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同步测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
?
1.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A.
B.
C.
D.
?
2.
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的图象,则它们(
)
A.都关于轴对称
B.开口方向相同
C.都经过原点
D.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
3.
若点,在抛物线上,则它的对称轴是?
?
?
?
A.
B.
C.
D.
?
4.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
A.个
B.个
C.个
D.个
?
5.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个结论:
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若二次函数的与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
B.
C.
D.
?
7.
把抛物线=向上平移个单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
8.
设,,是抛物线上的三点,则,,的大小关系为?
?
?
?
A.
B.
C.
D.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的最小值为
B.图象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
C.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D.它的图象可以由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
10.
如图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直线是对称轴,下列结论:①;②若、是抛物线上两点,则;③;④将抛物线沿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
)
?
11.
把抛物线改写成的形式为________.
?
12.
函数有最________值,其值为________.
?
13.
如图所示,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和,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已知抛物线
的顶点在第三象限,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的值为_________.
?15.
二次函数的的对称轴在轴的右侧,且与轴的交点是,则点在第________象限.
?
16.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经过原点,试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
?
17.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
18.
如图为二次函数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②方程的根为,;③;④当时,;⑤,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共计66分
,
)
19.
把下列二次函数转化成的形式,并写出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
20.
把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同时向下平移个单位后,恰好与抛物线重合.请求出,,的值.
?
21.
说明:不论取何值,代数式的值总大于.并尝试求出当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
2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请描述一下在对称轴的左侧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
23.
已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原点,且开口向上.
(1)确定的值;
(2)求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画出抛物线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当取什么值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4)结合图象回答:当取什么值时,?
?24.
已知函数
(1)抛物线的开口向________、对称轴为直线_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
(2)当=________时,函数有最________值,是________;
(3)当
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4)该函数图象可由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和两点.
(1)求的值及,满足的关系式;
(2)若抛物线在和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求的取值范围;
(3)抛物线同时经过两个不同的点,.
①若=,求的值;
②若=,=,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D
【解答】
解:∵
,
∴
顶点坐标为.
故选.
2.
【答案】
A
【解答】
解:观察三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可知,一次项系数都为,
故对称轴,对称轴为轴,都关于轴对称.
故选.
3.
【答案】
D
【解答】
解:因为点,在抛物线上,
根据抛物线上纵坐标相等的两点,其横坐标的平均数就是对称轴,
所以,对称轴;
故选.
4.
【答案】
C
【解答】
解:∵
抛物线开口向下,∴
,①错误;
∵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的右侧,∴
,∴
,②正确;
∵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上方,∴
,③正确;
∵
抛物线与轴有个交点,∴
,④正确.
故选.
5.
【答案】
A
【解答】
解:∵
抛物线开口向上,
∴
,故①正确;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故②正确;
∵
当时,,
∴
,
∴
故③正确;
∵
时,,
∴
,
∴
结论④错误;
综上,可得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
故选.
6.
【答案】
C
【解答】
∵
当或时,,当时,,
∴
,解得,
∴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7.
【答案】
C
【解答】
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把抛物线=向上平移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把抛物线=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8.
【答案】
B
【解答】
解:函数的解析式是,
∴
对称轴是,
∴
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是,
那么点,,都在对称轴的右边,而对称轴右边随的增大而增大,
,
.
故选.
9.
【答案】
C
【解答】
解:由二次函数解析式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
故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
且抛物线开口向上,
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项的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
根据平移的规律,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再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故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
10.
【答案】
D
【解答】
∵
开口向下,
∴
,
∵
抛物线与轴的正半轴相交,
∴
,
∴
,故①正确;
∵
对称轴为,当时,抛物线有最大值,距离有个单位长度,距离有个单位长度,
∴
,故②正确;??
∵
对称轴,
∴
,
当时,,
∴
,
∴
,
∴
,
∴
,故③正确;?
∵
抛物线过,对称轴为,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将抛物线沿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
∵
,
∴
,
∴
将抛物线沿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故④正确;
正确结论有①②③④;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
11.
【答案】
【解答】
解:,
故.
故答案为:.
12.
【答案】
小,
【解答】
解:,
∵
,
∴
函数有最小值,
当时,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小,.
13.
【答案】
或
【解答】
解: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为,,
,图象在轴的下方.
故答案为:或.
14.
【答案】
(答案不唯一)
【解答】
解: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
∵
抛物线的顶点在第三象限,
∴
,
∴
的值可以为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15.
【答案】
三
【解答】
解:∵
二次函数的的对称轴在轴的右侧,
∴
对称轴,
∴
、异号,即.
∵
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是,
∴
,
∴
点位于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16.
【答案】
=(答案不唯一)
【解答】
∵
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
∴
,
∵
二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
∴
=.
故解析式满足,=即可,
如=.
17.
【答案】
【解答】
由图象可得出:
当=时,
∴
,
解得:,
当=时,
∴
,
解得:,
∴
的取值范围是:.
18.
【答案】
①②⑤
【解答】
解:∵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在轴的右边,与轴的交点在轴的正半轴上,
∴
,,,
即,
∴
,故①正确;
∵
抛物线与轴的一个交点坐标是,对称轴为直线,
∴
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方程的根为,,故②正确;
把代入抛物线得:,故③错误;
∵
时,或,
∴
当或时,,故④错误;
∵
,
∴
,
∵
时,即,
∴
,
∴
,故⑤正确;
∴
正确的说法有①②⑤.
故答案为①②⑤.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70分
)
19.
【答案】
解:(1)
,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2)
,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解答】
解:(1)
,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2)
,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20.
【答案】
解:将?
整理得.
因为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
所以将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即得,
故,
所以,,.
【解答】
解:将?
整理得.
因为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
所以将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即得,
故,
所以,,.
21.
【答案】
解:原式.
∵
.
∴
原式恒成立;
当时,原式有最小值为.
【解答】
解:原式.
∵
.
∴
原式恒成立;
当时,原式有最小值为.
22.
【答案】
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下所示:(1)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对称轴是轴,顶点坐标是;二次函数一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对称轴是轴,顶点坐标是;
(2)在对称轴的左侧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
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下所示:(1)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对称轴是轴,顶点坐标是;二次函数一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对称轴是轴,顶点坐标是;
(2)在对称轴的左侧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23.
【答案】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2)∵
抛物线解析式为
∴
顶点坐标是;
(3)抛物线如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4)由图可知,当时,.
【解答】
解:(1)由题意得,
解得;
(2)∵
抛物线解析式为
∴
顶点坐标是;
(3)抛物线如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4)由图可知,当时,.
24.
【答案】
下,=,
,大,
当时,函数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函数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
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
【解答】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下,=,;
当=时,函数有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大,;
当时,函数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函数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
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即可得到.
25.
【答案】
∵
抛物线=经过点和.
∴
,
∴
=,=.
由可得:=,
对称轴为,
∵
抛物线在、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即随的增大而增大;
①当时,开口向上,对称轴在点左侧或经过点,
即:,
解得:;
②当时,开口向下,对称轴在点右侧或经过点,
即,
解得:;
∴
,
综上,若抛物线在和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的取值范围为或;
①若=,则点,关于直线对称,
∴
,
∴
;
②∵
=,
∴
在直线=上,
∵
===,
∴
在直线=上,
即、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
和是方程=的两个根,
整理得=,
∴
,
∴
=.
【解答】
∵
抛物线=经过点和.
∴
,
∴
=,=.
由可得:=,
对称轴为,
∵
抛物线在、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即随的增大而增大;
①当时,开口向上,对称轴在点左侧或经过点,
即:,
解得:;
②当时,开口向下,对称轴在点右侧或经过点,
即,
解得:;
∴
,
综上,若抛物线在和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的取值范围为或;
①若=,则点,关于直线对称,
∴
,
∴
;
②∵
=,
∴
在直线=上,
∵
===,
∴
在直线=上,
即、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
和是方程=的两个根,
整理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