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份周测(11月14日)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份周测(11月14日)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7 19: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度11月周测(11月14号)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家几乎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从古及今,都是个崇高而庄严的字眼,它是每一个国家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血脉。
爱国者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爱国者的民族不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爱国者的民族在精神上会矮小而贫乏。我国有“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的屈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有高呼“我代表我的祖国”的徐悲鸿,……西方也有“爱祖国高于一切”的肖邦,有把“为祖国而死”当作自己“最美的命运”的大仲马……正是这些爱国者和他们的爱国思想使爱国成为杰出文艺家的一个价值尺度,一种理想信念。
文艺生产的经济效益不能以弱化社会效益为代价,爱国主义不能成为经济效益的牺牲品。虽然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最高追求,但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经营文化产业的个人或企业,却不能掉进钱眼里、做金钱的奴隶,更不能只要经济效益、不要社会效益,甚至危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资本可以无国界,但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商人有祖国。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切背离人民根本利益,虚无国家历史和文化.拆解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企业,最终损伤的都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艺的娱乐价值不能以矮化精神价值为代价,爱国主义不能成为娱乐价值的牺牲品。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曾明确反对导演用那个时代的娱乐化方式改编《阿Q正传》。 他认为,《阿Q正传》“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这表明鲁迅对当时舞台表演娱乐化的警惕和清醒。娱乐是文艺的功能之一,但并非其功能的全部和根本。如果把文艺当成 :为娱乐而娱乐的载体,认为娱乐是文艺的根本属性,甚至以纯粹娱乐化方式表现如爱国主义这样严肃的主题,就会使其本应负载的精神价值被矮化、被消耗掉。娱乐化倾向是影视文艺作品获取高额利润的利器,但也是矮化、消耗或虚无精神价值的主要危险。
文艺的负能量元素不能吞噬或遮蔽正能量元素,爱国主义不能成为负能量元素的牺牲品。以负面新闻或负面评价缠身的演员来扮演反映社会主义实际生活的影视剧主角,就是给作品增加了负能量元素,负能量元素的增加势必会遮蔽正能量元素,最终会误导观众的价值判断。有些文艺生产者,习惯于选择性感受黑暗,单向度捕捉丑陋,热衷于渲染负能量形象:而不愿、不屑或不能表现光明面、表现总体性社会发展趋势、表现正能量题材,更有甚者以娱乐手法歪曲历史、丑化群众、调侃榜样、抹黑英雄、亵渎烈士。这往往会使观众陷入价值观迷惘,从文艺作品中看不到国家发展所指向的希望和光明前景。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良好的文艺风尚是衡量社会风气的重要精神标尺。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心中有民、心中有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国,是一个崇高而庄严的字眼,这里所爱的也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历史、文化、价值观。
B. 从屈原到大仲马,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家们也同时都是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爱国者。
C. 文艺生产追求经济效益,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放弃爱国主义。
D. 文艺不能以矮化精神价值为代价去追求娱乐价值,影视文艺生产必须杜绝娱乐化的倾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文艺家要有爱国精神”这一主题,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关注社会现实,有 很强的针对性。
B. 文章采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并列举当前文艺创作中的一些严重问题.指出了它们可能对社会带来危害。
C. 文章用鲁迅反对娱乐化改编《阿Q正传》的例子,是为了表明鲁迅对当时舞台表演娱 乐化的警惕和清醒。
D. 文章以负面评价缠身的演员为例子,是为了说明有负能量元素的作品有可能会误导观众的价值判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国主义不能成为娱乐价值的牺牲品,纯娱乐化的表现方式会矮化、消耗爱国主义 这样严肃主题所负载的精神价值。
B. 爱国主义不能成为负能量元素的牺牲品,文艺作品中过多的负能量元素会影响观众 的价值观,使他们对国家失去信心和希望。
C. 爱国主义不能成为经济效益的牺牲品,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生产商一旦开始追求经济效益,就会损伤国家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D. 资本的最高追求是利润最大化,而娱乐化倾向是影视作品获取高额利润的利器,所以资本必然会极力把文艺娱乐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粱,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也要1个小时。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B.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6.《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斗寒图
冯骥才
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①。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
我推开门。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
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忽然,他的双眉就象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在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象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由于振动之故,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动。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磨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当声。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
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走进两个人来。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学生范瑛。
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上几朵花儿,补上蕊。花满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字迹端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象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分相合。
我受了强烈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潘大年冲动地说:
“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人就该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嘛!”
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快感。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
“什么?”
“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疑虑重重地说:
“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为什么?”
“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
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
“大年,老沈这幅画你可得收好了。别给人乱看!”潘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的脸,含着笑反问我:
“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
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
(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
[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雄公开批评,并断言老沈的画里包藏着“反党”的毒箭。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一开始交代我、老沈和潘大年同学,为下文写我担心老沈,潘大年看望老沈、请老沈赠画等内容作铺垫,暗示了我们三人关系非同寻常。
B.老沈铺纸磨墨挥毫作画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意在突出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
C.小说对老沈肖像描写中突出了他的头发特征,作者借此暗示老沈桀骜不顺的性格,也从侧面交代了老沈被赵雄盯上并被批判的原因。
D.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比较丰富。本文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突出了老沈的形象特点。
8.文章以“斗寒图”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小说结尾我“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与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修国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注:⑴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⑵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⑶“堕泪”句:《晋书·羊祜传》:西晋名将镇守襄阳有德政,羊祜为荆州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西晋名臣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东武望余杭”一句,写密州杭州相隔天涯,向往渺茫,颇有黯然别情。
B.“云海无涯两杳茫”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惆怅。
C.“功成名遂”表明词人是有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何日”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期望。
D.“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15.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意趣。
(2)杜甫在《登高》中感慨自己晚年多病、孤苦无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吞灭强敌的气势,而“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出师败还的结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56k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_。当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此后
因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他们大都没有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多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 ),从而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借网络推手而成名的网络红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会_______去策划, 一般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该网络红人,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种热闹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
B. 这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
C.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D.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如鱼得水 立身处世 绚丽多彩 苦思冥想
B. 左右逢源 安身立命 五彩缤纷 苦思冥想
C. 如鱼得水 安身立命 绚丽多彩 费尽心思
D. 左右逢源 立身处世 五彩缤纷 费尽心思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由于在艺术上的独特品味不同于主流,所以积累的人气也不错
B. 由于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不错的人气
C. 由于逐渐积累了不错的人气,所以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品味
D. 由于积累的人气也不错,所以在艺术上具有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
20.下面是某网络有限公司开业启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本公司经过三个月的张罗,开业一些事儿已准备停当,兹定于七月一日正式接待宾客。开业期间,我公司将给会员惠赠礼包。诚挚欢迎您莅临我公司办理业务。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当今的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也已成为时尚。现在,如果每天走的步数没达到两三万步,你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里晒。_ _,有的人竟然深夜在家门口的花园“暴走”。运动是为了健康,___ _ ,进而使健康受损,则是本末倒置。走路既可健身,也可伤身,过量的走路会加重关节负担,使原有的轻微损伤加重。通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激励适当走路,对身体有一定帮助,但千万不能不顾自身体质,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总之,朋友圈晒步数不是目的,____
22、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作文。
请以“生命里,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A 2. C 3. C 4.B 5.B
6 ①《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②《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③《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7.B
8.①概括了老沈绘画的主要内容;②暗示了老沈不屈的精神追求;③寄予了作者对艺术工作者桀骜不顺,刚直不屈精神的礼赞。
9.①潘大年的话让我放心;②老沈从闷闷不乐到激情作画的转变,让我消除了来时的疑虑,我高兴;③老沈画的《斗寒图》非常成功,我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④我为同伴和老沈的学生都来关心保护老沈而感到欣慰。
10.D 11.C 12.C
13.(1)(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
(2)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已被我游览了,却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
14.D
15. ①借景抒情,通过写灯火稀疏、荷塘寥落,烘托词人内心的凄凉,表现词人的留恋之情;②用典,运用“坠泪碑”的典故,将友人杨元素比作羊祜,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16.略
17. D 18. C 19. B
20.①“张罗”改为“筹备”②“一些事儿”改为“诸事宜”③“停当”改为“就绪” ④“惠赠”改为“赠送” ⑤“莅临”改为“光临”
21 .为了能抢占封面,不让自己的排名落后 如果单是为了晒步数而过量运动 科学走路才能强身健体
22.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