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章末重难点题型(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章末重难点题型(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章
全等三角形章末重难点题型
【考点1
全等形的概念】
【例1】
下图所示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1-1】
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③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
【变式1-2】
下列四个图形中,有两个全等的图形,它们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考点2
全等形的应用(网格图中求角度)】
【例2】
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
A.150°
B.180°
C.210°
D.225°
【变式2-1】
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
【变式2-2】
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
【变式2-3】
如图,在孔雀开屏般漂亮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
【考点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和差)】
【例3】
如图,△ABC≌△DEC,A和D,B和E是对应点,B、C、D在同一直线上,且CE=5,AC=7,则BD的长为(  )
A.12
B.7
C.2
D.14
【变式3-1】
如图,若△ABC≌△DEF,四个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BC=7,EC=5,则CF的长是(  )
A.2
B.3
C.5
D.7
【变式3-2】
如图,点B、E、A、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F,AB=7,AE=2,则AD的长是(  )
A.4
B.5
C.6
D.7
【变式3-3】
若△ABC≌△DEF,AB=2,AC=4,且△DEF的周长为奇数,则EF的值为(  )
A.3
B.4
C.1或3
D.3或5
【考点4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的计算)】
【例4】如图,在△ABC中,∠A=30°,∠ABC=50°,若△EDC≌△ABC,且A,C,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BCE=(  )
A.20°
B.30°
C.40°
D.50°
【变式4-1】
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DE于F,∠B=∠D=25°,∠ACB=∠AED=105°,∠DAC=10°,则∠DFB为(  )
A.40°
B.50°
C.55°
D.60°
【变式4-2】如图,△ABC≌△AED,连接BE.若∠ABC=15°,∠D=135°,∠EAC=24°,则∠BEA的度数为(  )
A.54°
B.63°
C.64°
D.68°
【变式4-3】如图,△ABC≌△ADE,且AE∥BD,∠BAD=130°,则∠BAC度数的值为 
 .
【考点5
判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例5】如图,AC、BD相交于点E,AB=DC,AC=DB,则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变式5-1】
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相交于点O,再连接AO、BC,若∠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变式5-2】
如图,已知A、B、C、D四点共线,AE∥DF,BE∥CF,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变式5-3】
如图,AB∥CD,AD∥BC,AC与BD相交于点O,AE⊥BD,CF⊥AC,垂足分别是E,F.则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A.5
B.6
C.7
D.8
【考点6
网格中全等三角形个数问题】
【例6】
如图,在4×4方形网格中,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与△ABC重合)的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变式6-1】
如图,△DEF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选取图中三个格点组成三角形,能与△DEF全等(重合的除外)的三角形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变式6-2】
如图,方格纸中△DEF的三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像这样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DEF全等的格点三角形有(  )个.
A.9
B.10
C.11
D.12
【变式6-3】
如图为正方形网格,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每个小正方形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共有(  )个.
A.4
B.16
C.23
D.24
【考点7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选择条件)】
【例7】
如图,点C、D分别在BO、AO上,AC、BD相交于点E,若CO=DO,则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OC≌△BOD的是(  )
A.∠A=∠B
B.AC=BD
C.∠ADE=∠BCE
D.AD=BC
【变式7-1】
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B=∠E
B.BC=EC,AC=DC
C.∠B=∠E,∠A=∠D
D.BC=DC,∠A=∠D
【变式7-2】
如图,AB=DC,BF=CE,需要补充一个条件,就能使△ABE≌△DCF,小明给出了四个答案:①AE=DF;②AE∥DF;③AB∥DC;④∠A=∠D,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变式7-3】
如图,已知:在△AFD和△CEB,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在给出的下列条件中,①AE=CF,②∠D=∠B,③AD=CB,④DF∥BE,选出三个条件可以证明△AFD≌△CEB的有(  )组.
A.4
B.3
C.2
D.1
【考点8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依据)】
【例8】
如图,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OP平分∠AOB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HL
【变式8-1】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M,N重合,过角尺顶点C作射线OC.由此作法便可得△MOC≌△NOC,其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变式8-2】
如图PA⊥OM,PB⊥ON,垂足分别为A,B,PA=PB.则△OAP≌△OBP的依据不可能是(  )
A.SSS
B.SAS
C.AAS
D.HL
【变式8-3】
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红碰碎成四块,如图,小红只带其中的两块去玻璃店,买了一块和以前一样的玻璃,你认为她带哪两块去玻璃店了(  )
A.带其中的任意两块
B.带1,4或3,4就可以了
C.带1,4或2,4就可以了
D.带1,4或2,4或3,4均可
【考点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基础证明)】
【例9】
已知:如图,点A、E、C同一条直线上,AB⊥BC,AD⊥DC,AB=AD.求证:BE=DE.
【变式9-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点E,F分别在AB,AD上,AE=AF,
CE=CF,求证:CB=CD.
【变式9-2】
如图,已知AB⊥CF于点B,DE⊥CF于点E,BH=EG,AH=DG,∠C=∠F.
求证:△ABH≌△DEG;
(2)求证:CE=FB.
【变式9-3】
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
(1)求证:∠ABE=∠ACE;
(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CE的延长线交AB于点G.求证:EF=EG.
【考点1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推理论证)】
【例10】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变式10-1】
如图,在△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那么下面四个结论:①AS=AR;
②QP∥AR;
③△BRP≌△QSP;
④BR=QS,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变式10-2】
如图,EB交AC于点M,交C于点D,AB交FC于点N,∠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CD=DN;③△ACN≌△ABM;④BE=CF.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变式10-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40°,AB⊥CB于点B,AD⊥CD于点D,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EAF=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的序号)
①DF=BE,
②△ADF≌△ABE,
③FA平分∠DFE,
④AE平分∠FAB,
⑤BE+DF=EF,
⑥CF+CE>FD+EB.
【考点1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动点问题)】
【例11】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C=12厘米,点D为AB上一点且BD=8厘米,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1)用含t的式子表示PC的长为 
 ;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2时,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请求出点Q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时,能够使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
【变式11-1】
如图,在△ABC中,∠ACB=90,AC=6,BC=8.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分别过P、Q两点作PE⊥l于E,QF⊥l于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P、Q两点相遇时,求t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C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当△PEC与△QFC全等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Q的长.
【变式11-2】
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9cm,AC=12cm,AB=15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点A停止,速度为3cm/s,设运动时间为ts.
(1)如图(1),当t= 或 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
(2)如图(2),在△DEF中,∠E=90°,DE=4cm,DF=5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点P同时从点A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APQ≌△DEF,求点Q的运动速度.
【变式11-3】
如图(1),AB=7cm,AC⊥AB,BD⊥AB垂足分别为A、B,AC=5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运动结束时,点Q运动随之结束).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
(2)如图(2),若“AC⊥AB,BD⊥AB”改为“∠CAB=∠DBA”,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Q运动到何处时有△ACP与△BPQ全等,求出相应的x的值.
【考点1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添辅助线)】
【例12】
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
(1)求证:△ABC≌△ADE;
(2)求∠FAE的度数;
(3)求证:CD=2BF+DE.
【变式12-1】
如图,△ABC中,AB=AC,∠EAF═∠BAC,BF⊥AE于E交AF于点F,连结CF.
(1)如图1所示,当∠EAF在∠BAC内部时,求证:EF=BE+CF.
(2)如图2所示,当∠EAF的边AE、AF分别在∠BAC外部、内部时,求证:CF=BF+2BE.
【变式12-2】
在∠MAN内有一点D,过点D分别作DB⊥AM,DC⊥AN,垂足分别为B,C.且BD=CD,点E,F分别在边AM和AN上.
(1)如图1,若∠BED=∠CFD,请说明DE=DF;
(2)如图2,若∠BDC=120°,∠EDF=60°,猜想EF,BE,CF具有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
【变式12-3】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180°,AB=BC.
(1)如图1,连接BD,若∠ABD=∠CBD,则AB与AD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图2,若P,Q两点分别在线段AD,DC上,且满足PQ=AP+CQ,请猜想∠PBQ与∠ABP+∠QBC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3)如图3,若点Q在DC的延长线上,点P在DA的延长线上,且仍然满足PQ=AP+CQ,请写出∠PBQ与∠AD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