) 天气
【详解】
(1)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2)一天中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天气。
10.天气 等于 漂浮 增大 皮肤 略下降
【详解】
(1)[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经常发生变化,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故“天寒地冻”描述的是杭州的天气。
(2)[2] 刚下锅时,汤圆下沉,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汤圆的体积。
(3)[3][4] 若看到汤圆漂浮,汤圆因内部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大。
(4)[5] 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下肚,整个人体温略升高,热量的散失是通过皮肤散发的;
[6]因为发热带走人体的热量,所以体温略有所下降。
11.高 晴朗 暖 升高
【分析】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暖锋通常伴随多云和降雨天气。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慢,所以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暧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所以乙地在高气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2)图中甲、乙、丙组成锋面气旋,其中丁地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点睛】
掌握气压中心的判读和不同气压中心对天气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午后2时左右或14时左右 东南 对流 B
【分析】
此题考查大气专题中气温、风向、对流层和气候的判读。
【详解】
(1)?每天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在午后两点(14时)左右,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是在日出前后。
(2) 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故东南风是指东南方向吹来的风。
(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雾霾主要是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形成的,故出现在对流层。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所以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13.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解析】
【分析】
根据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点睛】
考查气候的特点。
14.逆时针 上端
【分析】
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上升,较冷的部分下降,循环流动,互相搀和,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叫对流。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详解】
[1]由图知,从环形玻璃管的右下部加热,热水密度小,热水上升,左侧的冷水过来补充,所以水会沿逆时针循环流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对流,它能发生在各种气体和液体中;
[2]如果夏天在房间安装空调,应将空调装在房子的上端,这样上方的冷空气密度大、下降,下方的热空气密度小、上升,形成对流,制冷效果最好。
15.A 15℃ B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海洋升温较慢,最高气温较低,降温也较慢,最低气温较高,日较差较小,B的日较差较小,B为海洋。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日变化的有关知识。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海洋日较差较小,陆地日较差较大。
【详解】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A地较B地,最高气温更高,最低气温更低,气温日较差较大。A地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0℃-15℃=15℃。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水的比热容大),海洋升温较慢,最高气温较低,降温也较慢,最低气温较高,日较差较小,B的日较差较小,B为海洋。
16.14时 日出前后(约7时) 百叶箱 14.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及气温的测量。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详解】
(1)杭州这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约7时)。
(2)在气象观测中,一般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的温度计上读数。白色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射,白色还可以反射阳光,这样能更准确的测量气温。
(3)读图可知,这天,最高气温是23.6℃,最低气温是8.7℃,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3.6℃-8.7℃=14.9℃。
17.午后2时(14时) 日出 天气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日变化及天气、气候的区别。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某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与多变的天气相比,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详解】
(1)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21℃)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15℃)出现在日出前后。
(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某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与多变的天气相比,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上表中这些数据综合表示今天(短时间)的天气状况。
18.14时(午后2时) 纬度位置
【详解】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午后2时),所以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应出现在“明天”的14时(午后2时)。
(2)绍兴位于亚热带、纬度低,哈尔滨位于中温带,纬度高,所以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