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测试卷(基础卷)
一、选择题(60分)
(2020·真题·湖南郴州市)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地衣
B.机器人
C.钟乳石
D.煮熟的鸡蛋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条河流
B.一片草原
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如表为某科研人员对
,,,
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A.
B.
C.
D.
(2019·专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中涉及的生物有
A.稻花和青蛙
B.稻花和人
C.人和青蛙
D.水稻、青蛙和人
(2020·期末·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该农谚中影响农作物收获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光
C.温度
D.土壤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
、
、
、
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A.
B.
C.
D.
(2019·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描述的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生活的影响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将会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恒定不变
D.相对稳定
(2014·学业·上海上海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丰台区)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是一种对农林植物生长危害严重的入侵物种。图片展示的是蚤蝇雌蝇将卵产于红火蚁体内。蚤蝇卵发育孵化为幼虫,以及化蛹后的过程都是在红火蚁体内完成的,待到成虫羽化后从中飞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图判断,红火蚁和蚤蝇都属于昆虫纲
B.蚤蝇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红火蚁和作物的关系是腐生
D.蚤蝇和红火蚁的关系是寄生
(2020·真题·四川广安市)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干旱造成农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A.水分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无机物
(2018·期末·云南昆明市盘龙区)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钟乳石长大
B.机器人跳舞
C.小鸟鸣叫
D.雨后现彩虹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追逐
(2019·期中·云南昆明市官渡区)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阳光
草
兔
狼
B.草
昆虫
青蛙
蛇
鹰
C.昆虫
青蛙
蛇
鹰
D.草
蝗虫
细菌、真菌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植物会落叶,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排泄废物
D.生物需要呼吸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018·真题·广东深圳市)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019·专项)河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肚子会鼓起来。这说明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
A.由小长大
B.遗传和变异
C.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填空题(15分)
(2019·专项)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在一定的
内,所有
与
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019·专项)生物因素为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
、
等。
(2020·真题·黑龙江绥化市)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综合题(25分)
(2020·真题·江苏南通市)海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如图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青蛙、蚱蜢等动物属于
。
(2)
图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包含青蛙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3)
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
(4)
为提高水稻品质,稻农通常会利用青蛙等天敌防治农田害虫,这种防治方法称为
防治。
(2017·真题)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
。
(2)
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
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
和非生物部分。
(4)
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
【答案】D
【解析】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A不符合题意;一片草原,既包括一片草原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B不符合题意;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C不符合题意;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3.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果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那么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其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从图中可看出A、B、D的物种失去了平衡,调节能力最强的是C。
【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5.
【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6.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果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那么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
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其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从图中可看出
组生物种类最多,调节能力最强。故选:C。
【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
【答案】A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
千米气温下降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如在草
兔子
狐这条食物链中,由于能量的关系,草的数量是远大于兔的数量,兔的数量是远大于狐的数量。狐多了,兔子会因狐的捕食而减少,兔子少了,狐也会因食物问题而减少,狐少了,兔子会因缺天敌而增多;同样兔子少了,草就会多;草多了,兔子就会多,兔子多了,草就会少,但最终达到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兔的数量远大于狐的数量,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因此A、B、C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9.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生物部分
10.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
11.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2.
【答案】A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干旱造成农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这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水严重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这一现象说明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一是水。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3.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14.
【答案】A
【解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啷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
15.
【答案】B
【解析】A、阳光
草
兔
狼中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B、草
昆虫
青蛙
蛇
鹰,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C、昆虫
青蛙
蛇
鹰中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D、草
蝗虫
细菌、真菌中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故选: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16.
【答案】D
【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故选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17.
【答案】C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
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会落叶,落叶丢掉了一些成分,所以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18.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9.
【答案】C
【解析】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0.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二、填空题
21.
【答案】病毒;;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2.
【答案】区域;生物;;
【解析】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23.
【答案】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
24.
【答案】生物;;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综合题
25.
【答案】
(1)
水稻;消费者
(2)
;水稻
蚱蜢
青蛙
(3)
水稻;太阳能
(4)
生物
【解析】
(1)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图中的水稻属于生产者。青蛙、蚱蜢等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2)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
蚱蜢
青蛙;水稻
蚱蜢
螳螂
青蛙;水稻
蚱蜢
螳螂
食虫鸟;水稻
蚱蜢
食虫鸟,其中包含青蛙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
蚱蜢
青蛙。
(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产者水稻是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所含能量最多。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4)
为提高水稻品质,稻农通常会利用青蛙等天敌防治农田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做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
【知识点】生物部分、生物部分
26.
【答案】
(1)
草
免
狐(草
鼠
狐)
(2)
光能;消费者
(3)
分解者
(4)
狐
【知识点】生物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生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