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22张PPT)+教案+教材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22张PPT)+教案+教材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8 10:44:5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
2.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作用。
4.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
(谈话导入)
师:刚才大家听了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这首音乐中的歌词写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么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指的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改革开放。
新课讲解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时间
1980年
建立特区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特区的特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代表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家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的原因



这四个地区在经济、地理、人文等方面具有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1)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2)靠近港、澳、台,有利于招商引资,扩大外贸。
(3)这些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它们的开放有利于吸引侨资。
(4)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便于与国际市场交流。
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
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改革开放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新课讲解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过程
新课讲解
2.格局
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近代史上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不同
不同点
近代史上的“开放”
当今的改革开放
背景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内容
中国被迫开放,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影响
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人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性质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党和政府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择D项。
新课讲解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
英文缩写为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
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时间
2001年12月
意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新课讲解
3.正确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开放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区别
(1)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开放,能够把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引进来”。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走出去”,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加强与国外企业合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A.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创办经济特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被迫融入世界”开始于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主动融入世界”开始于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开始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材料中的“贸易合作区”以后被称为(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放区
A
当堂小练
2.下列城市中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厦门
B.珠海
C.深圳
D.汕头
C
当堂小练
3.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为(

A.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辟长江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
当堂小练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下列地区按照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厦门—浦东—海南岛—重庆
B.厦门—海南岛—浦东—重庆
C.浦东—海南岛—厦门—重庆
D.厦门—重庆—海南岛—浦东
B
当堂小练
5.下列史实与结论在逻辑关系上搭配不正确的是(

B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请完成对应习题
布置作业(共2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材习题
教材习题
课后活动(见教材P45
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
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
参考答案: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
经济特区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
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
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
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课前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
(谈话导入)
师:刚才大家听了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这首音乐中的歌词写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么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指的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改革开放。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课件出示)。
师引导学生根据文字说明四幅图片表达的内容,并补充:的确,邓小平看到日本和美国如此发达先进,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同学们,如果你是邓小平,你会怎么做?(学生发表看法)是的,我们和邓小平同志一样,都渴望中国迅速发展壮大,所以党中央就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通过一则材料了解一下。
(出示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指生朗读材料)思考:根据材料判断,中国是否要实行对外开放?
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得出: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P44地图,结合材料:说一说,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出示材料)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组织小组讨论,师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1980年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指生到讲台找出四个城市的具体位置),特点: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师:没错,党中央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兴办了这四个经济特区,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特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并根据材料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出示材料)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总结。
师:正是因为经济特区较国内其他地区有更加开放的政策,所以特区经济发展迅速,特区人民秉持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原则,以三天一层楼的惊人速度,创造出了中国的奇迹。我们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特区的变化。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明确对外开放的正确性,并通过材料加以论证。
材料: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45“课后活动”(出示内容),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课后活动材料)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师:实践再一次证明,兴办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开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请同学们思考:
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哪些沿海城市?学生回答后,鼓励学生到屏幕前,把这些城市自北到南连接起来,使学生明白,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线。
通过以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不同之处。
(出示材料)
材料:(在沿海开放城市)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
北海和温州两城市外,其他12个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给予类似特区的优惠政策。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①1985年以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经济开放区?
②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③1990年中央宣布在哪里建立开发区?
鼓励学生上台指出这些地方在地图的具体位置。
通过材料和图片对比浦东开放前和开房后的发展变化。
材料: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当时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嫁女不嫁浦东郎”的说法。
继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进一步扩大?学生回答后,通过地图逐一展示。
使学生明白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推进的。
引导学生完成下面图表,师生一起探究对外开的的特点,
师生探究后得出结论: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师: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2001年12月,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艰难谈判,我国最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相关史事,了解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加入WTO的影响。
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结论: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提问: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祖国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大致说出亚投行、一带一路、G20峰会、金砖会议等。
出示材料,请学生阅读材料,使其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久国策,我们会至始至终坚持下去。
材料: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师: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内容已经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请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汇报交流。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
教学亮点:
本课充分体现了历史课标要求: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整理资料,提炼信息,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我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反映了师生是“学习共同体”,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增强对历史的兴趣。教师根据内容适时需要引入材料,史论结合,化难为易,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也注意到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认为,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和老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
教学不足:
在教学中,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低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期待,讲课时语言略显苍白,不甚生动;教学设计还是有些不足,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深度有些欠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略显单一,忽略了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还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情的分析每科具体再做课前分析;教学语言上的问题海英从教学设计的完善出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大胆采用新时代的语言去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好课、优课带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