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提优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M(ab,﹣a)应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的距离为4,则点M的坐标为
( )
A.(3,4)
B.(4,3)
C.(4,3),(﹣4,3)
D.(4,3),(﹣4,3)(﹣4,﹣3),(4,﹣3)
3.设点A(m,n)在x轴上,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m=0,n为一切数
B.m=0,n<0
C.m为一切数,n=0
D.m<0,n=0
4.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x,y),若xy=0,那么点P的位置在
( )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
5.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乘以正数a(a>1),那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
( )
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a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a个单位
C.图案向上平移了a个单位
D.图案沿纵向拉长为a倍
6.点P(4,3)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为
(
)
A.33
B.
C.
D.7
8.如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若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表示太和门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九龙壁的点的坐标为(4,1),则表示下列宫殿的点的坐标正确的是
( )
A.景仁宫(4,2)?
B.养心殿(﹣2,3)
C.保和殿(1,0)
D.武英殿(﹣3.5,﹣4)
9.对平面上任意一点(a,b),定义f,g两种变换:f(a,b)=(a,﹣b).如f(1,2)=(1,﹣2);g(a,b)=(b,a).如g(1,2)=(2,1).据此得g(f(5,﹣9))=
( )
A.(5,﹣9)
B.(﹣9,﹣5)
C.(5,9)
D.(9,5)
10.坐标平面上有一点A,且A点到x轴的距离为3,A点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3倍.若A点在第二象限,则A点坐标为何?
( )
A.(﹣9,3)
B.(﹣3,1)
C.(﹣3,9)
D.(﹣1,3)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点P的坐标是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12.在长方形ABCD中,A(4,1),B(0,1),C(0,3),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t-3,5-t)在坐标轴上,则t=_______.
14.如图,小强告诉小华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3,5),小华一下就说出了C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坐标_______.
15.已知线段MN=4,MN∥y轴,若点M坐标为(-1,2),则N点坐标为_______.
16.已知点P(a,-2),Q(3,6)且PQ∥y轴,则a_______,b______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4,-1),C(2,0),将△ABC平移至△A1B1C1的位置,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1B1C1,若点A,的坐标为(3,1),则点C1的坐标为_______.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两个单位称为一次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三角形ABC经过连续9次这样的变换得到三角形A'B'C',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_______.
19.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
(n,m)
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
(4,2)
表示实数9,则表示实数17的有序实数对是
.
20.九年级某班有54名学生,所在教室有6行9列座位,用
(m,n)
表示第m行第n列的座位.新学期准备调整座位,设某个学生原来的座位为
(m,n),若调整后的座位为
(i,j),则称该生作了平移
[a,b]=[m-i,n-j],并称a+b为该生的位置数.若某生的位置数为10,则当m+n取最小值时,m·n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
21.
已知点O
(0,0),A
(3,0),点B在y轴上,且△OAB的面积是6,求点B的坐标.
22如图,在△OAB中,已知A
(2,4),B
(6,2),求△OAB的面积.
23.
王霞和爸爸、妈妈到希望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
(2,-2),你能帮她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
24.
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求D,E两点的坐标.
25.【操作发现】在计算器上输入一个正数,不断地按“”键求算术平方根,运算结果越来越接近1或都等于1.
【提出问题】输入一个实数,不断地进行“乘以常数k,再加上常数b”的运算,有什么规律?
【分析问题】我们可用框图表示这种运算过程(如图a).
也可用图象描述:如图1,在x轴上表示出x1,先在直线y=kx+b上确定点(x1,y1),再在直线y=x上确定纵坐标为y1的点(x2,y1),然后再x轴上确定对应的数x2,…,以此类推.
【解决问题】研究输入实数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不断增加,运算结果x,怎样变化.
(1)若k=2,b=﹣4,得到什么结论?可以输入特殊的数如3,4,5进行观察研究;
(2)若k>1,又得到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
(3)①若k=﹣,b=2,已在x轴上表示出x1(如图2所示),请在x轴上表示x2,x3,x4,并写出研究结论;
②若输入实数x1时,运算结果xn互不相等,且越来越接近常数m,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及m的值(用含k,b的代数式表示)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提优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D.4.D.5.A.6.A.7.D.8.B.9.D.10.A.
二、填空题
11.(-1,2),答案不唯一.12.(4,3)
13.3或5
14.(-1,7)
15.
(-1,-2)或(-1,6)
16.-3
,
≠-2
17.(7,-2)
18.(16,1+)19.(6,5)
20.36
[提示:由已知,得a+b=m-i+n-j,即m-i+n-j=10,∴
m+n=10+i+j.当m+n取最小值时,i+j的最小值为2,∴
m+n的最小值为12.即n=12-m,m·n=m(12-m)=
-(m-6)2+36,∴
当m=6时,m·n有最大值为6×6=36]
三、解答题
21.由题意知S△OAB=×OA×OB=6,∵
A
(3,0),∴
OA=3,∴OB=4,∴
点B的坐标为(0,4)或(0,-4)
22.如图,构造长方形OCDE.∵
A
(2,4),B
(6,2),∴
AE=2,OE=4,OC=6,BC=2,∴
AD=6-2=4,BD=4-2=2
,∴
S△OAB=4×6-×4×2-×6×2-×2×4=10
23.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以点F为坐标原点(0,0),FA为y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B,C,E的坐标分别为:A
(0,4),B
(-3,2),C
(-2,-1),E
(3,3)
24.(1)
由题意可知折痕AD是四边形OAED的对称轴.在Rt△ABE中,AE=AO=10,AB=8,BE===6,∴
CE=4,∴
E(4,8).在Rt△DCE中,DC2+CE2=DE2.又DE=OD,∴
(8-OD)2+42=OD2,∴
OD=5,∴
D(0,5)
25.
(1)若k=2,b=﹣4,y=2x﹣4,
取x1=3,则x2=2,x3=0,x4=﹣4,…
取x1=4,则x2x3=x4=4,…
取x1=5,则x2=6,x3=8,x4=12,…由此发现:
当x1<4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运算结果xn越来越小.
当x1=4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运算结果xn的值保持不变,都等于4.
当x1>4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运算结果xn越来越大.
(2)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越来越大.
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越来越小.
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保持不变.
理由:如图1中,直线y=kx+b与直线y=x的交点坐标为(,),
当x1>时,对于同一个x的值,kx+b>x,
∴y1>x1
∵y1=x2,
∴x1<x2,同理x2<x3<…<xn,
∴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越来越大.
同理,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越来越小.
当x1=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n保持不变.
(3)①在数轴上表示的x1,x2,x3如图2所示.
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加,运算结果越来越接近.
②由(2)可知:﹣1<k<1且k≠0,
由消去y得到x=
∴由①探究可知: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