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件29张ppt+视频3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课件29张ppt+视频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15:01:55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运输类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能量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影响因素
实例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受浓度差和转运蛋白数量的影响
水、CO2、O2、
甘油、乙醇、苯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载体蛋白);水分子进出细胞(通道蛋白)
思考: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外的碘浓度高低是怎样的?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中高20-30倍。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掌握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2.了解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和意义;
3.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资料一:
①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浓度是血浆中的1/6,但是红细胞仍在“吸K+排Na+”。
③植物细胞液中的Mg2+、Fe2+等离子的浓度比土壤溶液中的高,但细胞还是不断地从土壤溶液中吸收这些无机盐离子。
逆浓度梯度运输
资料二:
科学家在研究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具有放射性的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具有放射性的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则Na+移除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ATP(一种能源物质)后,Na+又重新被排出,直到ATP被用完。当用药物抑制神经纤维膜上的载体蛋白的活动时,Na+移除再次停止。
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一、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需要能量(ATP)。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
如:Na+
、K+、Ca2+

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一、主动运输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肾小管)上皮细胞。
1、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
2、特点:
载体蛋白数量限制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主要受_______的影响,超过一定的范围后,物质运输速率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限制。
能量
载体蛋白数量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
一、主动运输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温度,氧气浓度,PH等也能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载体蛋白
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和分子结合。
体现:细胞膜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一、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
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
一、主动运输

黏液阻塞了气道
与社会联系——囊性纤维病
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氯离子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Ach)合成并释放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进一步导致Ca2+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从而引起肌肉收缩。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Ach受体(AchR)被血液中的抗体所占用或破坏,导致Ach无法起作
用,Ca2+无法进入细胞,导致眼肌、吞
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
临床表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进食苦难,四肢肌无力等。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图解
小组讨论: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有什么区别?
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载体蛋白
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需要消耗
氧气、水、甘油等通过细胞膜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水通过水通道
K+通过离子通道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胞吞
二、胞吞与胞吐
接触
凹陷
包围
分离
——胞吞
二、胞吞与胞吐
——胞吐
二、胞吞与胞吐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包围
移动
融合
排出
——胞吐
二、胞吞与胞吐
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思考:
2、胞吞和胞吐作用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3、胞吞和胞吐跨膜层数是多少?
0层
二、胞吞与胞吐
(1)主要运输生物大分子
(4)实现基础: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2)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特定的膜蛋白参与
(3)需要消耗能量
二、胞吞与胞吐
例如:
分泌蛋白的排出
——特点
白细胞吞噬病菌
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
想一想
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供自身利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二、胞吞与胞吐
课堂小结
物质:
条件:
方向:
影响因素:
体现:
物质:
条件:
影响因素:
实现基础: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
带电荷的离子和较小的有机分子
载体蛋白、能量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温度等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生物大分子
需能量
能量、温度等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载体蛋白
能量消耗
实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与浓度无关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需要消耗
需要消耗
水、CO2、O2、甘油
乙醇、苯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葡萄糖进入上皮细胞
K+、Na+进出细胞
蛋白质等大分子
本章小结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①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或主动运输
画出物质运输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的关系曲线
自由扩散
或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②氧气浓度
画出物质运输速率与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曲线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③温度
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2.浸入2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在上述过程中,关键物质进入细的方式依次是(

A.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B.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C.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