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
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1-2题
1. 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
A. 甲比乙土壤肥沃 B. 甲矿产比乙丰富
C. 甲海洋比乙广阔 D. 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
2.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
A. 钢铁和造船 B. 甘蔗种植业 C. 淡水养殖业 D. 造纸和化工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据此回答3-4题。
3. 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系统
4. 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 地理信息系统(GIS)② 全球定位系统(GPS)③ 遥感技术(RS)④“数字地球”技术
A .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 ①②③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5-6题:
5. 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 过度砍伐
6. 如果A. B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
B. 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 为解决人的生产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
D. 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 砍树,导致环境恶化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 以林木为主体, 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回答7-8题。
7. 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生产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A. 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 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 防风固沙 D. 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8. 北京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为山区 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③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 ④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9-10题。
9.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地核心部门是
A. 原料工业 B. 加工工业 C. 采掘业 D. 冶金业
10. 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地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第十三届(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于2018年4月20日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绿色. 科技. 未来 ”为主题。寿光种植地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此回答11-12题。
11. 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地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水源
12. 寿光蔬菜能到全国地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过硬的产品质量 C. 便捷的交通运输 D. 完善的市场体系
2008年受缺煤停机和电厂检修等影响,山东遭遇了十年不遇的“电荒”。除了山东省外,还有个别省份用电缺口亦创下新高。读我国某年度东. 中. 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完成13-14题。
13. 图中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电力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地区差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东部地区发电量. 用电量都大 ②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
③中. 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 ④中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 上述差异的存在为区域资源调配提供了条件。我国东. 西部之间能源调配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增加就业机会,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大气质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5-16题。
15. 甲. 乙. 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7-19题。
17. 1 月,图中A 地盛行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西北季风
18.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季风性质暖热. 干燥 B. 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9.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 地高温多雨 B. 正值 1 月份左右
C. C 地形成高压中心 D. B 地寒冷干燥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下面20-21题。
20. 图中既位于两大洲之间且是重要石油运输路线,又处在板块张裂地带的海峡是
A. A B. B C. C D. D
21. 图中不易产生地震,风浪却很大的海峡是
A. A B. B C. C D. D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 答22-23题。
22. 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 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23. 在图中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泰国 B. 缅甸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24. 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而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
A. 印度 B. 俄罗斯 C. 日本 D. 沙特阿拉伯
25. 苏门答腊岛的成因是
A.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
B.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
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印度洋板块抬升而成
26. 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
B. 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C. 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流注入太平洋
D. 中南半岛地处低纬地区
27. 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 温带地区降水多
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读图完成28-30题。
28. 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9. 图3所示①~④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A. ①曲线 B. ②曲线 C. ③曲线 D. ④曲线
30. 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Ⅱ卷
本卷共3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资枓,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据2010年2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广东出台地《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为“生态 —发展区”。
资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资料二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资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 产供销一体化地专业城镇,佛山. 中山. 东莞等地2/3以上地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地火电. 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 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 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摆脱经济落后局面,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地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地有利条件有 ________。
A. 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B. 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C. 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D. 产品地市场竞争力强
E. 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
(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
(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
A. 恒河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西欧平原 D. 美国阿拉斯加
E. 朝鲜半岛 F. 青藏高原 G. 刚果盆地 H. 加拿大东南角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 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
(1)从河流的长度. 流域面积. 水流速度. 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 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 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高二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D2.C 3.C 4.D 5.C 6.A 7.B 8.D 9.C 10.C
A 12.C 13.C 14.A 15.A 16.C 17.D 18.D 19.B 20.C
D 22.A 23.C 24.A 25.C 26.D 27.C 28.D 29.B 30.A
二、综合题
31、(1)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
(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
(3)ACD
(4)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经济发展。
32、(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自然条件恶劣,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中低、沿海
(5)ACEH
33、(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4分)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4分)
(3)因为太平洋沿岸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