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至2021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Word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至2021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Word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7 20: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亚洲西南与非洲以为界。东北与北美洲以为界(  )
A. 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C. 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D. 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2.以下地理现象,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的是( )
A. 暴雨
B. 火山地震
C. 森林
D. 城市
3.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亚欧板块
D. 非洲板块
4.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  )
A. 69%
B. 71%
C. 30%
D. 29%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  )
A. 太平洋、非洲
B. 大西洋、南美洲
C. 太平洋、亚洲
D. 大西洋、亚洲
7.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8.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非洲
B. 北美洲、亚洲
C. 亚洲、南极洲
D. 南美洲、欧洲
9.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
A.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 各占二分之一
C. 四分之一是海洋
D. 三分之二是陆地
10.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A. a→b→c
B. a→c→b
C. c→a→b
D. c→b→a
11.一部分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陆地称为(  )
A. 岛屿
B. 半岛
C. 大洲
D. 海峡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海洋属于衰老型的是(  )
A. 红海
B. 太平洋
C. 大西洋
D. 东非大裂谷
13.均被赤道横穿的一组大陆是(  )
A. 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
B. 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C. 南极大陆和北美大陆
D.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
14.世界上拥有热带和寒带大陆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
A. 北美洲、南美洲
B. 亚洲、欧洲
C. 南美洲、南极洲
D. 非洲、南极洲
15.下列板块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非洲板块
16.如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B.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 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18.我们居住的地球,陆地面积及所占地表的比例为(  )
A. 3.61亿平方千米 29%
B. 1.49亿平方千米 29%
C. 5.1亿平方千米 71%
D. 960万平方千米 71%
19.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
A.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 从太空看,地球就是一个“陆球”
C. 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D. 北极周围是一块大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20.如下图是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其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下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________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图表示的是西半球。(2)四幅图中,陆地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半球。(3)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洋,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洲。
22.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3)写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名称:a_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_(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 ________运河,它沟通了 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3.读北半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四大洋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洋
24.读下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洋。荷兰濒临图中B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海洋”或“陆地”)。
(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三说明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25.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______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______的地带。
(2)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从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断,红海的面积在不断______(扩大、缩小),是由于______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而形成的。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答案】B
【解析】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3.【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故B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5.【答案】A
【解析】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跨着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7.【答案】C
【解析】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两者只是隔着狭窄的徳雷克海峡相望。
8.【答案】C
【解析】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大部分处于南极圈内。
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南北跨纬度近90°。
9.【答案】A
【解析】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10.【答案】C
【解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11.【答案】B
【解析】大陆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它的特点是三面被海洋围绕,一面与陆地相接。
12.【答案】B
【解析】太平洋位于板块的挤压地带,面积在不断缩小(成为衰老型海洋),而年轻的大西洋面积会不断扩大。
13.【答案】D
【解析】大陆泛指地球上面积广阔而完整的陆地。其中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是非洲,南北回归线内面积宽大;拥有寒带面积最大的洲是南极洲,极圈范围内的面积宽广。
15.【答案】B
【解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是面积最大的板块。
16.【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如图所示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形成高山。
17.【答案】B
【解析】“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太行山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逐渐隆起形成山脉。
18.【答案】B
【解析】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9%,所以地球的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
19.【答案】C
【解析】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20.【答案】D
【解析】结合轮廓图可知,①是非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大洋洲,④是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纬度最高。
21.【答案】(1)C A(2)BC(3)北冰 南极
【解析】根据大洲分布可知,C图为北半球,A图为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东半球,南北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北半球;北冰洋的南极洲都位于极点附近,故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22.【答案】(1)欧洲 亚洲 非洲 (2)地中海 黑海 (3)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4)苏伊士 红 地中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处,A为欧洲,B为亚洲,C为非洲,d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a、b、c为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其次①为地中海,②为黑海。
23.【答案】(1)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2)大洋
【解析】读图可得: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④是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24.【答案】(1)① 太平 大西 (2)亚欧(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或印巴次大陆)印度洋 亚 (3)海洋 陆地 (4)地壳运动 人类
【解析】本试题考查世界山脉、海洋、陆地、板块、海陆变迁及原因。其中①是喜马拉雅山,②是阿尔卑斯山;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太平洋,欧洲西部的荷兰濒临大西洋。甲是印度半岛,是亚洲南部的半岛,属于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但它不位于亚欧板块,而是印度洋板块的一部分。从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壳运动使它变成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是陆地,海陆变迁让它变成海洋。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我国东部海底的沉降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造成;荷兰的低地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的变化。
25.【答案】(1)运动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 (2)亚欧 印度洋 (3)扩大 非洲
【解析】(1)读图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从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断,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