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跳跃游戏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的学习领域发展目标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体验教育”的办学理念,针对小学低段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老师在课堂中创建多种方式的教学方法,在突出“双脚跳”动作直观性教学的同时,体现练习手段设计中的渐进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给于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在“学中乐、乐中学”,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体育品德的发展。
教学目标
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双脚跳跃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双脚跳跃,7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跳跃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通过双脚跳跃动作技术的学练,促进学生下肢力量发展,促进学生上下肢协调用力等方面的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情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尝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运动中的快乐。在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体感能力,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堂组织纪律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的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双脚跳跃是水平一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该教材特点有实用性强、注重人文精神、瞄准生活需要、内容形式新颖等。《双脚跳跃》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年级第四章基本身体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基本身体活动第三节教材《跳跃与游戏》,本学期将安排四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二次课,学生在第一课时接受了多种动物跳的体验学习,对跳跃形成了基本了解,本课将进行双脚跳跃动作的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双脚跳跃动作技术,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双脚跳跃动作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双脚跳跃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性、下肢力量等素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因此本教材内容在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中有着积极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在6岁左右,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勇于尝试、敢于展示;但是该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及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体育基本活动概念和方法,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课堂中应注重树立常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的各种体育技能的学习打基础;该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肌肉弹性差,小肌群发育不完善,因此教学时候不宜强调过细小的动作技术;该阶段的学生喜欢通过语言或者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教学中应安排多种多样方式的练习活动,在课堂上创设公平公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少批评和指责,通过语言赋予学生体育课堂带给他们成功和快乐的喜悦感。因此在教学过程遵循教师激趣引导、建立正确动作示范、树立榜样、积极发挥评价作用、集体与个人练习相结合等多种教法相结合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脚同时起落,体验双脚用力蹬地,
难点:双脚同时轻盈落地,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在教学思想上,本课轻理论,重实践。在教学方法上,轻讲解,重体验,并通过分组练习和多层次评价,来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六、教法分析
学生好动是天性,掌握双脚跳跃动作技术关键是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堂课教学力图体现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法定教法,把情景教学、教师示范、分组模仿、练习展示有机结合,将技术要领与课堂活动结合,本节课结合小学生运动能力基础和心理特点,遵循教育学规律,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完整和分解法、提问作答法、表扬激励法等方法,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力图达到形势新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兼顾差异的教学效果,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七、学法指导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只有当教师所采取的教法和学生相应的学法积极配合时,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于渔”。
在学习方法上本课运用观察法、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等,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探究、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等学法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达到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志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及流程图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站姿练习,热身游戏
基础部分:
利用动物卡片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双脚跳跃练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双脚跳跃的方法、锻炼下肢力量。
结束部分:选用啦啦操放松学生身体,老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作评价。
十、教学评价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本课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确保技术动作的掌握质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有差异性评价。
十一、安全预案
1、教师提前备课,注重安全教育,在课中多做安全提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心理观念,遵从循序渐进的施教原则。
2、提高学生热身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强专项热身练习,为课堂主要内容的学习提供充分的身体条件。
3、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用意识引导动作,一物多用,保持安全距离等方法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4、在课的安排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降低安全风险。
十二、本课亮点
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彰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
十三、单元计划表
教材内
容
双脚跳跃
教
学
年
级
一年级
总体
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跳跃动作。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力量的发展,身体上下肢运动协调性。
3、体育品德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
课时
教学内
容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练习负荷
1
模仿多种动物单、双脚跳跃
重点: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性
1、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动物模仿活动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动物跳,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腿部力量发展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探究法
练习法
展示法
游戏法
30%
小负荷
2
双脚跳跃
重点:体验双脚用力蹬地,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轻盈落地。
1、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双脚跳跃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双脚跳跃,7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跳跃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通过双脚跳跃动作技术的学练,促进学生下肢力量发展,促进学生上下肢协调用力等方面的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情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尝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在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体感能力,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堂组织纪律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情景导入法
练习法
展示法
指导法
纠错法
竞赛法
示范法
观察法
35%
中等
负荷
3
双脚跳远度的学习
重点:双脚跳跃时落地的远度
难点:起跳时脚掌蹬地发力
1、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双脚跳远度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双脚跳远的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练习与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与游戏活动中学会坚持。
讲解法
示范法
观察法
练习法
纠错法合作法
35%
中等
负荷
4
双脚跳高度的学习
重点:双脚跳跃时的高度
难点:双脚落地时下肢动作缓冲
1、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双脚跳高度学习的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收腹跳跃和落地屈膝的双脚跳跃技能。
3、身体健康目标:促进学生下肢力量的发展与肢体协调性与灵敏性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中学会与他人竞争与合作,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竞赛法
合作法
30%
中等
负荷
十四、双脚跳跃课时计划
教授对象:一年级
课时:2
授课教师:周莉
人数:40人
教学内容:双脚跳跃
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双脚跳跃教学中,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双脚跳跃,70%以上的学生掌握双脚跳跃的练习方法;
3、身体健康:通过双脚跳跃动作技术的学练,促进学生下肢力量发展,促进学生上下肢协调用力等方面的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情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尝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运动中的快乐。在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体感能力,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堂组织纪律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双脚同时起落,体验双脚用力蹬地,
难点:双脚同时轻盈落地,上下肢协调配合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汇报
(2)师生问好
(3)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课内容及目标
热身活动
(1)啦啦操
(2)小游戏:石头、剪刀、布
1、上课、师生问好!
2、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提出课堂要求。
3、向学生宣布上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学习的目标。
师领做啦啦操
2、引导学生进行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
1、听口令迅速到指定位置集合。
2、精神饱满,富有激情。
3、向教师问好。
4、明确本课教学内容、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1、动作有力、到位、协调、舒展、节奏感强
2、反应灵敏,快速完成正确动作练习并注意安全
3、积极模仿老师的动作、充分热身
组织:集合队形
课堂要求:
快静齐
2、节奏清晰合理,表现活泼有度,充分活动肌肉和关节。
3、遵守课堂要求与纪律
3分
钟
5分钟
1次
小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双脚跳跃动作教学:
1、分组、复习多种方式的动物模仿跳跃
2、学习双脚跳跃动作
(1)利用动物图片引入小动物双脚跳跃动作
(2)游戏:
小动物开火车
方法:听音乐跑步,老师喊数迅速组队,一起双手搭肩进行前后左右的双脚跳动;
规则:按照老师喊的数字进行组队
3、接力赛
分为人数均等的四大组,进行接力赛
师将生平均分为人数均等的四个小组
师领生一起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练习活动
师向生展示四张动物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双脚跳跃的练习
请生展示模仿动物双脚跳跃动作
师讲解示范双脚跳跃动作
5、组织生进行巩固练习
师讲解游戏方法,并示范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师讲解比赛方法,并示范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
生积极回忆上节课所学动物跳跃动作
主动练习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声回答
模仿动物双脚跳跃动作
仔细观察、积极思考问题
积极参与练习
积极听师讲解游戏方法
认真参与游戏
在游戏中体验双脚跳跃的乐趣
听师讲解比赛方法
遵守比赛规则
参与接力赛活动
组织队形
学习要求:队列整齐,精神饱满,仔细观察并做模仿练习。
组织队形
游戏要求:听口令,反应快,动作舒展,有力度,注意力集中,有激情。
组织队形
要求:听清楚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组织队形
接力赛要求:相互协作,互相评价,积极参与
3分钟
18分
钟
7分钟钟
1次
多次
1次
大
中
结
束
部
分
1、拍拍操放松肢体
2、总结评价
3、师生再见
4、收放器材
1、与学生一起完成拍拍操挑战,引导学生进行肢体放松练习
2、评价生的表现,鼓励学生自己利用时间加强练习,增强自己的能力。
3、与学生说再见
学生模仿老师动作,跟随音乐愉快练习,放松身心。
2、听取老师的建议,学生认真听讲,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3、与老师说再见
4、回收器材
组织队形
要求:
1、快静齐
2、遵守课堂要求与纪律
4分钟
1次
小
预
计
运
动
负
荷
运动密度:35%
平均心率:130次/min
场
地
器
材
田径场
动物卡片8张
圆球4个
标志盘4个
标志桶8个
颜色胶布4个
课
后
反
思
磨课虽艰辛,付出即成长
一、课堂结构反思:
准备部分:啦啦操时间比较短,热身效果不明显,但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可以方式多样,例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基本部分:复习时候多一些动物种类的提示,练习次数至少每人3次;在学习双脚跳跃时候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推动课堂的生成;练习的时候次数不足,应该采用每练习3次加;游戏规则有待完善,当学生组队不成功时候应该给他们一种压力去积极的寻找伙伴,跳跃的方式也可以增加,例如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接力赛,注重性别,比赛公平公正,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标志桶上的图片大一些显得更加醒目,方便学生观察;
结束部分:肢体放松的时间应该控制到两分钟时间那么长,放松针对这堂课的练习部位应该集中在下肢,放松的方式应该再多样化一些。
二、课堂整体反思:
本课依据学生的特点,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引入,增强课堂趣味性,整堂课的师生互动比较丰富,奖励性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课堂纪律良好,组织有序,练习活动紧扣课堂主题双脚跳跃;整体课堂气氛比较欢快愉悦。
整体来说运动量偏小,针对讲解示范时,队形根据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为原则进行调整,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整堂课时间把握不准确,这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有关系。
我觉得一堂优秀的体育课,是以学生身体练习和学习体育技术或者知识为重,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不能完完全全被设计在老师手中,应该是将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课堂教学的技巧实践在学生当中,保持学生原有的活泼、好学的天性中,师生互动自然而然的共同生成一堂快乐、有收获的体育课。一堂有意义的课堂应该是活的课堂,也就是形散神不散。
我在准备这堂课的前后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经历即成长,两周之前我还在追求一堂教研课这个目标,今天以后,一堂优质的教研课成为了我的新目标,磨课虽艰辛,付出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