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7 20: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广义上是指长江之南,一般多指长江南岸区域,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民)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南朝宋)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夜神月z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开“江南之变”端
263

266

280年
291年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统一
八王之乱
306年
316年
西晋灭亡
分析东晋建立的背景
司马睿为何镇守江南地区?
北方地区陷入八王之乱、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晋定都于哪里,为何不叫“南晋”?
定都于建康(今南京)都城相对位置在东边
东晋的政治状况——论从史出
材料二: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
材料一:(元)帝初镇江东,威名为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材料一中的“王”和“马”分别指的是谁?
王——王敦和王导;马——司马睿
从材料二来看,“王”和“马”实质上指的是什么?
世家大族和东晋皇权
东晋的皇帝怎么会容忍大贵族与他分享权力,共治天下呢?
如果没有琅琊王氏(敦与导),司马睿的统治会有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加以讨论
作为顶级门阀士族,王敦曾经两次起兵反对司马氏。
王敦第一次起兵,由于司马睿试图夺回权力,世家大族们此时站在王敦一边,结局是司马睿屈服。
王敦第二次起兵,企图篡位称帝,这次世家大族则站在了东晋皇帝一边,王敦兵败身亡。
为何都是起兵反抗,世家大族两次的做法却完全不同?
王敦第二次起兵触犯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需要软弱的东晋皇权
世家大族
东晋皇权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政权特点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沦丧于胡人之手,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
祖逖(tì)(266年-321年),曾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忌惮,功业未成,祖逖忧愤而死。
北伐结果: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局部统一,偏安江南。
政权特点:②北伐失败,局部统一,偏安江南
北伐中原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偏安一方的东晋该何去何从……
公元420年,布衣出身的大将刘裕令傀儡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刘裕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你觉得这些政权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都定都在建康②疆域主要在江南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称帝前曾任官职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平北将军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骠骑大将军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南朝政权一览表
相似:①更替频繁;
②武将篡权;
这些政权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赏“江南之变”貌
自主学习: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图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哪里?
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什么有关?
江苏南京、浙江一带
人口迁徙方向
这说明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促进江南地区开发
图中反映了哪些行业得到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
见证江南地区的开发
兴修
;
开垦
;
广种
;
推广
;
推广
;
得到开发
水利
荒地
水稻
牛耕施肥
小麦
广东、福建等地
农业方面:
小麦推广
良畴亦数十万顷。
——[梁]沈约《宋书》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美,釉色青灰,匀净莹润。制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南朝青瓷莲华尊
赏“江南之变”貌
总结”江南之变“
小麦推广
农业进步
贸易发展
手工业发达
城市繁荣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江南之变”原因何在?
江南落北民,
繁华自此开。
——探“江南之变”因
(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宋书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
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③人口因素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提示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主要因素)
人口南迁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麦推广
江南之变”能完全归功于南迁的汉人吗?
“南人与北人勠力同心”——陈寅恪
?
这一时期,大量(南方)少数民族人民移居平川,补充了平原劳动力的不足,并逐步与汉族人民相融合。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太湖平原的垦辟是东吴大规模屯田的结果,而屯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山越人民。江汉平原和洞庭、湘水流域的垦辟,则与蛮人的出山有极重要的关系。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
主要事件
王朝
政治表现
原因
表现
影响



农业
南方经济逐步发展,向北方赶超
北伐中原
317年
宋、齐、梁、陈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发生叛乱
手工业
商业
建康
门阀士族政治
本课小结
地广人稀
地广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