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课后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课后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15: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至少含两种元素
C.?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B.?可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污水????????????????????????????????????????
C.?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制取氧气????????????????????????????????????????
D.?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以减轻胃部不适
3.???如图是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四个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①和②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Zn>Fe
B.?由③和④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
C.?③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蓝色
D.?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某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B.?曲线P、Q、M所表示的金属分别表示Mg、Zn、Fe????????????????????????????????????????
C.?三种金属反应速率:Mg>Fe>Zn????????????????????????????????????????
D.?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5.???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通过气压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b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是因为铝未参加反应????????????????????????????????????????
B.?b→c段比c→d段反应慢,是因为氧化铝的缘故????????????????????????????????????????
C.?b→d段气压增大是由产生气体和反应放热引起的????????????????????????????????????????
D.?e点一定是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终点
6.???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武德合金可用做保险丝,说明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的纯金属
C.?铝制品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因为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7.???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开学初要求居家的学生要定时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是家庭常用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产生白雾
D.?铝片放入Cu(NO3)2溶液中,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二、多选题
9.???向甲、乙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然后取等质量的镁、铝单质,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甲烧杯中单质镁有剩余,则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单质铝一定没有剩余????????????????????????????????????????
B.?铝剩余的质量一定比镁剩余的少????????????????????????????????????????
C.?甲、乙烧杯中都产生了0.2g氢气???????????????????????????????????????
?D.?反应结束后甲、乙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相等
10.???将ag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所得滤渣一定为纯净物????????????????????????????????????????
B.?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ag????????????????????????????????????????
C.?反应后所得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D.?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最多有两种
1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Mg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Mg2+????????????????????????????????????????
B.?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C.?滤渣N中一定含有单质铜,一定没有单质镁,可能含有单质铁????????????????????????????????????????
D.?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三、填空题
1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金属制品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2)为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用霉变花生榨油
B.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C.为保鲜,适当使用食品防腐剂
13.???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______。
(2)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性。
(3)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______。
(4)生活中的铁制品最容易锈蚀,请说出自行车链条防锈的常用方法______,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制品表面铁锈,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
(6)已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Ni)强,请写出铁在氯化镍(NiCl2)溶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1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______;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3)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______的措施。
15.???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三亚正式服役,加入人民海军序列,标志着“中国制造”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不锈钢、锰钢等,其中“不锈钢、锰钢”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接触而锈蚀。
(3)航母维护过程中某废液里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工作人员向该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4)航空母舰的动力由柴油燃烧提供,柴油是通过一种化石燃料提炼得到。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简答题
16.???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盐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市区某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金属生锈写出一种常用的方法_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C.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答案】
1.??B???????2.??C???????3.??A???????4.??A???????5.??D???????
6.??C???????7.??D???????8.??B???????9.??CD???????10.??BD???????
11.??ABC???????
12.??B? C???????
13.??铜? 导热? 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 涂油? Fe2O3+6HCl═2FeCl3+3H2O? Ag、Cu、Zn? Fe+NiCl2═FeCl2+Ni???????
14.??铁? 氧气、水蒸气? Fe2O3+6HCl=2FeCl3+3H2O? 导热? 涂油???????
15.??金属材料? 原子? 水和氧气? AB? CH4+2O2CO2+2H2O???????
16.??铝合金或铁? 抗腐蚀性能好或硬度大或密度小? 可回收? 氧气和水? 刷漆或涂油或镀上其它金属(合理即可)? A???????
【解析】
1.??
解: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但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选项推理错误。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至少含两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C、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故选项推理错误。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2.??
解: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污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将过多的胃酸反应掉,以减轻胃部不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
解:A、所用的酸不同,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故由①和②不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Zn>Fe,错误;
B、③可以得出Cu>Ag,④可以得出Fe>Cu,故由③和④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正确;
C、③中铜能置换出银,且生成硝酸铜,故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成蓝色,正确;
D、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正确;
故选:A。
根据金属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相互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
解:A、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则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正确;
B、与等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开始消耗的锌的质量大,镁的质量小,故P是镁,Q是铁,M是锌,错误;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错误;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Zn>Fe>Mg,错误;
故选:A。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以及与图象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性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
解:A、a→b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是因为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铝未参加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b→c段比c→d段反应慢,是因为氧化铝的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b→d段气压增大是由产生气体和反应放热引起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象可知,d点压强最大,一定是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结束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生成了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成,压强不变,氧化铝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氢气,压强增大,据此分析回答。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
解:A、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武德合金可用做保险丝,说明其熔点低,说明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的纯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D、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是因为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回收废旧金属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回收废旧金属的优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A、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原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片放入Cu(NO3)2溶液中生成硝酸铝和铜,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
解:A、镁、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Mg+2HCl═MgCl2+H2↑,
24????? 73??????????????? 2
2.4g? 100g×7.3%? 0.2g
2Al+6HCl═2AlCl3+3H2↑,
54????? 219???????????????? 6
1.8g?? 100g×7.3%??? 0.2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甲烧杯中单质镁有剩余,乙烧杯中单质铝一定有剩余,是因为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铝剩余的质量一定比镁剩余的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镁、铝都有剩余,生成氢气质量都是0.2g,该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因此反应结束后甲、乙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
解: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将ag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Cu(NO3)2溶液中,锌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一定为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锌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得到金属的质量会减少,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a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法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硝酸铜可能有剩余,反应后所得滤液不一定为无色溶液,也可能是蓝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锌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硝酸锌、硝酸铜两种,则金属阳离子最多有锌离子、铜离子两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将ag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Cu(NO3)2溶液中,锌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
解: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H>Cu,故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A、MgSO4和铁不发生反应,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Mg2+,正确;
B、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正确;
C、铁过量时,滤渣中含有铜,可能含有铁,一定不含有单质镁,正确;
D、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故错误;
故选:ABC。
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质量的变化。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当同一种金属置换比它弱的两种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2.??
解:(1)电热壶,能加热使壶中的水,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热性。
(2)A、霉变的花生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用霉变花生榨油,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品防腐剂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适当使用食品防腐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B;
(2)C。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A、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食品防腐剂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黄曲霉素等)、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解:(1)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故填:铜;
(2)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3)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赤铁矿炼铁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故填: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
(4)铁与空气和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自行车链条涂油可以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而达到防锈的目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涂油;Fe2O3+6HCl═2FeCl3+3H2O;
(5)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形式是锌>铜>银,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说明了有剩余的锌,溶液中银、铜完全被置换出来了,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Cu、Zn;故填:Ag、Cu、Zn;
(6)已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Ni)强,所以铁能与氯化镍(Ni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镍和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NiCl2═FeCl2+Ni;故填:Fe+NiCl2═FeCl2+Ni。
(1)根据金属的使用历史来分析;
(2)根据铁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生成物来分析;
(4)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防锈措施以及除锈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6)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知识,难度不大,了解常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14.??
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二者含有的最主要的元素是铁元素;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氧气、水蒸气;Fe2O3+6HCl=2FeCl3+3H2O;
(2)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3)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涂油的措施,通过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而防锈;故填:涂油。
(1)根据生铁与钢的组成、铁锈蚀的原理以及除锈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防锈的做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防锈措施、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解:(1)“不锈钢、锰钢”均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金属钛是由钛原子构成的;故填:金属材料;原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和氧气接触而锈蚀;故填:水和氧气;
(3)由题意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和银的前边,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铁的量不足时,铁没有把硝酸铜全部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硝酸铜,若铁足量或过量,硝酸铜全部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中就不含有硝酸铜,铁粉的量不确定,所以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由以上分析可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故填:AB;
(4)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1)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构成金属单质的粒子来分析;
(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4)根据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的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6.??
解:(1)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和铁;故填:铝合金或铁;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抗腐蚀性强、硬度大、密度小。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可回收筒中;故填:抗腐蚀性能好或硬度大或密度小;可回收;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将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锈,所以为防止金属生锈常用的方法是刷漆或涂油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故填:氧气和水;刷漆或涂油或镀上其它金属(合理即可);
(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能与硝酸铜反应,不与硝酸铝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A.若滤液为蓝色,则含有铜离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不如铝活泼,所以铁不会置换出铝,因此滤渣中一定不会含有铝,选项说法错误;
C.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和Fe2+、NO3-,选项说法错误;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可能有Ag+和Cu2+,选项说法错误。
故填:A。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根据合金的性质、垃圾的分类、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