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中学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5.5超重与失重 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中学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5.5超重与失重 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07: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超重与失重
课时训练(含解析)
1.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出,现将瓶子竖直向上抛出,运动中瓶子没有转动,忽略空气阻力,观喷水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瓶子向上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瓶子向下运动时小孔向下喷水
B.瓶子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喷水,瓶子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
C.不管瓶子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向下喷水
D.不管瓶子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小孔都不再喷水
2.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6:1
B.小球上升与下落所用时间之比为2:3
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为m/s
D.小球下落过程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3.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在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B.物块受到4个力的作用
C.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的作用
D.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
4.某跳高运动员在运动会中成功跳过了1.7m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空中
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上升处于超重,下降处于失重
D.上升处于失重,下降处于超重
5.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十一场全胜的成绩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图中所示为朱婷在世界杯比赛中扣球时的照片。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扣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B.排球离手后在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排球离手后在空中处于超重状态
D.排球离手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6.如图,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匀加速度a启动过程中,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 和f.若电梯启动加速度改为3a(人与电梯仍相对静止),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3N
B.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变为3f
C.电梯加速启动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向左
7.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47kg,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为41kg,则此时( )
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
B.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8.在高台跳水比赛中,若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是其向上起跳瞬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C.时刻已浮出水面
D.时刻开始浮出水面
9.如图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减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
C.人处于超重状态
D.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踏板受到的压力
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被吊车用钢索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为25m
B.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0.1m/s2
C.30~36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D.0~10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30~3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11.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劲度系数为10N/m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1.0N的重物,电梯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小木板上刻度为A的位置(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挂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C位置
B.指针指在B点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C.指针指在C点时,电梯的加速度为9m/s2
D.指针指在AC之间某时,电梯可能是加速向下运动
12.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体的斜面AD部分粗糙,DB部分光滑,一个物块从斜面底端A点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最高到达E点,且DE=AD.已知物块在AD段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7°,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从A到D超重、从D到E失重
B.物块从A到E的平均速度小于
C.物块从A到D与从D到A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
D.物块从A到D与从D到E的时间之比为2:5
13.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下落一定高度后,制动系统起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B.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C.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D.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14.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表示人的重心。图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A.人的重力为1500N B.b点是此人下蹲至最低点的位置
C.c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D.d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
15.电梯内的台式弹簧秤上放一质量m=1kg的物体,电梯向上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取g=10m/s2。那么电梯运行情况是
A.加速上升 B.匀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
16.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g=10m/s2)(  )
A.在5-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500N
B.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480N
C.在10-20s内,该同学所受的支持力为490N,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在20-25s内,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510N
17.物理课学习超重与失重现象后,某同学回家乘坐电梯时用心体会了一下,发现从电梯上升到静止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的运动过程。每次都是在17层到18层(他住18层)的过程中,有明显减速的感觉。有一天,该同学用手机测出电梯 减速时的加速度为0.65m/s2,设该同学的质量为60kg,g=9.8m/s2求,
(1)电梯从17层到18层减速过程中,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2)减速过程中,电梯底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
(3)电梯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时,电梯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零?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瓶子向上运动过程中,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为g,完全失重,小孔不再喷水;瓶子向下运动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为g,也是完全失重,小孔也不会喷水,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可得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即:
故A错误;
B.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结合A选项解得:
根据:
可得:
所以可知上升和下降时间之比为:
故B错误;
C.小球匀减速上升的位移:
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故C正确;
D.小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A.物块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C.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作用,故BC错误;
D.物块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4.B
【解析】
【详解】
在空中,不计空气阻力,无论上升还是下降只受重力,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A.扣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A错误;
BC.排球离手后在空中,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等于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正确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而排球离开手后,初速度不为零,做抛体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对人做受力分析,由于人由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故当加速度变为时,
故A错误,B正确,D错误;
C.由于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故人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体重计示数减小,物体对支撑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为失重,可知人处于失重状态,失重时加速度向下,故可知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则可能的运动情况是①向下的加速运动;②向上的减速运动。
AB.电梯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运动,AB错误;
CD.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D.时间内为运动员上升阶段,时刻速度减小到零,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刻速度到达最大,开始进入水面,故AD错误;
B.是运动员向上起跳瞬间,则可知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向下,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
C. t3时刻运动员在水中下降到最低点,故C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AB.设人的加速度大小为a,人的加速度斜向下,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得:
水平方向向右?:
ax=acosθ;
竖直方向向下,
ay=asinθ,
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作用,
f=max=macosθ,
方向水平向右,故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 由于人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所以人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D.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和踏板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0~36s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为:
A错误;
B.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B正确;
C.30s~36s内物体匀减速上升,拉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
D.0~10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30s~36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均为0.5m/s,D错误。
故选B。
11.A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小木板上A的刻度为15cm,根据胡克定律,代入数据解得:
由此可知不挂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C位置,故A正确;
B.当指针指在B点时,弹力大于重力,所以重物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由上分析可知,在C处时,电梯的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
D.当指针指在AC之间某时,弹簧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可知电梯可能是加速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ABD。
12.BCD
【解析】
【详解】
A.物块从A到D和从D到E都做减速运动,因此均处于失重状态,A项错误;
B.由图v—t象可知,物块从A到E的平均速度小于,B项正确;
C.物块从A运动到D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a1=gsin-μgcos=4.5 m/s2
因此物块从A到D与从D到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 :3,C项正确;
D.设从A到D的时间为t1,从 D 到 E 的时间为t2,则有
v0-a1t1=gt2sin

v0t1-=
联立两式解得
D项正确.
故选BCD。
13.AC
【解析】
【分析】
考查超重和失重。
【详解】
AB.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下,为重力加速度,座椅对人的支持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正确,B错误;
CD.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处于超重状态,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4.CD
【解析】
【详解】
A. 在a点,人站在传感器上还没动作,此时,人受力平衡,故压力等于重力,所以,人所受的重力为500N,故A错误;
B. b点是人下蹲时加速度最大的时候,此时速度方向向下,人继续下蹲,在压力又等于重力前,合外力向下,人加速下蹲,故B错误;
C. c点位置人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
D. 人在d点的合外力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人在d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故D正确。
故选CD。
15.AD
【解析】
【详解】
当电梯运动时,由图可知弹簧秤的度数为15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解得:
a=5m/s2;
由于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物体重力,所以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故电梯加速上升或者减速下降。
A.加速上升,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匀速上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减速上升,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故选AD。
16.AC
【解析】
【详解】
A.在5s~10s内,速度时间图象为水平线,此时电梯在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500N,故A正确;
B.在0~5s内,从速度时间图象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正,电梯的加速度向上,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于500N,故B错误。
C.在10?s~20s内,该同学所受的支持力为490ND.在20?s~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电梯的加速度向下,此时人处于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AC。
17.(1)失重状态;(2)549N;(3)9.8m/s2。
【解析】
【详解】
(1)电梯从17层到18层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向下,所以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2)减速过程中,对手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FN=549N
(3)电梯底面对人的支持力为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9.8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