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4.1电是什么综合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4.1电是什么综合练习(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14: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电是什么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再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3.有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将甲与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现将乙球移开后,让甲球与原来带正电的验电器接触,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先变小后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可能带正电
B.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一定不带电
C.甲球一定带正电,乙球可能带负电
D.甲球可能不带电,乙球一定带正电
4.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5.如图中a、b、c、d四个通草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a球带正电荷,则d球(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正电荷或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荷或不带电
6.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
B.把A物体和B物体摩擦,结果A物体带负电,B物体带正电,由此可判定A
物体得到电子
C.分别用丝线吊起甲、乙两通草小球,互相靠近时若互相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排开,小球一定带负电
8.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都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B.此过程中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使验电器带正电
C.验电器上的瞬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
D.两金属箔片间的张角越大,说明验电器所带电荷量越多
9.小球
A、B
均带正电,将小球
B
先后悬吊在距离A小球远近不同的位置,如图示,P1、P2、P3
表示先后悬吊的位置及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情景。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
球带正电一定是B
球与丝绸摩擦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B.B
球偏离竖直方向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C.B
球位于
P3时,A、B
间作用力最小
D.B
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B

10.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带正电荷
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带正电荷
C.金属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
D.金属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
1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__电.该小球之所以带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__了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12.打扫房间时,小明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黏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发生了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13.如图甲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_______(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的缘故。如图乙,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这把梳子靠近水流,水流的轨迹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14.我国西晋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
也有咤声”,意思是人们梳头、穿衣时会看到小火星和听到微弱响声,这其实是一种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_转化为电能。
15.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扇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_而带______。
16.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_____(选填“电”或“磁”)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17.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浓烟携带大量的煤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松松同学设想:让烟囱带静电,煤灰不带电,就能将煤灰吸附到烟囱内壁上,这样排出的烟就清洁了.他设想的依据是________
.这个设想如果实现的好处是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18.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________
,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乙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的回形针,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因为________
,用手不停地捋图丙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________
.(蓬松/靠拢)
19.摩擦起电的实质:互相摩擦的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有强有弱,束缚电子能力强的__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_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_______电子而带等量的_______电。因此,摩擦起电______创造了电,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______。若将另一带电小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棒带_____电。
三、解答题
21.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异种电荷_____;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
22.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3.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于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________,相互吸引的是图________;
(3)爱动脑及的小华想,除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外,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他分析:如果能找到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带电橡胶棒吸引的物体,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你认为他的分析有道理吗?________.
(4)小华找了一段PVC水管,分别去靠近上图中的带电玻璃棒和带电橡胶棒,发现真的相互吸引力,于是他认为找到了第三种电荷,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小华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发生了转移,不可能存在第三种电荷”.
答案
1.D
2.D
3.A
4.C
5.D
6.B
7.B
8.D
9.A
10.B
11.负
得到
12.电荷的转移
吸引轻小物体
13.偏向
越小
吸引

14.摩擦起电
机械能
15.摩擦
电荷
16.电
同种
排斥
17.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便于回收煤灰中的有用物质;减小了颗粒物对环境的污染
18.纸屑被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蓬松
19.得到

失去

不是
电子的转移
20.正失去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或都带正电)互相排斥负
21.B
一定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B
22.蓬松
异种
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
不相同

得到
23.摩擦起电
a、b
c
没有道理
PVC水管本身不带电
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