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唱歌 《欢乐中国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唱歌 《欢乐中国年》》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7 22: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 年级 音乐 学科 课题 《欢乐中国年 》 姓名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课选自上教版七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红红的中国年》,本单元是以反映时代风貌的人文主题构建内容的。按教学进度,本单元教学时间已临近中国人民最喜庆的节日——春节,以此构成单元,旨在使学生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歌颂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新生活,从而认识到音乐是反映社会、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课通过演唱、活动创编,感受热烈、欢庆的情绪,体会改革开放后祖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从而更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1.师:同学们,寒假将至,很快我们就要迎来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说一说,你知道春节的哪些习俗?
2.师:今天老师带来两副春联,请大家试着对一对。
3.师:春节是个喜庆欢乐的节日,这样的日子里也少不了欢歌热舞,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曲《欢乐中国年》。
(板书课题)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多媒体播放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这首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知道的春节习俗: 放鞭炮、贴春联……
生讨论交流、对春联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欢快、喜庆……
生:欢乐、喜庆的生活场景。

在喜洋洋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们说春节的习俗、对春联,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充分聆听才能使学生走进音乐情境,感受音乐,获得审美体验,用联想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创设情境。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特别喜欢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够大声的演唱歌曲,对音乐的学习表现为极大的探索热情。




教学 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欢乐中国年》,学会如何正确把握歌曲的节拍强弱关系,来体现歌曲的情绪。
2、 能力目标:能够以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3、 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小活动,以热烈、欢庆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从而更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以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点:在歌唱中,把握歌曲的节拍强弱关系,来体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 策略

手段 1、 听唱法
根据自学指导,自学作品
2、 合作学习法:
小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成作品
3、 示范法
教师对重点示范,点拨讲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评价设计 在教学环节中,适时地予以点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或意图


拓展练习
小结- 师:学歌曲之前,先读一读歌词,体会歌词中包含的情感。
师:大家是否注意到歌词中提到了一种花?你怎么紫荆花是哪的市花吗?你了解哪些有关香港的历史?
PPT出示歌曲创作背景
出示自学指导:
1.注意歌曲中反复记号,按正确的顺序演唱整首歌曲。
2.附点音符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
3.歌曲开始部分和副歌部分,不同节奏型对歌曲情绪表现的作用。
4.以喜悦、欢乐的情绪学唱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
检测自学成果
1.集体演唱
2.通过教师讲解、范唱,处理课堂生成问题。
预设:正确掌握歌曲强弱规律,准确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节奏律动
2.引导学生将律动练习与歌曲有机结合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欢乐中国年》这首歌曲,它不光适合春节,在各种喜庆的节日我们都可以用它,让我们在这喜庆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生:自由读歌词,体会歌词中包含的春节时人们喜悦的心情。
生:香港
生讲述有关香港的历史
生自学歌曲:
默唱
放声跟唱
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生汇报自学成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依照老师的指导准确把握歌曲
跟伴奏齐唱歌曲
学生创编说唱表演,个人展示
小组练习自由创编,小组展示
全体起立,齐唱歌曲 只有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才能以恰当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音乐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欢 乐 中 国 年 》
情绪:喜悦 欢乐



教学反思
及建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