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梳理新闻知识,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了解并学习焦裕禄的典型事迹,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内涵。
3.学习焦裕禄精神,理解并探讨时代楷模在当时和今天的意义。
学习目标
阅读原文,了解焦裕禄的先进事迹,理解其精神品质,为社区做一期“时代楷模”的壁报专栏并展开对焦裕禄精神价值的探讨。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一:完成表格
{793D81CF-94F2-401A-BA57-92F5A7B2D0C5}分层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
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风雪天访寒问暖
艰苦奋斗
身先士卒?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关心他人身体状况,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无私奉献亲民爱民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心系民生勤政为民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
?
为了宣传先进,弘扬榜样的精神,请在社区宣传板开设一期“焦裕禄专栏”。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个主题专栏,选取一组与主题相对应的典型事例,来展示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可以打破小标题的限定,重新组织材料。
学习活动二:小组学习
要求:
1. 为专栏命名,并写一段简要的专栏介绍说明。
2. 从课文中挑选出能够表现专栏主题的3-5个典型事例。
3. 用四字词语概括评价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或精神品格。
学习活动二:小组学习
【专栏简介】
本专栏集中反映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选取了焦裕禄时刻牵挂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典型事件。他号召所有干部“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将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建构为“母子”关系,对待人民群众像对待父母那样充满关爱和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以此为标题,既符合焦裕禄的形象特征,也可以增加题目的文学性。
专栏一:俯首甘为孺子牛
【典型事例】
1.冒雨查看洪水,因雨天群众缺少烧火的东西,坚决不留下吃饭。
——关心百姓,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2.风雪天,安排减灾救灾工作。
——关注民生,细致周到的好书记
3.冒着风雪,访寒问暖。
——心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好公仆
专栏一:俯首甘为孺子牛
【相关段落】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贫农。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
专栏一:俯首甘为孺子牛
【专栏简介】
本专栏主要表现焦裕禄一心为公,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干部楷模。他坚持走群众路线,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使命和责任。
专栏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典型事例】
1.视察工作,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好党员
2.考虑群众生活困难,不肯买药吃药。
——关心群众,克己奉公的好书记
3.病重时,提出死后要埋葬在沙滩上。
——心系兰考,一心为公的好干部
专栏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关段落】
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专栏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专栏简介】
本专栏主要表现焦裕禄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等灾害严重,面对严峻的形势,焦裕禄毫不惧怕,他看重调研研究,重视实地考查,用脚踏实地的努力一点点地改变着兰考的面貌,期待着灾害远去,大地丰收的那一天。
专栏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典型事例】
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并亲自参与其中。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实践派
2. 焦裕禄和调查队成员在深水里吃干粮,在泥水里休息。
——身先士卒,无畏艰难的实干家
3. 经过长期调查,绘制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求真务实,科学扎实的行动派
4. 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从不利中发现有利因素。
——乐观向上、勇敢无畏的追梦者
专栏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相关段落】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专栏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相关段落】
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从黄河故道开始,越过县界、省界,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入河道,方肯罢休。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
专栏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习近平书记曾多次考查兰考,专程拜谒焦陵。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精神
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通过言行再现人物风范。
2.以时间为线索,用“榜样”穿起六个小标题。
3. 全文以记叙为主,适当采用了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4.全文记叙的事情都是有根有据,实事求是的。
写作特点
“第七稿改完好,穆青再拿给吴冷西(时任新华社社长)看。吴冷西通过,穆青让人把稿子打出清样,寄给周原,让他带着稿子到兰考核对。一再嘱咐:必须保证全部事实绝对无误。”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正赶上县委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张钦礼(时任兰考县长)拿着稿子在大会上念……在场两千多名干部哭成一片。最后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点,大家都认为事实全部准确,一致举手通过。
——《穆青传》
资料补充
文章最后一个小标题“他没有死,他还活着”。有人却认为焦裕禄精神过时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
学习活动三:思考讨论
推荐阅读
1.《人民呼唤焦裕禄》(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
2.《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重读高一年级学习过的人物通讯,进一步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屠呦呦等楷模的共同初心与各自代表的时代精神。
请任选其中的一位时代楷模,以“假如我与某某生活一天”为题,创作一篇文学作品。文体不限 。要求:展开想象,写出模范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你的情感。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