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上)
学科
初中数学
版本
苏科2011课标版
课型
新
授课
单
元
第5单元
课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2.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3.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过程与方法: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使学生了解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点的坐标在坐标系里描点、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的过程,发展数形结合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由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教学难点
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法指导
讲练结合??启发教学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三角尺、小视频
教
学
过
程
反
馈
建
议
一、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教学小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
、
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水平的数轴称为
或
,取
为正方向。
(3).竖直的数轴称为
或
,取
为正方向。
(4).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
2、练一练
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
)
二、点的坐标的定义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何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P呢?
小试牛刀
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B(-2,3),C(-4,-1),D(2.5,-2),E(0,-4)
三、象限讲解
1、请同学们观看教学小视频,观看后用“+”、“-”、“0”填写以下表格
2、练一练:下列各点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的什么位置?
A(3,2)
B(0,-2)
C(-3,-2)
D(-3,0)
E(-1.5,3.5)
F(2,-3)
动手实践
如图,如果用(0,0)表示点A,用(2,1)表示点B的坐标,请同学们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C,D,E,F,G的坐标?同时指出A,B,C,D,E,
F,G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
四、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源
早在1637年以前,法国数学家、几何学创始人笛卡尔受到蜘蛛网的启发,将水平的丝当做x轴,竖直的丝当做叫y轴,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必做题:
习题7.1第3题和第6题
2、选做题:
请上网搜索有关坐标方面的信息,写一篇数
学小短文。
从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导入新课,在上课一开始抓住学生眼球。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改变以往讲授为主的概念课模式。
此练习题,旨在让学生真正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横轴、纵轴、原点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点的坐标是较重要的定义,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此练习题旨在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例1,已知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找到对应点的位置。
通过小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位于不同象限和不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并总结规律。
此练习旨在巩固点的位置不同,坐标也不同。
动手实践需要根据条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真角坐标系。进而写出其他点的坐标,并说明点所在的象限,这一道巩固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介绍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并且说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源,旨在拓宽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点的坐标的定义
二、象限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