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5分 填空题 5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10分)
两部分,共30分。
1.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上是《神童诗》的部分诗句,反映了以下哪种制度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 白居易在诗中曾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主要反映了此时
A. 农村祥和富足的生活 B. 农民不承担国家赋役
C.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D. 农村中没有商业活动
5.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 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 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提倡工商皆本
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设立了军机处
C.扩大了六部权限 D.推行了行省制
8. 如图是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在网上查到的一幅图片。据此判断,小明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孔子和早期儒学 B.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C.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D.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9.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10.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 B.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
C.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 D.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
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大大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步,其中对欧洲地理大发现产生重要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唐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星光万丈,著名诗人比比皆是,其中被称作“诗圣”的是
A 李白 B.杜甫 C.苏轼 D.辛弃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14. 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
A.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提出扩充军队数量
15.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
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 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
二 填空题
16. 秦朝形成的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7.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
了 的局面。
.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 世界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 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分)
2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怀仁大地学校高一历史答案
选择题(15分)
1-5 CBDCB 6-10 AAABA 11-15CBBAD
二.填空(5分)
16 中央集权制
17 百家争鸣
18 《石氏星表》
19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40年 鸦片战争
材料题(10分)
20、(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承袭秦制。(2分)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3分)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