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4.2 立方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4.2 立方根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21: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立方根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是互逆的运算,会用开立方运算求一些数的立方根.
3.能用立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5.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
于思考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过程:
一、复方根”的的概念,为后面类比得出立方根概念埋下伏笔。
情境引入:
现有一只体积为216cm3的正方体纸盒,它的每一条棱长是多少?
提出这样的一个实际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抽象出一个数学概念。
二、知识新授
定义:
1、立方根的概念(学生回答)
2、开立方的概念(学生回答)
并指出开立方与立方也是互为逆运算
三、例题评析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
8
(4)0.216
(5)0
观察并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归纳出立方根的性质(类比方法)
平方根的性质:
立方根的性质:
课堂练习:5个判断题(巩固概念及性质)
例2、求下例各式的值:(对例1
的提升)
课堂练习:(8个小题)(对例2
的巩固)
探索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猜想一个规律)
探索2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猜想一个规律)
规律:
课堂练习:(3个大题,对前面知识的巩固)
四:归纳小结(学生回答,老师指正)
教材分析
《立方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实数》第二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学时完成.主要是通过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与归类,探索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和简单性质.因此,除了具体的知识技能(如知道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立方根运算,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让学生感受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方根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立方根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放在立方根具有唯一性(实数范围内)的讨论上.在学生对数的立方根概念及其唯一性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数的立方根与数的平方根有什么区别,学生就容易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唯一性.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5.分清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即
5.渗透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2.在学方根的基础上,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
3.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
?
1.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
思考的精神.
2.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难点: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教学法为: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