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李大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梅兰芳蓄须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人物介绍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知识链接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有“国剧”之称,是我国的国粹。
作者介绍
李大同(1911年—1995年),
山东省招远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4年晋升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自读课文
字词学习
积蓄
剧本
强迫
纠缠
邀请
忍受
打扰
拒绝
签字
修订
宁可
要求
妄想
xù
jù
pò
jiū
chán
yāo
rěn
rǎo
jù
qiān
dìng
nìng
yāo
wàng
重点词语
干干净净
斩钉截铁
虚度生命
沦陷
骚扰
纠缠
破绽
妄想
拒绝
签订
忍受
侵略
被迫
多音字
宁
nìng
níng
(宁静)
(宁可)
要
yāo
yào
(要求)
(重要)
词语释义
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区别。
旦:
纠缠:
①绕在一起。②搅扰,找人的麻烦。本文中是第二种解释。
虚度:
白白地度过。
深居简出:
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
词语释义
吟咏歌唱。
吟唱:
知足:
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困顿:
(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沦陷:
(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
骚扰:
使不安宁;扰乱。
词语释义
表明志向。
明志:
抗议: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签订:
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
不堪其扰:
忍受不了对方的搅扰。
优厚:
(待遇等)好;丰厚。
词语释义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破绽: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妄想:
不能实现的打算。
反义词
坚持——
困顿——
危险——
拒绝——
普通——
胜利——
高超——
敬佩——
斩钉截铁——
放弃
富足
特殊
接受
安全
失败
鄙视
拙劣
拖泥带水
近义词
邀请---
约请
吟唱---
吟咏
签订---
签署
困顿---
困难
破绽---
漏洞
妄想---
幻想
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课文内容,并对生字进行识记辨析,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为下一节课深入分析课文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
1、字词识记
2、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回顾旧知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的故事。
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1):介绍了梅兰芳,并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7):梅兰芳用各种办法拒绝日本人的纠缠。
第三部分(8、9):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新知讲解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开头介绍了梅兰芳的身份和地位。
梅兰芳在世界的地位。
闻名世界
新知讲解
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
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纠缠和逼迫,为了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所以蓄须明志。
新知讲解
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课文里找一找?
(1)四处躲避日本人,想尽各种理由拒绝演出,甚至蓄须明志。
(2)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3)为拒绝演出,找医生朋友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差点儿丢了性命。
新知讲解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后来梅兰芳一直蓄着胡须吗?
当即两个字可以看出他很热爱艺术,更爱祖国。
当即两个字可以看出什么?
新知讲解
“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
梅兰芳先生不仅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也令人敬佩?!
新知讲解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思考: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新知讲解
“梅兰芳蓄须”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题目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新知讲解
有人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梅兰芳先生为什么坚决不给日本人演戏?
艺术确实没有国界,艺术是世界的艺术,但艺术家作为人是有国界的,爱国爱家是道德的起点。
日本人是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力,美化自己侵略的丑恶行径。梅兰芳先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新知讲解
学完课文,你从梅兰芳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崇高的民族气节
坚定的爱国精神
新知讲解
京剧中的旦角
京剧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四大名旦为什么全是男的呢?这是因为旧时戏曲界不许女子登台,不仅花旦由男演员扮演,而且青衣、老旦等也都由男演员扮演。因此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都是男人。
课外链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爱国诗句
主题归纳
这篇文章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侵略者的抗议,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蓄须和打伤寒预防针的事,表现了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板书设计
被迫藏身租界
梅兰芳蓄须
热爱祖国
捍卫尊严
拒绝演出
蓄须拒演
自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