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7 16:17:25

文档简介

2011-2012届(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S 32 Ca 40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C、由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组合成的物质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组合成的物质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Cl的电子式为 B.二硫化碳
C.Mg离子结构示意图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3、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除去稀中混有的亚硫酸,得到较纯净的稀,最好选用( )
A、 B、 C、 D、
4、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1); △H = -4b kJ/mol
B.C2H2(g)+O2(g)=2CO2(g)+H2O(1); △H = 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1); △H =— 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1); △H = b kJ/mol
5、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能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Na+、S2—、Cl—、SO32—
B.室温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OH—浓度的乘积为10—28:Na+、NO3—、Mg2+、K+
C.澄清透明的溶液:ClO—、Na+、MnO4—、Al3+
D.c(H+)=10—2mol/L的溶液中:Cu2+、Na+、SO42—、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通入气体:
B、在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C、碱式碳酸铜溶于稀:
D、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7、常温下将0.l mol·L1甲酸(HCOOH)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HCOO-离子的数目增大、浓度减小 D.溶液的pH减小
8、室温下A、B两溶液的pH分别为pH1和pH2,已知pH1+pH2=14,则等体积的A、B两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
A.一定等于7 B.一定小于7 C.一定大于7 D.以上都有可能
9、500℃时,向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2:1通入,使反应 达平衡,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A%,在保持和不变的条件下,再次按物质的量2:1同时通入,并使反应再次达平衡,在此过程中正确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 增大,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平衡后,体系中的体积分数大于A%
B、开始时,增大,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平衡后,体系中的体积分数大于A%
C、开始时,增大,增大,平衡不移动,再次达平衡后,体系中的体积分数等于A%
D、开始时,增大,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平衡后,体系中的体积分数等于A%
10、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ΔH=QkJ/mol,根据图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1T2, Q<0
B.P1c+d, T1>T2, Q<0
C.P1>P2, a+b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1、下列实验事实中,能用键能数据来解释的是( )
①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 ②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
③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 ④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已知:、、、均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A>B>D>C D、单质的还原性B>A>C>D
13、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是1:2的是 (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2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D.K2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4、对于反应2A(气)+xB(气) 4C(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当其它条件不变,把体积扩大1倍时,测得C的浓度为0.7mol/L,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15、根据下列反应,试判断W2、X2、Y2、Z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1)2Y-+W2 = 2W-+Y2 (2)2Y-+X2 = 2X-+Y2
(3)2W-+X2 = 2X-+W (4)2X-+Z2 = 2Z-+X2
A.X2>Z2>W2>Y2 B.Z2>X2>W2>Y2 C.W2>X2>Y2>Z2 D.Z2>W2>X2>Y2
16、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R B. R  C. R D. R
1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的溶液中:、、、
B、在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C、在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D、在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
1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9、p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都已完全溶解,且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C、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 D、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盐酸>醋酸
20、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可逆反应:2A(g)+2B(g)C(g)+3D(g)。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能保持恒压)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体积为2V,容器甲乙如下图所示,若保持反应的条件相同,反应达到平衡后,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向两容器内
各充入1mol氩气,平衡均不移动
B.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相等
C.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体积分数不变
D.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molC和6molD,平衡后乙中物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二、填空题:
21.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盐酸,使其恰好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呈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
(2)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溶液中_________,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向氨水中加稀NaHSO4溶液,至所得溶液pH =7。则所得溶液中c(NH4+)_______ c(SO42-)(填“<”、“>”或“=”)
22、A、B、C、D四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B、D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C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
比较其中酸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其中碱的碱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
已知:CO(g)+H2O(g) 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上述正向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吸热)。
(3)某温度下上述反应平衡时,在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原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正反应速率 正反应速率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830℃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 (选填A、B、C、D)。
A B C D
n(CO2) 3 1 0 1
n(H2) 2 1 0 1
n(CO) 1 2 3 0.5
n(H 2O) 5 2 3 2
24.已知B是一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无色无味的液体;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
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是常用的还原剂,根据下列关系图,完成本题:
(1)写出B、C、E的化学式:B ,C ,E
(2)在101千帕和150℃时,可逆反应E+B F+D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那么在T1时速率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 (填选项)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3)若G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16克的G和足量的A反放出的热量为Q kJ(Q>0),写出这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5、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__ ____。
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 溶液V(b)L混合(不考虑混和后体积变化)。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 _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 ____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 _________。
A的
百分
含量
T1
T2
O
t
转化率
P1
P2
O
t
图Ⅰ
B
A
E
C
G
D
A
F
B
E
H
v
时间
v正
v逆
T0
T1
图Ⅱ
v正
v逆2011-2012届(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B 2、C 3、D 4、A 5、D 6、B 7、C 8、D
9、D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C 17、A 18、C 19、A 20、D
二、填空题:(共40分)
21.(1)NH3 H2O+H+==NH4++H2O 酸 NH4++H2O==NH3 H2O+H+
(2)减小 减小 (3)=
22、(1) Cl-(2分) Ca2+(2分)
  (2) (2分)
(3) 酸性:HClO4>H2SO4 (2分) 碱性:KOH>Ca(OH)2(2分)
23、(1)(2分)
(2)放热(2分)
(3)逆 增大 增大 不变(4分)
(4)B、C(2分)
24.(1)H2O Fe3O4 CO
(2)BC(单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
(4)S(s)+Fe(s)=FeS(s); △H=-2Q kJ·mol-1(方程式要求全对才给分)
25. KW=1×10-13;(1)1:10 (2)10:1 (3)1:92011-2012届(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化学答题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
22、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K= 。
(2) 。
(3) , , , 。
(4) 。
24. (1)B ,C ,E
(2)
(3)
25、KW=_________ ____。
(1)V(a):V(b)= ___________;
(2)V(a):V(b)= ____________;
(3)V(a):V(b)=____________。
班级:____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