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结构中能够产生花粉的是(
)
A.
雄蕊
B.
子房
C.
花瓣
D.
柱头
2.
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风媒花依靠风力传播花粉,与之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A.
有甜甜的花蜜
B.
有芳香的气味
C.
花瓣颜色鲜艳
D.
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
3.
冬瓜原产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印度等地,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冬瓜的雄花和雌花都属于单性花,单性花是指(
)
A.
既没有雄蕊也没有雌蕊的花
B.
只有雄蕊的花
C.
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D.
没有花萼和花冠的花
4.
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的先后顺序为:花冠→花萼→雄蕊→雌蕊
B.
取花萼和花冠时可用手,取雄蕊和雌蕊时必须使用镊子
C.
观察雄蕊时,要轻轻抖动雄蕊,让花药中的花粉落到白纸上,用显微镜镜观察
D.
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
5.
有经验的农民在向日葵的开花季节,要为向日葵“别头”(将两个花盘相对),在西瓜开花时节进行“对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充分保留花中营养供给果实发育
B.
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C.
保护花粉防止散落
D.
保护花蕊防止被虫咬
6.
在一块玉米地旁建立一个养蜂场,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蜜蜂会吃掉大量花粉,因而会减产
B.
由于玉米依靠昆虫传粉,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传粉,故这块地将增产
C.
由于玉米依靠风力传粉,养蜂场的建成对传粉没有影响,故产量不会改变
D.
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不好判断
7.
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
A.
柱头→子房→花柱→珠孔
B.
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C.
珠孔→子房→花柱→柱头
D.
柱头→花柱→胚珠→子房
8.
我市是知名的西瓜产地,一个西瓜中有50个种子,推测该西瓜的生长发育至少需要的精子数目为(
)
A.
25
B.
49
C.
50
D.
100
9.
若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A.
胚乳
B.
种皮
C.
胚根
D.
子叶
10.
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
小麦和玉米
B.
大豆和花生
C.
苹果和水稻
D.
大豆、水稻
11.
种子发芽成长,最后开出新的花朵,骄艳动人,这难道不又是另一个美丽的生命吗?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
子叶
B.
胚根
C.
胚乳
D.
胚芽
12.
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区段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②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
③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
④区段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13.
大白菜富含钙、锌、硒等矿物质,其膳食纤维也很丰富,常吃能起到润肠通便、促进排毒的作用,对预防肠癌也有良好作用,被称作百菜之王。大白菜类植物应适当多施(
)
A.
钾肥
B.
氮肥
C.
磷肥
D.
硼肥
14.
如图示叶芽结构(纵切)模式图,图示[1]结构的名称和将来发育成的植物体结构名称分别是( )
A.
芽原基,芽
B.
芽原基,叶
C.
芽轴,芽
D.
芽,芽
1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树的新枝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成的?(
)
A.
枝芽
B.
花芽
C.
花蕊
D.
芽轴
16.
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的生物技术,其优点不包括(
)
A.
优良性状快速增多
B.
繁殖速度快
C.
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D.
能获得更健康的植株
17.
“作茧自缚”体现昆虫发育的一个过程。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蚕所处的阶段是(
)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18.
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是她孕育了新的生命。她为胎儿提供营养通过
(
)
A.
卵巢
B.
子宫
C.
输卵管
D.
胎盘
19.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身高突增
B.
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C.
性意识开始萌动
D.
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20.
DNA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在寻亲过程中,可以通过DNA鉴定的方式确定亲子关系,实现家庭团圆。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壁
21.
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②③④
B.
图中⑤经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
C.
桃花属于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
桃花如果没有③和④,也可能会结出果实
22.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一滴碘液②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外形③用刀片将玉米种子纵剖④用放大镜观察胚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23.
如图是昆虫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表示幼虫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蛙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用鳃呼吸
B.
在消灭蝗虫的过程中,最佳时期是雌雄交配期
C.
木本植物茎主要包括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结构
D.
“观察枝芽结构”实验中,需用显微镜观察无花果枝芽结构
25.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下列都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
B.
卵巢和卵细胞
C.
睾丸和卵巢
D.
睾丸和精子
26.
以下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
染色体在任何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
D.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有所不同
27.
如图是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DNA
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B.
③主要由①和②组成
C.
③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D.
人体细胞中①成对存在
28.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
)
A.
22对+XY
B.
22对+XX
C.
22条+X
D.
22条+Y
29.
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阳光充足处比树阴下麦穗大
B.
农民精心耕种,种出了粒大的水稻
C.
为减肥坚持锻炼,一年后身体变苗条
D.
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玉米
30.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的父母不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
B.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C.
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D.
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31.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如图是大豆植物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大豆花雌蕊的结构,其中_________(填序号)是胚珠。与松、杉等植物相比,该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___________。
(2)图B中①___________是由图A中的[
]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图C中的主要部分是[
]_________,其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
]_________。图D中的茎和叶是由图C中的[
]_______萌发而来的。
(4)大豆豆荚中常有子粒空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大豆开花时期__________引起的。
32.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回答:
(1)1号瓶与____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1号瓶和2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维持了种族的延续,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如图是生殖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昆虫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其受精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可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__________。
(3)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生物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与图中其他几种生物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
34.
图中甲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乙表示伴随生殖过程中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_____。
(2)甲图中,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性染色体为:_____。
(3)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胎儿,胎儿通过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4)据乙图,假定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父亲的性状表现为:_____。若这对夫妻还想再生一个双眼皮男孩,他们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是_____。
35.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和_______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_________显性性状。
(2)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山东省滕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结构中能够产生花粉的是(
)
A.
雄蕊
B.
子房
C.
花瓣
D.
柱头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
【详解】一朵完整的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花柄对花起支持作用,花托着生花的各个部分,花萼、花冠开放之前对花起保护作用,花冠在花开放之后有招引昆虫传粉的作用。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所以,花的结构中能够产生花粉的是雄蕊的花药。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的结构。
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风媒花依靠风力传播花粉,与之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A.
有甜甜的花蜜
B.
有芳香的气味
C.
花瓣颜色鲜艳
D.
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风媒花依靠风力传送花粉的花,叫做风媒花。风媒花一般花被很小(或退化),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花粉多而小,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
2.虫媒花依靠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叫做虫媒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美丽,颜色鲜明,花朵具有芳香的气味或有臭味,有利于招引昆虫帮助传粉;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富有粘性,容易粘附在昆身体上。
【详解】由分析可知,A.有甜甜的花蜜
、B.有芳香的气味
、C.花瓣颜色鲜艳,有利于吸引昆虫前来传粉,都属虫媒花的特点,ABC不符合题意;D.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有利于接受风力传来的花粉,属风媒花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3.
冬瓜原产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印度等地,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冬瓜的雄花和雌花都属于单性花,单性花是指(
)
A.
既没有雄蕊也没有雌蕊的花
B.
只有雄蕊的花
C.
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D.
没有花萼和花冠的花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详解】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叫做两性花,如桃花、苹果花等;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是只有雄蕊,叫做单性花,如冬瓜花、丝瓜花、玉米花等。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花的类型,注意辨别。
4.
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的先后顺序为:花冠→花萼→雄蕊→雌蕊
B.
取花萼和花冠时可用手,取雄蕊和雌蕊时必须使用镊子
C.
观察雄蕊时,要轻轻抖动雄蕊,让花药中的花粉落到白纸上,用显微镜镜观察
D.
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花的结构:
2.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方,排列成一轮或多轮,多具有鲜亮的色彩,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前来传粉。因形似王冠,故称之为"花冠"。
【详解】A.在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是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要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A错误。
B.取花萼和花冠,雄蕊和雌蕊时都必须使用镊子用,B正确。
C.观察雄蕊时,要轻轻抖动雄蕊,让花药中的花粉落到白纸上。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里面的花粉,花粉呈颗粒状,C错误。
D.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D正确。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5.
有经验的农民在向日葵的开花季节,要为向日葵“别头”(将两个花盘相对),在西瓜开花时节进行“对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充分保留花中营养供给果实发育
B.
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C.
保护花粉防止散落
D.
保护花蕊防止被虫咬
【答案】B
【解析】
【分析】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
【详解】向日葵是进行异花传粉的,且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如果开花季节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因此传粉不足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所以有经验的农民要为向日葵“别头”西瓜开花季节进行“对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故选B。
【点睛】高等植物只有在传粉和受精作用之后才能结出果实,自然状态下,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会引起授粉不足,这样果实的籽粒就会减少,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践中常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来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
6.
在一块玉米地旁建立一个养蜂场,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蜜蜂会吃掉大量花粉,因而会减产
B.
由于玉米依靠昆虫传粉,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传粉,故这块地将增产
C.
由于玉米依靠风力传粉,养蜂场的建成对传粉没有影响,故产量不会改变
D.
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不好判断
【答案】C
【解析】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风媒花,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玉米开花时很难见到昆虫,由于玉米是风媒花,蜜蜂对玉米的产量没有影响。
7.
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
A.
柱头→子房→花柱→珠孔
B.
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C.
珠孔→子房→花柱→柱头
D.
柱头→花柱→胚珠→子房
【答案】B
【解析】
【分析】受精就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花粉管进入胚珠的路线是柱头→花柱→子房→胚珠。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受精过程,注意理解。
8.
我市是知名的西瓜产地,一个西瓜中有50个种子,推测该西瓜的生长发育至少需要的精子数目为(
)
A.
25
B.
49
C.
50
D.
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由花到果的发育过程:
2.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需要一粒花粉,2个精子。
【详解】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题目中从一个甜瓜里共取出50粒发育完全的种子,说明只有50个胚珠完成了传粉与受精。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需要一粒花粉
,2个精子。所以要使50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就至少有100个精子,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掌握双受精过程和由花到果的发育过程。
9.
若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A.
胚乳
B.
种皮
C.
胚根
D.
子叶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由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种子内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详解】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玉米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用刀片将浸软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结构是胚乳,故选A。
【点睛】考试需明确:玉米种子的结构中含有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其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
10.
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
小麦和玉米
B.
大豆和花生
C.
苹果和水稻
D.
大豆、水稻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等;双子叶植物:花生、向日葵、大豆等。
【详解】A.小麦和玉米,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都属于单子叶植物,A错误。
B.大豆和花生,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都属于双子叶植物,B正确。
C.苹果属于双子叶植物,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C错误。
D.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D错误。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1.
种子发芽成长,最后开出新的花朵,骄艳动人,这难道不又是另一个美丽的生命吗?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
子叶
B.
胚根
C.
胚乳
D.
胚芽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详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是: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过程,注意识记。
12.
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区段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②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
③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
④区段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详解】A.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①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②伸长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③分生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C不符合题意。
D.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所以④根冠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吸收有机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13.
大白菜富含钙、锌、硒等矿物质,其膳食纤维也很丰富,常吃能起到润肠通便、促进排毒的作用,对预防肠癌也有良好作用,被称作百菜之王。大白菜类植物应适当多施(
)
A.
钾肥
B.
氮肥
C.
磷肥
D.
硼肥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A.钾能促进植株茎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不符合题意。
B.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由于大白菜以叶为主,需要多施氮肥,符合题意。
C.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不符合题意。
D.硼肥的作用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14.
如图示叶芽结构(纵切)模式图,图示[1]结构的名称和将来发育成的植物体结构名称分别是( )
A.
芽原基,芽
B.
芽原基,叶
C.
芽轴,芽
D.
芽,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芽轴等结构。
【详解】由分析可知,叶芽本身是一个幼小的,未发育成熟的茎,它是具备茎的各部分的幼小结构。图中1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芽的结构和发育。
1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树的新枝是由哪部分发育而成的?(
)
A.
枝芽
B.
花芽
C.
花蕊
D.
芽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详解】按芽的着生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芽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枝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混合芽是指既可发育成茎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因此,桃树的新枝是由枝芽发育来的。
故选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芽的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6.
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的生物技术,其优点不包括(
)
A.
优良性状快速增多
B.
繁殖速度快
C.
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D.
能获得更健康的植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母体优良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相对容易,为科研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此外,采用组织培养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B、C、
D不符合题意。A无性生殖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不能使优良性状快速增多,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注意了解并掌握。
17.
“作茧自缚”体现昆虫发育的一个过程。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蚕所处的阶段是(
)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完全变态的昆虫,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所以,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蚕所处的阶段是:幼虫期,选B。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8.
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是她孕育了新的生命。她为胎儿提供营养通过
(
)
A.
卵巢
B.
子宫
C.
输卵管
D.
胎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详解】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成受精卵,是新生命发育的起点;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孕育所得到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主要是通过胎盘进行运输,同时胎儿新陈代谢的废物由胎盘运输给母体,然后由母体排出体外,可见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
故选D
【点睛】明确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9.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身高突增
B.
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C.
性意识开始萌动
D.
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详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A正确。
B.女生一般比男生更早进入青春期,B错误。
C.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C正确。
D.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会出现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长出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女孩还会出现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加、臀部变圆、乳房增大、出现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0.
DNA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在寻亲过程中,可以通过DNA鉴定的方式确定亲子关系,实现家庭团圆。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
【详解】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因此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
21.
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②③④
B.
图中⑤经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
C.
桃花属于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
桃花如果没有③和④,也可能会结出果实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花的结构:
【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故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①②⑤和③④,A错误。
B.传粉和受精后,花的许多部分都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故图中⑤子房经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B正确。
C.桃花属于两性花,能进行自花传粉,也能进行异花传粉,C错误。
D.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如果在开花之前,将一棵桃树上的桃花去掉雄蕊,由于桃花可以异花传粉,则该桃花也可能结出果实。故桃花如果没有③和④,也可能会结出果实,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花的结构与功能、花到果的发育过程。
22.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一滴碘液②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外形③用刀片将玉米种子纵剖④用放大镜观察胚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玉米种子纵剖后,剖面上将显示最外层的是果皮和种皮,淡黄色的是胚,而显白色的是胚乳部分,营养物质淀粉储存在胚乳中,而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在纵切面上滴一滴碘液,目的是胚乳变成蓝色,更容易观察胚乳部分。
【详解】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操作:②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外形→③用刀片将玉米种子纵剖,剖面上将显示最外层的是果皮和种皮→①滴一滴碘液,胚乳中淀粉遇碘变蓝→④用放大镜观察胚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组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①→④,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3.
如图是昆虫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表示幼虫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的D是受精卵,则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
【详解】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蛹期。图中昆虫一生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中A表示幼虫期。
故选A。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蛙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用鳃呼吸
B.
在消灭蝗虫的过程中,最佳时期是雌雄交配期
C.
木本植物茎主要包括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结构
D.
“观察枝芽结构”实验中,需用显微镜观察无花果枝芽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青蛙:①幼体称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②成体的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有鼻孔,是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这样的特点使它能够水陆两栖。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青蛙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A错误。
B.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这样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刚孵化出来的若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和成虫差不多,只是身体小,没有翅膀,不会飞只会跳,活动范围小,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故木本植物茎主要包括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结构,C正确。
D.“观察枝芽结构”实验中,需用放大镜观察无花果枝芽结构,不需要用显微镜,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青蛙的主要特征、蝗虫的发育过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等知识。
25.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下列都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
B.
卵巢和卵细胞
C.
睾丸和卵巢
D.
睾丸和精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通称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都叫体细胞。
【详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结合分析可知,精子和卵细胞通称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都叫体细胞。所以,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生殖细胞,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殖细胞概念。
26.
以下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
染色体在任何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有所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详解】A.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是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染色体。如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没有染色体,B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即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错误。
D.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但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有所不同,D正确。
【点睛】掌握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7.
如图是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DNA
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B.
③主要由①和②组成
C.
③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D.
人的体细胞中①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图示①DNA,②蛋白质,③染色体。
①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A正确;
从图中看出,染色体由②蛋白质和①DNA组成,B正确;
①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因此①DNA成对存在,D正确。
28.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
)
A.
22对+XY
B.
22对+XX
C.
22条+X
D.
22条+Y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所以人类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条+X。故C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9.
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阳光充足处比树阴下麦穗大
B.
农民精心耕种,种出了粒大的水稻
C.
为减肥坚持锻炼,一年后身体变苗条
D.
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玉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2.不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题目选项中:A.阳光充足处比树阴下麦穗大、B.农民精心耕种,种出了粒大的水稻、C.为减肥坚持锻炼,一年后身体变苗条,这些变异都与环境有关,生物自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而D.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玉米,自身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30.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的父母不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
B.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C.
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D.
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答案】B
【解析】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正常的夫妇不会生出患遗传病的孩子是错误的,故A不符合题意;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故B符合题意;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高,故C不符合题意;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考点定位】遗传病的概念和近亲结婚的危害。
【名师点睛】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近亲结婚后代遗传病的几率更高。
二、非选择题
31.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如图是大豆植物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大豆花雌蕊的结构,其中_________(填序号)是胚珠。与松、杉等植物相比,该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___________。
(2)图B中①___________是由图A中的[
]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图C中的主要部分是[
]_________,其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
]_________。图D中的茎和叶是由图C中的[
]_______萌发而来的。
(4)大豆豆荚中常有子粒空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大豆开花时期__________引起的。
【答案】
(1).
④
(2).
双受精
(3).
果皮
(4).
③子房壁
(5).
⑥胚
(6).
④子叶
(7).
①胚芽
(8).
传粉不足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图A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⑤子房;图B中①果皮,②种子;图C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图D中①叶,②茎,④根。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A中④是胚珠。大豆植物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生殖现象是双受精。
(2)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传粉、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图B中的①果皮是由图A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3)种子的主要部分是⑥胚,是植物的新幼体,是由③胚根、②胚轴、①胚芽和④子叶组成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图D植物体的茎和叶是由图C中的①胚芽萌发而来的。
(4)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大豆豆荚中常有子粒空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向大豆开花时期传粉不足引起的。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等知识。
32.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
不做处理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盖上瓶盖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回答:
(1)1号瓶与____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1号瓶和2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水分
(3).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
不能
(5).
种子的胚已死(或胚不完整、
种子处于休眠期)
【解析】
【分析】
1.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表格可知,1和4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水分,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2)由表格可知,3和4变量是温度,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3号的种子不能萌发,4号中的种子能萌发,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1号和2号尽管有1个变量温度,但是均缺少水分,实验结果种子均不萌发,不能形成一
组对照实验。
(4)种子的萌发同时还需要自身条件,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已死(或胚不完整、种子处于休眠期)。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33.
“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维持了种族的延续,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如图是生殖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昆虫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其受精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为受精的鸡卵结构图,可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__________。
(3)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生物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与图中其他几种生物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
【答案】
(1).
完全变态发育
(2).
体内受精
(3).
a胚盘
(4).
受精卵
(5).
无性生殖
(6).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7).
形成层
【解析】
【分析】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动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蝗虫等。
(3)观图可知,乙图中的a是胚盘,b是卵壳,c是气室,d卵黄,e卵白。
【详解】(1)甲图中,所示的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昆虫是在体内完成受精作用,其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2)鸡卵中,将来发育成淮鸡的结构是a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3)甲(昆虫)、乙(鸟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丙图所示的方式是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与图中其他几种方式的本质区别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的优良性状;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关键的操作是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点睛】正确识图、理清相关知识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4.
图中甲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乙表示伴随生殖过程中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_____。
(2)甲图中,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性染色体为:_____。
(3)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胎儿,胎儿通过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4)据乙图,假定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父亲的性状表现为:_____。若这对夫妻还想再生一个双眼皮男孩,他们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是_____。
【答案】
(1).
输卵管
(2).
X
(3).
胎盘
(4).
双眼皮
(5).
37.5%
【解析】
【分析】
(1)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2)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若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若基因组成为AA或Aa时,后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若基因组成为aa时,后代表现为隐性性状。
【详解】(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人的性别遗传如图所示:
甲图中,父亲把含Y染色体的精子传给儿子,女儿从父亲那里得到含X染色体的精子。
(3)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4)据乙图,假定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表现为双眼皮,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75%。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
从图2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都是50%.因此该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50%;因此如果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双眼皮男孩的概率是75%×50%=37.5%。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5.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和_______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_________显性性状。
(2)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答案】
(1).
一
(2).
三
(3).
紫花
(4).
RR或Rr
(5).
7
【解析】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表格中第一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子代全部是紫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一组或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
(2)“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和Rr。遗传图解如下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3)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