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7 16: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可以被称为物种的是( )
A. 鸟
B. 细菌
C. 松树
D. 鲫鱼
2.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到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入侵
C. 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3.生态旅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但过热的生态旅游却使不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那么,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
A. 环境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4.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次
A. 基因的多样性
B.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C. 种类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迁地保护
B. 保护基因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保护濒危物种
6.下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东洞庭湖保护区的是( )
A. 中华鲟
B. 大熊猫
C. 金丝猴
D. 藏羚羊
7.王娟从《植物志》上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8.动物资源的保护应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C. 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
D. 我们只要针对一种动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即可
9.有 “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加拿大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了春天来了,江河湖泊里水泛绿色,引起这一现象的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1.为保护濒危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建立了( )
A. 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B.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 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
D. 以上都是
12.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
A. 同种生物的斗争
B. 天敌过多
C. 外来物种入侵
D. 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13.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种子植物门同一科的植物,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下列哪些器官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
A. 根、茎、叶
B. 叶、花
C. 根、叶
D. 花、果实、种子
14.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染色体的多样性
C. 细胞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
15.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哪一位科学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并被尊称为“分类学之父”(  )
A. 拉马克
B. 林奈
C. 达尔文
D. 哈维
16.保护生物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7.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  )
A. 禁止开发和利用
B. 盲目地开发和利用
C.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D. 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18.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目的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下面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科学的是( )
A.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生物多样件的现状很好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9.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属
B. 纲
C. 门
D. 目
2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为自然保护区是( )
A. 天然基因库
B. 天然实验室
C. 活的自然博物馆
D. 以上三者都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如图为白头叶猴,是生活在广西崇左市的一种珍稀动物,以植物的嫩叶、枝条为食.请填空.
(1)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白头叶猴________环境受到损坏.
(2)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为建立________.
22.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请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1)哺乳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都比较复杂,属于地球上的高等生物,列举一些哺乳动物_________(至少写出三种).
(2)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假如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
23.鲨鱼体被细鳞;靠鳃呼吸,用鳍(加工后可制成“鱼翅”)辅助游泳.
(1)根据鲨鱼的特征,它在分类上应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类,它通过____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
表中为每百克湿鱼翅和鲜鸡蛋的部分营养成分对比表,请据表回答:
(2)表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属于能为人体提供_______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中被彻底消化.
(3)分析表中两种食物的成分,发现维生素A含量更高的是_____.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出现__________症.
调查发现,鱼翅被汞污染的程度高大70%,其含量超出正常允许值得42倍,鱼翅中超标的汞,主要来自人类的工业排放.
(4)水体中的汞会沿着__________不断积累而进入鲨鱼体内.食用鱼翅后,汞被人体吸收并通过__________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遗憾的是,在人们对鱼翅的“狂热”追捧下,每年约有七千万尾鲨鱼被捕杀,目前有近8种鲨鱼濒临灭绝.
(5)鲨鱼的灭绝将会对_________多样性造成影响.
(6)综上,请你写出2条拒食鱼翅的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海带 ②满江红 ③银杏 ④荷花 ⑤雪松 ⑥桃树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_____(填标号);二类是___ (填标号)。分类的依据是_____。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____(填标号)。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_(填标号)。
25.随着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入住台北市立动物园,标志着两岸同胞即将进入“团圆”的新时代,随行的17棵珙桐树苗也在台北安家;同时大陆也接受了台湾同胞回赠的长鬃山羊和台湾梅花鹿,请回答
(1)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
(2)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所有基因的总和,即________库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即也会加速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的丧失
(3)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珙桐与处于同等地位的沙椤相比,二者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珙桐用_________繁殖而沙椤用_________繁殖.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鸟是整个鸟纲的统称,A错误;细菌是细菌界生物的统称,B错误;松树是裸子植物门中松树的统称,C错误;鲫鱼属鲤科,鲫属,鲫鱼种,D正确。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水葫芦的疯长,争夺了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因此破坏了水中的生态平衡,从而使整个滇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正确;
B、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属于迁地保护,正确;
C、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竟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错误;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正确;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故选:B.
4.【答案】A
【解析】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因此,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故选A。
5.【答案】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选C。
6.【答案】A
【解析】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面积190300公顷,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和珍稀鸟类,如中华鲟。
7.【答案】B
【解析】只要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绿色的藻类植物、裸子植物等,A不符合题意。白菜、萝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B符合题意。只要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都是自养,C不符合题意。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D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遗传的多样性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栖息环境。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因为它既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又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9.【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裸子植物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裸子植物资源占世界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0.【答案】A
【解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素,池塘中富含有机物,春天温度适宜,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其中主要是单细胞的绿藻等,因此“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等措施;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也包括动物的精子库,A正确;将某些珍稀的或者濒临灭绝的动物迁入动物园或者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育管理,这属于迁地保护,B正确;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等进行保护。属于异地保护,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有效措施,C正确;故D符合题意。
12.【答案】D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13.【答案】D
【解析】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禾本科植物,其花序顶生或侧生。多为圆锥花序,或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鳞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头多呈羽毛状。果为颖果,少数为囊果、浆果或坚果。种子里有一片子叶。所以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种子植物门同一科的植物,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花、果实、种子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14.【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所以说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15.【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A错误;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B正确;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C错误;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D错误。
16.【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见A正确。
17.【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
1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选项A不正确;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选项B正确;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选项C不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选项D不正确。
19.【答案】C
【解析】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门、纲、目、属中门是最大的单位,因此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据此答题.
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1) 栖息 (2) 自然保护区
【解析】(1)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因此,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白头叶猴栖息环境受到损坏.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白头叶猴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1)栖息;(2)自然保护区.
22.【答案】(1) 牛、马、羊 (2) 人类偷猎 栖息地丧失 栖息地丧失 (3)食物链被破坏,生态平衡被破坏,如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解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例如:牛、马、羊都属于哺乳动物;(2)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哺乳动物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3)假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食物链被破坏,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生态平衡被破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23.【答案】(1)鱼 躯干部和尾部 (2)能量 小肠 (3) 鲜鸡蛋 夜盲 (4)食物链 循环 (5)物种 (6) 破坏生物多样性 食用汞超标的鱼翅面对人体有害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1)鲨鱼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2)营养物质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3)据表中数据可见:维生素A含量更高的是鲜鸡蛋.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出现夜盲症.(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因为难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所以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元素会随着“鱼翅”被食用而进入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5)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鲨鱼的灭绝将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6)鱼翅是用鲨鱼的鳍制成的,鱼翅的价格甚高,很多人吃鱼翅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最近我国许多餐饮业提倡“拒绝鱼翅”.原因是通入破坏生物多样性,食用汞超标的鱼翅面对人体有害等。
点睛: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24.【答案】(1) ①② ③④⑤⑥ 是否产生种子 (2) ① (3) ③⑤ (4) ④⑥
【解析】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等特点进行分类。
(1)①海带、②满江红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③银杏、④荷花、⑤金松、⑥桃树,都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都是种子植物。因此其分类的依据是能否产生种子。(2)①海带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
(3)③银杏和⑤雪松能产生种子,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4)④荷花和⑥桃树能产生种子,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
25.【答案】(1)长鬃山羊 台湾梅花鹿 (2)基因 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 (3) 种子 孢子
【解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目比纲小;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所以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的亲缘关系最近。
(2)一个物种代表者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所有基因的总和,即基因库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即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3)珙桐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因此,二者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珙桐用种子繁殖,桫椤用孢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