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情境任务
泰山文化风景区计划推出“名人与泰山”的文化主题游,以“重走名人登山路”为亮点激发游客们的游览兴趣。我校受邀参与这一主题游的文化资源开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登泰山记》的过程中,完成“姚鼐与泰山”这一板块的策划方案。
活动一·广告激兴
请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结合你对泰山的了解,写一段介绍泰山的广告宣传语,激发游客们的游览兴趣。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汶济二水东萦西绕,古长城交界南北,素有“五岳独尊”之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极顶日观峰,更能领略泰山全貌,尽览无限风光。
【参考示例】
活动二·规划行程
请梳理文中作者的游踪和景观介绍,安排“冬季泰山游”的旅游行程。
1、作者游踪: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十二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遂至其巅,望晚日照城郭。
十二月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观道中石刻。
【参考示例】
2、行程安排:
第一天:到达泰安后,从南面的山脚登泰山至山顶,观赏泰山夕照,山中夜宿。
第二天:清晨到日观亭看日出。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观赏沿途石刻、泰山雪松。
【参考示例】
活动三·设计路线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以“重走姚鼐登山路,追慕古人得真趣”为主题,设计登山路线。
1、作者的登山路线:中谷登山
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中岭——复循西谷——至山巅
2、古时登山路线:东谷登山
循东谷入——经天门——至山巅
【参考示例】
活动四·介绍景观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冬季泰山经典景观的景点解说词。要求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描述景观,解说得诗情画意,令游客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一)泰山夕照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参考示例】
登顶远眺,群山覆雪,天地苍茫,一片圣洁。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绵延千里,雪光映天。夕阳西垂,霞辉耀城,汶水徂徕波光潋滟,半山云雾若丝若缕,如入画中,如登仙境。
(二)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参考示例】
凌厉风吹面,纷纷雪积身。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举目远望,山峦若隐若现,出没云涛中,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微露一线,须臾之间,异云幻成五彩。朝阳初升,红光如潮,群峰俯首,甘拜称臣。
活动五·阐释内涵
请根据《登泰山记》的写作主旨,结合写作背景及其他诗文资料,阐释“重走姚鼐登山路,追慕古人得真趣”这一主题游的文化内涵。
【补充资料一】
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颍略相近云。
——刘大櫆《朱子颍诗序》
【补充资料二】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孤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参考示例】
重走姚鼐登山路,
追慕古人得无惧风雪、知难而上之真趣;
得宠辱不惊、超然物外之真趣;
得宁静淡泊、高雅隐逸之真趣;
……
【布置作业】
1、完善“姚鼐与泰山”主题文化游的策划方案。
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