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训练(含解析)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的擦痕就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出膛的炮弹是靠惯性飞向远处的
C.坚硬的物体有惯性,如投出去的铅球;柔软的物体没有惯性,如掷出的鸡毛
D.只有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来的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的大
4.如图所示,左、右两斜面的底端平滑连接.让小球从左边斜面上高度为 h 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根据伽利略的猜想,如果不计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小球在右边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将( )
A.大于h B.小于h C.等于h D.无法确定
5.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滾上另一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开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接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
6.人们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在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B.伽利略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
C.只要依靠推理就一定可以得到正确结论
D.把可靠的实验事实与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7.下列关于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不利影响的事例中,正确说法的是
A.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B.运动员冲到终点后,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C.地球由西向东转,我们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到原地
D.为了减小运动物体的惯性,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
8.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该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关于他的著作《墨经》中对物理知识的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就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动
B.力是物体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的原因
C.重量也是力,物体下坠、上举,都是重量作用的结果
D.时间可以是有限长度的,也可以是没有长度的时刻
9.如图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B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向前加速运动 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后匀速运动 D.向后减速运动
10.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则车里乘客看到卫生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应是( )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无法确定
11.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B.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
C.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
1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14.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果是维持物体的运动
D.物体的惯性大小不但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也和它的运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15.在力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 物体的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唯一物理量,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形态和是否运动无关,故ACD错误;
B. 由于惯性,炮弹离开炮筒后继续向前飞行,故B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B错误;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C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所受合力为零,D错误;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A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A正确B错误;
C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并且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及所处位置无关,C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根据伽利略的猜想,如果不计摩擦阻力及空气阻力,小球在右边的斜面上将上升到左边释放时的高度,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物理意义,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5.C
【解析】
【详解】
根据实验事实(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滾上另一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推论(3),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推论(1),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推论(4),故C正确,ABD错误.
6.C
【解析】
【详解】
AB、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实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AB不符合题意;
C、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必须建立在可靠的事实为基础,故C符合题意;
D、把可靠的实验事实与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
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跟其他任何因数没有关系,故A、B错误;C、人具有惯性,会随着地球一起由西向东转,所以跳起后还会落到原地,故C正确;D、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不是为了减小惯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正确利用和防止惯性才能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运动就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动,故A不符合题意;力是物体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的原因,即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重量时重力的大小,物体下坠时合力向下、上举时合力向上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时间分为时间间隔与时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水滴离开车顶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离开时的速度不变,而水滴落点B在A点正下方的前面,表明若车向前行驶,水滴下落时,车正在减速,A错误B正确;
D.若车向后减速运动时,水滴下落时将落在A点正下方的后方,D错误;
C.若车向后匀速运动,水滴将落在A点的正下方,C错误。
故B。
10.C
【解析】
【详解】
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而车里的乘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火车保持相同,因此乘客与卫生香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看到卫生香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11.A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规律,属于理想实验,故A正确;
B.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是在实验室进行是实际操作的实验,故B错误;
C.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科学探究属于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是实际进行的实验,不是理想实验,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均有惯性,其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则惯性大,质量小则惯性小,与速度等无关,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惯性相关制度,要注意明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13.ABC
【解析】
【详解】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性质无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惯性的体现,没有向上的推力,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物体的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4.AB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即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结论: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速度的原因,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之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误;故选AB.
15.AD
【解析】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