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
A.各占1/2 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关于地球上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D.东西半球陆地面积等于海洋面积
3、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
A.非洲和印度洋 B. 亚洲和印度洋
C.亚洲和北冰洋 D.北美洲和北冰洋
4、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大西洋
C.南极洲、北冰洋 D.亚洲、北冰洋
5、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A.大洋州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6、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欧洲、非洲 D.非洲、大洋洲
7、主体部分同时位于北温带、西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某科考飞机,从亚洲出发,沿赤道往西飞行环绕地球一周,所飞经的大洲依次是( )
A.亚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B.亚洲 大洋洲 南美洲 非洲
C.亚洲 北美洲 非洲 欧洲 D.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9、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0、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11、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
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12、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他们之间以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里海 C.尼罗河 D.土耳其海峡
13、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C.荷兰的填海造陆 D. 红海的不断扩大
14.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
A.麦哲伦 B. 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
15、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A.火山、地震 B.峡谷 C.冰蚀洼地 D.褶皱
16、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气候变暖 B.大陆漂移 C.人类活动 D.植被迁移
17、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 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18、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在楼房里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 )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
19、读下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20、2009年4月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该次地震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二、读图题(共3大题,每空2分)
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非洲、印度洋。
(2)从图中可以看出, _____半球(南、北)的陆地面积大,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 。
(3)图中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此经线为_____ 。
(4)图中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C 洲,D 洲,E 洲,
2、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大洋①是_____ ,②是_____ ;国家③是_______ 。
(2)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3)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______ 。
(4)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经度是_____ ;纬度是____ 。
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的名称:
A. ________ B.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E. ________ F.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 板块。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处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4)2005年6月我国科考队员对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重新测量,测量的高度是________米,试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
。(2分)
A
C
B
D
E
F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