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6 23: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CO2可作为气体肥料,CO可作燃料
D.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
3.如图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D.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灭火
5.古人讲“人要实,火要空”,下列对“火要空”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隔绝空气
B.移除可燃物使火熄灭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利于空气流动,为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做燃料―还原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吸附异味―吸附性
7.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钢瓶中用于灭火。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或使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降低温度灭火
B.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灭火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
D.可用于扑救纸质图书或档案着火
8.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B.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
C.高温下,CO和C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
9.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0.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CO2,其主要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
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11.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列气体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二氧化碳
12.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①②⑤
1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野炊结束用沙土覆盖燃烧后的灰烬是为了隔绝氧气
B.烧烤用的木炭内部中空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锅炉外壳装隔热层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14.下表是几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据此判断在空气中最易爆炸的是
气体
CH4
H2
CO
C2H2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5%~15%
4%~75%
12.5%~74%
2.5%-80%
A.CH4
B.H2
C.CO
D.C2H2
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
(2)农村一些家庭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摄入较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常见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4)吸烟有害健康,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
(5)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
17.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将100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所示.该材料具有高弹性、强吸附,应用前景广阔.
(1)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物质,这里的“最轻”指的不是质量,而是指_____.
(2)全碳气凝胶是用碳的两种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据此可以判断全碳气凝胶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8.(1)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
a.氢气
b.干冰
c.氧气
d.氮气
e.石墨

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

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常用作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

常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2)选择对应的字母填空
a.
升华
b.
分解
c.沸点
d.熔点

氮气和氧气的__________不同,因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夏天盛放碳酸氢铵的广口瓶内固体变少了是由于碳铵___________。
19.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资源与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________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酒精是可再生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
+
3O2
点燃
6H2O
+2__________。
(2)水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天然降水中会溶解部分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正常雨水的pH___7(选填“>”或“=”或“<”)。
②天然水多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③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
(3)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②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③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A溶液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300g,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_g。
(4)①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地区的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a.糯米、b.瘦肉、c.食盐等。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在蒸馒头和炸油条时,下列物质既可以除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碳酸氢钠
2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该仪器中燃料燃烧时,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用该装置收集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三、推断题
21.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其中B为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
反应④: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_____。
(4)反应①~④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E物质的知识网络,E物质是海洋中最多的一种物质,C物质的组成元素与E完全相同,D物质存在于汽水中,B物质是一种单质,具有助燃性;A物质组成元素中含有金属元素。(注意: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给出)
(1)写出C和D的名称:
C为_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2)A转化为E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E转化为B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间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甲___________
(2)选择上面仪器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图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2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
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五、计算题
25.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502)超长纳米线,成功地研制出新型耐火纸。在1000℃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能包住火”成为现实。
(1)羟基磷灰石由多少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出计算式即可)。
(2)1000℃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26.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野外采集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
的石灰石样品,把
100g
稀盐酸分
5
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滴加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稀盐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质量/g
7.5
x
2.5
2.0
2.0
请计算:
(1)表中
x
的数值是________;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这些样品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D
6.B
7.C
8.D
9.A
10.B
11.A
12.C
13.D
14.D
15.B
16.碘
CH4+2O2CO2+2H2O
鸡蛋
一氧化碳
Ca(OH)2
17.密度
纯净物
18.e
d
a
b
c
b
19.
石油
C2H5OH+3O22CO2+3H2O
N2
<
煮沸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t3°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
乙>甲>丙(合理即可)
100
b
b
20.
酒精灯
化学

化学方程式略
B
a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b端导管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21.Fe2O3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复分解反应
22.过氧化氢
碳酸
23.酒精灯
2H2O2
2H2O+O2↑
B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b
24.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着火点)
25.(1)四;(2);(3)温度没有达到羟基磷灰石的着火点;(4)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26.(1)5.0(2)80%(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