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学之道》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7 1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课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二、文学常识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美好。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是“新民”,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6.静:心不妄动。
7.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合宜。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也译为“就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指事字,从木,“一”标明树根。
《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
草木的根——根本、根源——本来、本意——本钱——自己方面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根源)
本厂、本国(自己方面的)

指事字,从木,从一。木指一棵树,上面一横表示树梢所在的位置。
《说文解字》:“末,木上曰末。”
树梢——微小的、不重要的(树梢细微)——粉末——末端(树梢在顶端)——末尾(时间上在后的)
本末倒置(树梢)
细枝末节(微小的、不重要的)
强弩之末(末尾)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释]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齐,使……整齐有序。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正:使……端正。
4.诚:使……真诚。意:心意。
5.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6.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7.庶人:普通百姓。
8.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译文]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事物的原理推究明白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律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送达、送到:致电、致意。
获得、招致、使到来(使动):致知在格物。
集中(由招致引申):专心致志。
意态、情趣:情致。
四、解读“三纲”“八目”
(一)三纲
1.何为“三纲”
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亲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使自己的修养作用于民众,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2.“三纲”之间的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明明德 完善自我,改进自我 对己 立德 止于至善
亲民 爱民顺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 对人 爱人
(二)八目
1.何为“八目”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八目”之间的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格物、致知 知 内修 修己 独善其身 修身立德
诚意、正心、修身 修
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 外治 安人 兼善天下 致用亲民
(三)“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补充资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解析]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出了爱的层次。
对于物,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与今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一致。(物指禽兽草木)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的一个层次。
只有能够亲爱亲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
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这个系列和《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让世界充满爱”,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爱。
五、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七、布置作业
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八、课后学情调研
(一)填空
《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词类活用的要说明活用情况
1.在明(形作动,彰明)明(美好的)德
2.在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知止而后有定(动作名,坚定的志向)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形作使动,使整齐有序)
5.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取)
6.致知在格(推究)物
7.家齐而后国治(治理得好)
8.壹是(一律)皆以修身为本一概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译文: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4.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译文: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律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