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语文预测模拟试卷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语文预测模拟试卷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7 21: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预测模拟试卷3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B.目前,我国楼市出现虚假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自我炒作,雇请房托哄抬涨价造成的。
C.尽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D.真正启动国家的内需,关键在于能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居民无消费的后顾之忧。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提练 贿赂 夙兴夜寐 匪夷所思 B.伶俜 城廓 光怪陆离 藏污纳垢
C.回溯 瑕疵 怨天尤人 莫名其妙 D.樊笼 骐骥 络怿不绝 殒身不恤
3、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 。 。 。
,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
①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③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
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⑤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4、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租赁(lìng) 档(dàng)案 褒(bāo)义词 果脯(fǔ)蜜饯
B.一爿(pán) 忖(cǔn)度 涮(shuàn) 羊肉 怙(hù)恶不悛
C.笑靥(yè) 顷(qīng)刻 汗涔(cén)涔 叨陪(tāo)鲤对
D.迂讷(nè) 慨叹(kǎi) 刽子手(guì) 酩酊(dīng)大醉
二、科技文阅读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5、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6、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7、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三、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①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②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日: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③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苟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注】①苟彧:曹操的谋士。②太祖:曹操,其子曹丕称帝,追封其为魏太祖。③適:通“嫡”,古时候称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候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月出于东山之上
B、于是遂去之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以待其变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又从攻谭于南皮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嘉料事如神的-组是(    )
①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②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③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④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⑤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⑥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社会政治大动荡的时代,郭嘉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察选择自己的“主公”。他先是北见袁绍,后来又投靠曹操,表现了郭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择主原则。
B、郭嘉是由于荀彧的推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的,他擅长于分析时局形势以及各个政治军事集团内在的矛盾,有利于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决策,从而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C、“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后对是否乘胜追讨谭、尚作出的分析,这个看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了郭嘉料事的准确,最终使得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D、曹操在郭嘉去世后南下荆州,结果“于巴丘遇疾疫,烧船”,惨败后的曹操想起了这位年轻而又诡奇的谋士,也令人对郭嘉能够一瞥之下看出他感人肺腑的惊世才能产生无限遐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译文:
(2)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译文:
四、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五、名句名篇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 ,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韵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李白《梦游天老吟留别》有两句诗,历来被认为充分反映了诗人傲岸不屈的性格,显示了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这两句是:“ ,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龚铁鹰的《丰碑与坟墓》,完成11-14题。
①在越南北方,有一处深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河内市胡志明主席工作和居住过的高脚屋。
②高脚屋是一栋木结构高脚瓦房,坐落在主席府花园,建成于1958年5月17日。从高脚屋建成后,胡志明主席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③这是一幢太过简朴的建筑,就如同我国南方普通百性的民居。室内摆设简单,楼下会议室,有一张条桌和十把木椅,那是胡志明主席召集会议和会见客人的地方;楼是的卧室和办公室用书架隔开。办公室里只有一桌一椅,卧室里有一张单人木床,床上铺着草席,席上是一枕和一床被单。床边的木凳上是一把葵扇。
④胡志明从22岁在法国海船上做杂役起,就立志让祖国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此后,他赴法留学、组织革命队伍,为了奋斗 了几十年!1949年9月2日,在主席府花园外的巴亭广场上,胡志明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了!
⑤热爱人民的人便会同样受到人民的热爱。今天,胡志明主席已经逝世30年了,人民仍不断地前来瞻仰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参观的人群里,我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小故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高脚屋的木梯,忽然,她的一只鞋带断了。她脱下两只鞋,用手提着轻轻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过……像是怕打搅了胡爷爷的工作。
⑥越南南方胡志明也有一处历史遗迹--原西贡政权的总统府。这里原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总督府。建成于1870年。1962年被炸破。当时的吴庭艳总统下令拆除,另建新总统府。建筑完成后,吴庭艳已在政变中亡命,真正使用的是后来的总统阮文绍。
⑦总统府的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100多间房屋。地下为防弹军事指挥室,地上三层,包括会见厅、内阁会议室、大宴会厅、呈递国书室……三楼是家人活动的场所,有电影放映室、夫人会客厅、娱乐室,中间还有一个室内花园。楼顶是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建筑结构呈汉字“吉”字型。
⑧阮文绍本以为在美国的扶持下,南越的政权可以吉字当头长治久安,他哪里想到,美国也有撑不下去的一天!1975年阮文绍看到大势已去,于4月21日辞职,继任的陈文香作为28日又交权给杨文明,杨只当了两天总统就投降了!4月30日,此越203坦克团390和843号坦克撞翻了总统府围墙的大铁门,将一名越南国旗升起在总统府楼顶。
⑨历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这个朴素的道理: 。
11、原文还有以下三个句子在抄录中漏掉了,请将其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独立成段)。
甲:一幢朴素的高脚屋,但却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乙:这豪华的总统府就成了葬送总统前程的坟墓!
丙;胡明志主席独身一人,终身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陈设正是他崇尚节检生活的写照。
答:甲: 乙: 丙:
12、文章第③段详细地描写高脚屋的陈设,是为了说明□□□□□□□□□□□□□□□□
13、第⑤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幼儿园的小姑娘鞋带断了后提着鞋子,轻轻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走过”这一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
14、全文在行文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从□□、□□、□□、□□、□□等方面介绍高脚屋与总统府,并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构,即文未所说的朴素的道理。请用对比手法概括这一结论(70字以上)□□□□□□□□□□□□□□□□□□□□□□□□□□□□□□□□□□□□□□□□□□□□□□□□□□□□□□□□□□□□□□□□□□□□□□□□□□□□□□□□。
七、书面表达
15、下面是某学年度的某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小发明、小论文获奖学生年级分布曲线图。图中有三处高峰和三处低谷,请选择其中一处高峰和一处低谷进行说明,并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1)对上面曲线图的某处高峰和某处低谷的说明:

(2)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6、请给下面两个内容各写一句广告语。(4分)
(1)《生活新闻报》: 。
(2)“以纯”服饰专卖: 。
17、假如你在辽宁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倍加赞赏。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祝颂语分别是什么?(4分)
①你最好的朋友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怎么说?
②你的班主任老师向你祝贺时,怎么说?
③在庆祝大会上,你的母亲向你表示祝贺,应该怎以说?
八、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预测模拟试卷3参考解答
一、基础知识
1、C(A“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搭配不当,应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加“建构”。B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造成的”混杂在一起。D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删掉“能否”。)
2、【答案】C A项“练”应为“炼”;B项“廓”应为“郭”;D项“怿”应为“绎”
3、D(文段开头讲自己的看法,③④⑤是接着讲道理;①②举例子讽刺附庸风雅之徒。)
4、B(A项“租赁”lìn;C项“顷qǐng刻”;D项“酩酊dǐng”)
二、科技文阅读
5、C(A原文第二段说“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B“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D偷换概念,“有助于防止”不等于“有效防止”。)
6、B(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
7、C(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
段看,希望将其“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就有必要进行评估。)
三、文言文阅读
8.A(上句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下句的“之”属结构助词“的”)
9.C(①是对袁绍的评价,⑤是曹操对郭嘉的评价,⑥是郭嘉死后的事情)
10.D(“令人对郭嘉能够一瞥之下看出他感人肺腑的惊世才能产生无限遐想”这一句不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11.(1)孙策刚刚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些能得人死力相助的英雄豪杰。但是孙策轻敌而无戒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与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有什么不同。
(2)各位年纪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嘉最年轻。本想天下平定后,要把身后的事情委托给他,可是他中年去世,这是命啊!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早年,往北求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聪明人能慎重地选择君主,因此每有建议,必收全功,从而建立功名。袁绍只是想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而不知用人的关键所在。事情头绪多的时候很难抓住要害,喜欢谋划但是没有决断,想与他拯救天下大难,成就霸王的基业,难啊!”于是就离开了他。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议论天下的事情。曹操说:“能使我成就大功业的,必定是郭嘉啊。”郭嘉出来,也高兴地说:“曹公正是我要投奔的君主啊。”
曹操征战吕布,三战三胜,吕布入城固守。当时曹操的士卒疲倦不堪,曹操想率领军队退还,郭嘉劝说曹操对吕布发起急攻,于是活捉了吕布。孙策辗转征战,行程千里,终于完全占领江东,听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准备渡江向北袭击许昌。曹操的部下听了都很害怕,郭嘉判断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些得人死力相助的英雄豪杰。但是孙策轻敌而无戒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与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埋伏的刺客一跃而起,一个人就可以与孙策匹敌了。依我看,他必定要死在一个普通人之手。”孙策兵临长江,尚未北渡,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杀死。郭嘉随从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又跟从曹操在黎阳讨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连续作战,多次取胜。诸将想乘胜追击,郭嘉说:“袁绍爱这两个儿子,生前一直没有确立谁是继承人。现在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他们必定内讧,不久就会分崩离析。急攻,他们就会相互支持;缓攻,他们便会争权夺利,不如南下荆州装做征讨刘表的样子,以待其变;事变发生后再进攻他们,就可一举而平定了。曹操说:“好。”于是南征。军队到达西平,袁谭、袁尚果然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的军队打败,逃到平原据守,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回军救援袁谭。郭嘉又跟从曹操顺势平定了邺。后来又跟从曹操到南皮攻打袁谭,冀州平定了。曹操说:“只有郭奉孝最能领会我的意图。”郭嘉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返回,病得很重,曹操派去探视的人往来不绝。到郭嘉死后,曹操亲往吊丧,哀伤得很,他对苟攸等人说:“各位年纪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嘉最年轻。本想天下平定后,要把身后的事情委托给他,可是他中年去世,这是命啊!”后来曹操南征讨荆州,在巴丘遇到疾疫,被(孙刘联幸)火烧战船,伤叹说:“郭奉孝若还在的话,就不会让我到这个地步了。”
四、诗歌鉴赏
12、(1)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
(2)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别有韵味。(4分)
五、名句名篇
13.(5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有
源头活水来。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悟已往之不谏。
六、现代文阅读
14、甲⑸⑹段之间 乙⑻⑼段之间 丙⑶⑷段之间2、胡志明主席俭朴生活作风。3、越南人对胡志明的尊敬、爱戴与怀念。4、位置、用途、结构、陈设、结局 为民族独立奋斗的人,即使住过普通高脚屋,也会成为人民心中的丰碑!挟洋自重的人,纵然住的是固若金汤的金銮宝殿,也不过是埋葬自己的坟墓!
七、书面表达
15、上面的曲线图说明:小学五六年级、高中二年级是创新思维发展的高峰,因而小发明、小论文获奖学生人数较多,这与学生生理、心理的阶段发展以及逐步适应学习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有关。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获奖学生出现明显低谷,可能与学生要参加中考、高考、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有关。(意思相同即可)
16、(1)新闻改变生活 (2)穿“以纯”,更动人(更清纯)。
17、参考答案:①老同学,我为骄傲。我不止一次说过:有能力,就一定有实力。祝贺你!②××同学,你为咱们学校赢得了荣誉,老师向你祝贺!××中学为你而自豪!③儿子,我为你自豪,更为你们学校自豪!希望你再接再厉,为你们学校赢得更高的荣誉!
语言得体切合人物身份、场合即可得4分,有病句、过分夸大、不合人物身份酌情扣1-2分。
八、作文
18、.作文思路导引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写作提示]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存在问题:一是对话题理解不全面,重心把握不准确。单纯抽取“缝隙”二字另作他解(是希望、是回忆),甚至脱离话题直接大谈特谈宽容,不懂得切题。二是对例子的论述牵强,没“拗”过来。三是行文冗长,泛泛而谈。
立意:1、 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
2、 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 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 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
5、 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类作品的赏析)。 
6、 凡事要留回旋的余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