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别致的椅子》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
目标分解依据:
课程标准中的的相关陈述: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并做简单说明。试着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椅子的结构及设计造型别致的椅子。通过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基于标准的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表现能力,已具备了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用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设计,并与他人简单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设计中能够以“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展开设计思考,能够关注到造型与用途的关系;具备一定的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分析讲解、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创作出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实用性强的作品。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设计椅子体验其造型艺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造型,能设计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椅子。
教学难点:设计的实用性,创新要有价值,符合科学原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猜谜语:背儿挺得直,脚儿站的实,主人要休息,轮我来效力。(打一生活用品)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能说出椅子和凳子的区别吗?
【设计意图】通过椅子和凳子的对比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欣赏汉代画像砖《宴饮图》,了解“席地而坐”一词的由来。
【设计意图】为揭示椅子的由来做铺垫。
由“丝绸之路”引申出椅子造型的改进和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椅子逐渐出现。
观察分析:
介绍清代紫檀圈椅。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简要了解椅子在我国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感。
2、出示德国《扶手椅》和清代《圈椅》做一对比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同一时期中西方文化差异。
3、在两把椅子的对比之下发现椅子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总结的能力。
4、介绍荷兰设计师里特维特的《红蓝椅》。
【设计意图】了解西方文化,引出现代艺术。
深入探究:
1、通过日常观察,说说生活中椅子的造型和功能。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会观察会总结的能力,引申出设计艺术中的椅子。
2、带问题欣赏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椅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感受揭示出本节课题。
艺术实践:
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把实用、美观,而且造型别致的椅子。
设计椅子的步骤:
设计构思:为谁设计?设计什么造型?
【设计意图】通过整节课的学习和个别学生所谈的构思,激发大家的设计灵感。
绘画
(五)总结:同学们,在设计的世界里,充满了无限可能,也充满了个性的张扬,希望今天这节美术课,能给你更多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