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课时训练(含解析)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4.甲乙两人进行拔河比赛,他们穿同种款式的运动鞋,设甲对乙的力为F1,乙对甲的力为F2,比赛中如果是甲赢得比赛
A.一定是F1>F2
B.一定是甲的体重大于乙的体重
C.甲乙在决出胜负的瞬间乙的加速度为a,则有F1=m乙a
D.比赛中乙一定产生了方向指向甲的加速度
5.《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铁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
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承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6.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如图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变化在先,反作用力变化在后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因此物体受力平衡
7.如图所示,船夫站在水平甲板上撑杆使船离岸,该过程中
A.船夫和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岸对杆的作用力大于杆对岸的作用力
C.杆的弯曲是由杆对岸的作用力引起的
D.船夫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打铁需趁热,第二天练老师给学生播放了“2019年10月25日,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跳水项目男子双人跳决赛中,中国组合练俊杰/杨昊以454.26分的成绩夺得冠军”的视频为进一步了升华学习物理的激情。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运动员受到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10.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着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2.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都静止时,它们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
D.对物块施加水平恒力,使它在粗糙地面上匀加速前进,物块与地面间的一对摩擦力大小相等
13.“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却碎了。”关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对平衡力
B.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不等
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14.某一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15.如图,物块在水平放置的台式弹簧秤上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秤的示数为15N。要得出物块的重力为15N的结论,还需要的依据是
A.胡克定律
B.牛顿第三定律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
D.物块处于平衡态,平衡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考查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
【详解】
A.F2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弹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F2与F3分别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F1与F4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F3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小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
C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A.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A.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
B.根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甲与乙的体重关系,选项B错误;
D.比赛中甲赢得胜利,说明乙受到甲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则比赛中乙一定产生了方向指向甲的加速度,选项D正确;
C.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选项C错误。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承受到的摩擦力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不符合题意。
C.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从图中可以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B错误,C正确;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与平衡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A.船夫和船之间有运动趋势,则存在摩擦力,选项A正确;
B.岸对杆的作用力与杆对岸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则岸对杆的作用力等于杆对岸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
C.杆的弯曲是由岸对杆的作用力引起的,选项C错误;
D.船夫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都作用在杆上,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D错误;
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ACD.墙壁对物体的压力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C错误,D正确;
B. 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故选D。
9.C
【解析】
【详解】
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运动员受到向下的重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相互性,运动员受到向上的支持力的同时跳板受到运动员给它的向下的压力作用,此压力是由于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
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B错误;
运动员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分析】
考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详解】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体,而一对平衡力受力物体应是同一物体,A错误;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物体,物体所受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这两个力涉及3个物体,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只涉及2个物体,B错误;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物体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C错误;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体,物体所受重力受力物体也是物体,两个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
故选D。
11.AD
【解析】
【详解】
A.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施力物体是木箱,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木箱,施力物体是地面,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D正确;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施力物体是木箱,木箱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木箱,二者不可能是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AD。
12.BD
【解析】
【详解】
A.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静摩擦力,B正确;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物体,与平衡无关,C错误;
D.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和物块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正确。
故选BD。
13.BD
【解析】
【详解】
AB.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选项A错误,B正确;
C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4.BD
【解析】
【详解】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不能说成压力。故A错误。
B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故BD正确。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BD。
15.BD
【解析】
【详解】
弹簧秤的示数为15N,则物体对弹簧秤的压力为1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5N,对物体由平衡知识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反向,则物体的重力为15N。要得出物块的重力为15N的结论,还需要的依据是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知识;
A.胡克定律,与结论不相符,故A错误;
B.牛顿第三定律,与结论相符,故B正确;
C.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与结论不相符,故C错误;
D.物块处于平衡态,平衡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与结论相符,故D正确;
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