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1 奇妙的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 五四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1 奇妙的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 五四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8 08:16:13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自动播放视频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奥妙无穷、精彩纷呈的化学世界吧!
如同美丽的焰火,化学科学也是绚丽多彩的。
1、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它与数学、物理、生物学有什么不同?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棉花 、石料等。
人工制造材料:例如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人造材料就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化学合成材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说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
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观察、交流、讨论 , 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记录统计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 (包括学习用品和衣着穿戴)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即都属于化学制品,从而我们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
就连你喜欢的“飞火流星”足球也是一个全部由化学合成材料制成的化学制品。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制品吗?
人类离不开化学,社会离不开化学
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介绍建筑材料的变化过程
土坯、茅草 砖瓦、玻璃 钢筋混凝土、塑钢和新型建筑涂料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以石油、煤炭为原料生产出的化学合成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海水淡化设备
贮氢装置
电致发光材料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国际上将处于1nm~100nm(纳米)尺度范围内的超微颗粒及其致密的聚集体,以及由纳米微晶所构成的材料,统称为纳米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和生物等多种粉末材料。
超声波纳米材料分散仪
以上提到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以及遍布每个角落、让世界旧貌变新颜的化工产品都是化学的功劳。
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二、观察化学变化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外形和状态方面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特征:
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发光、放热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观察实验的步骤、方法: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味道、硬度等;
生成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味道、硬度等。
实验条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
观察实验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发光、放热现象
实验一:点燃酒精灯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2、颜色变化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3、生成沉淀
实验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4、产生气体
实验四: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反应
点击画面观看视频
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火柴折断和点燃火柴
蔗糖溶在水中和加热变黑变苦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前者 后者
分辨以下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变化
交流共享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什么是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氧原子 O
氢原子 H
H2O
水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它们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化学符号H2O 表示水分子
H2O
O2
H2
氢原子和氧原子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 H2O ;
两个氢原子可以紧密结合形成氢分子 H2 ;
两个氧原子可以紧密结合形成氧分子 O2 。
大量的氢分子 H2 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 O2 聚集成氧气。
H H
氢分子 H2
O O
氧分子 O2
H2O
O2
H2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宏观物质种类繁多,但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是很多,每一类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的。

H2O
O2
H2
二氧化碳( CO2 )是由 元素组成的.
CO2
氧原子 O
碳原子 C
挑战自我
碳和氧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交流共享
通过本节的学习,与以前比较,你是否每看到一种物质就会想到它们都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根本
特征
伴随
现象
区别
联系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发光、放热、变色等
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挑战自我
观察下列的分子模型,看看它们各是由哪几种原子构成的?
将这些模型拆开来,把同类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类?
属于几种元素?
H2O
O2
H2
CO2
CO
水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碳原子构成;
一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碳原子构成;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一共有三种原子(氢、氧、碳原子);
分别属于三种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糖和氧气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蜡烛成灰泪始干
D、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E、潮湿的衣服放在太阳光下晒干
1、下列变化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E
在线测试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结冰 D、物质燃烧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 B、食品变质
C、蜡烛熔化 D、煤气燃烧
D
C
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6、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C
C
B
7、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8、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D
B
9、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
B、
C、
D、
E、
F、
G、
H、
I、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