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历城四中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3.1重力与重心 跟踪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历城四中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3.1重力与重心 跟踪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06: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重力与重心
课时训练(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2.关于重心及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较大
C.物体放于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不会改变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C.从效果上看,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任何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4.如图所示,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都静止) ( )
A. B.
C. D.
5.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变成一个圆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位置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
B.重力和重心位置都没有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
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无法确定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只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7.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8.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踢出的足球能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
D.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11.如图所示,比赛中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有( )
A.脚对球的作用力 B.重力、脚对球的作用力 C.重力、空气阻力 D.重力、惯性力、空气阻力
1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1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1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15.某人通过细绳,用大小为50N的力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物块A,试画出拉力F的图示,并指出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16.一个铁球在空中飞行,所受重力为120N,方向竖直向下。
(1)画出重力的图示。
(2)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拳击过程中,其身体的各个部位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力,故A错误;
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即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同样离不开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B错误,D正确;
C、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相互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力的定义和性质,有物质性、相互性和矢量性的特点,同时明确力总是成对出现,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B
【解析】
【详解】
由于物体浸没于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而使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较大,选项B正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当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其重心可能发生改变,故选项D错误.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A错误.
B:任何有规则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
C:从效果上看,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C正确.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例如:质量分布均匀圆环的重心不在圆环上.故D错误.
4.B
【解析】
【详解】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细线自然下垂,两球虽然相互接触,但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细线没有自然下垂,而是互成角度,说明两球相互挤压,会发生弹性形变,能够产生弹力.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最上面的球对A、B有压力的作用,但A与B之间是否有压力不能确定,所以A、B两球之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墙壁、A、B虽然彼此接触,但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弹性形变,所以A、B两球之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对弹力产生条件的理解,需要清楚的是:并不是接触就产生弹力,要分析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5.C
【解析】
【详解】
挖掉一块后,质量减小,故重力减小了,但重心仍然存在;又因是均匀薄板,故其重心应在几何中心,挖掉小圆后重心位置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子弹离开枪口时具有速度,由于有惯性物体将会保持这个速度断续前进.不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故A错误;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磁铁不接触,可以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故B错误;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主动实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给予它的反作用力,而另一个物体也经常会是“无生命或无动力的”,比如人推墙时,墙也会推人,便是如此,故C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主动实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给予它的反作用力,所以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单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故C错误;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几何形状都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各个部分均受重力,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风筝越升越高,而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却不变,故A错误;
B、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形状和重量分布情况有关,不一定在几何中心,故B错误;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位置是变化的,故C正确;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要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于地面”并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点睛】
在地球附近,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心只有在作用效果上的一个点,该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B.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错误;
C.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的球体重心在球心上,不在物体上,故C错误;
D.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由于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作用,二力平衡,等大反向,因此线所在的直线一定通过重心,D正确。
故选D。
点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10.C
【解析】
试题分析:被踢出的足球能向前飞行,由于惯性向前飞行,不是因为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选项A错误;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等.故B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故C正确.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选项D错误;故选C.
考点:力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物质性.离开施力物体的力是凭空想象的,不存在。
11.C
【解析】
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最终落回地面,同时还有空气阻力,故C正确.
12.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则A是正确的;根据二力的平衡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细线的方向一定过重心,选项B也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故C也是正确的;由于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其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心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因此D是错误的.
13.ABC
【解析】
:选ABC.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A正确;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B正确,D不正确.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14.A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赤道拿到两极,重力加速度变大,则重力变大,故A正确;拿到月球上去,重力加速度减小,则重力减小,故B正确;位置不变,则重力不变,故C错误;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误.
15.
【解析】
【详解】
画力的图示时,先选好标度:以长的线段表示的力,则拉力共长,用点代表物块,即力的作用点,最后标上箭头指明拉力的方向,即得力的图示。为了准确无误地表示拉力的方向,图中的虚线是必要的辅助线.
如图所示:
细绳拉物块,受力物体是物块,施力物体是细绳。
16.,
【解析】
【详解】
(1)画力的图示:
①选定标度。例如,选长的线段表示的力.
②用一圆形表示铁球,从圆心沿甲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上刻度,如图所示:
③在线段上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画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用一圆形表示铁球,从圆心沿竖直方向向下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