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年级 六 性别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及正比例的意义 第_5__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比例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2、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及要素,并能够准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难点重点 1、正比例的要素。2、准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 旧知铺垫什么是比?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300:5=60:1(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1.2:1.4=12:14=6:7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 4.5:2.7 10:6二、探索新知(1)什么是比例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0.5:0.25和0.2:0.4 :和5:2:和: 0.2: 和1:41.比例各部分名称。(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 = 60:40 内项 外项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则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如:=2.4×40=1.6×60填一填。(1)=( )×( )=( )×( )(2)0.8:1.2=4:6( )×( )=( )×( )(3)4×5=2×104:( )=( ):( )=(3)什么叫做解比例【注意】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实质就是解方程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把握三个要素: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 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商是不变的)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如: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例题讲解:例1: 解比例(24分)25:7=X:35 514: 35= 57:x 23:X= 12:14 X:15=13: 56 34:X= 54:2 X:0.75= 81:25 例2、 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2分)1. 9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2. 45 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 3. 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例4、 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3.6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 (用比例方法解答)(5分)例5、 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 (1) 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分) (2) 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3分)例6、 1、修一条公路,总长124千米,前20天修了15.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想:照这样计算说明( )定。( )和( )成比例。解法一: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才完成。解法二:设修完这条路一共要X天。巩固训练:一、 填空:1.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2.4 :5 = 24÷(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4.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5.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8.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成(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二、 判断(4分)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4.15:16 和6 :5能组成比例。 ( )三、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1)2:7 (2)6:21 (3)4:492.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1)8:7和14:16 (2)0.6:0.2和3:1 (3)19: 110 和10:9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1)成正比例 (2)成反比例 (3)不成比例四、判断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哪些成正比例。1、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 )比例。2、圆的直径和面积( )比例。3、订《少年科学画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4、生产时间一定,每小时生产的个数和总个数( )比例5、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比例。6、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 )比例。7、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比例。8、比的后项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 )比例。9、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 。如果B一定,A、C两种量( )比例。 如果C一定,A和B两种量( )比例。10、如果Y=10X,X和Y( )比例;如果Y=,X和Y( )比例。如果=Y,X和Y( )比例。11、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比例。12、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比例。13、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比例。14、在一定的时间里,做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做零件的个数( )比例。15、圆的半径和面积( )比例。16、圆锥体的高一定,圆锥的底面半径和它的体积( )比例。17、4X=8Y,X和Y( )比例。18、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比例。19、圆柱的底面半径一定,圆柱的高和圆柱的体积( )比例。20、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比例。2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比例。22、小麦的总重量一定,出粉率和面粉的重量( )比例。2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比例。24、要行一段路程,已行的和未行的路程( )比例。五、(1)根据下图把表格填完整。 数量(件) 1 4 5 8 10价钱(元) 50 (2)根据下表画出儿童上衣数量与价钱关系图,再回答问题:①上衣的价钱与数量成( )比例。②用300元能买( )件上衣。作业:1、某实验小学男女教师人数的比是2∶5,女教师有35人,男教师有多少人?2、一辆客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如果行31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500配制而成。如果只有3千克的药液,应加水多少千克?4、威海市某化工厂六月份计划生产消毒液10000千克,前12天生产了4200千克,照这样的工效,全月能完成消毒液的生产任务吗?5、一套课桌椅的价钱是105元,其中椅子的价钱是课桌的。椅子的价钱是多少元?6、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一批衬衫的任务,前5天生产600件,完成了任务的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7、一个工厂要生产1120台电脑,头10天生产了350台,照这样的进度,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8、修一条长6400米的公路,修了20天后,还剩下4800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9、童乐幼儿园共有150本图书,其中的40%分给大班,剩下的图书按4∶5分给小班和中班,小班和中班各分到多少本?10、两个车间共有150人,如果从一车间调出50人,这时一车间人数是二车间的2/3,二车间原有多少人?————教学具体内容要有提示或附后
课堂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_______道;成绩_______;教学需:加快□;保持□;放慢□;增加内容□
课后巩固 作业_____题; 巩固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习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教学组长签字: 学习管理师:
老师课后赏识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