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有三美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作文语言有三美
《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需要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在关于“写作教学”中重点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课重点是通过学习作文语言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自己感受和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从九年级语文课本中写作“有创意的表达”演化而来。教材中说,“有创意地表达,是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另外,“有创意的表达”中提出语言表达要新颖,语言新颖,涉及词语使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本课主要从语言风格方面着手,涉及了句式、修辞等知识内容,侧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三种语言升格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精彩的几种实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让语言“靓”起来。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导入,让学生认识的语言优美的重要性。
二、明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三、学习诗情美1、引导学生感悟诗情之美。
原文:每天早上都被自己帅醒
诗句: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原文:主要看气质诗句: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2、品味“孤独”教师引导:你会怎样写“孤独”?出示有关“孤独”的诗歌,并和学生进行分析。
3、练一练:
(1)写一个“品味孤独”的片段,你能连句成段吗?
(2)出示内容,进行仿写。孤独是一种坚守,是那种“十年磨一剑”的默默忍耐。孤独是一种意境,收藏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中,附于“一剪寒梅傲冰雪”之上。孤独是一种神交,是那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天人合一,是灵感和智慧迸发之前的焙烤。
(3)学生练笔、学生展示。
四、学习画意美
1、用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引子,引导学生感悟画意之美。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3、方法指导
看例句,找找共同点,得出方法:事件+情境,品悟出画意美。
4、运用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开头的方法:
(1)在这个夏夜,清风徐来、草虫呢喃的夏夜,我不禁想起了他。
(2)年轻男女在三等船舱里跳舞,跳得那么奔放而热烈,仿佛一生积蓄的热情都要在此时燃烧殆尽;甲板上猎猎的海风,扯起贫穷画家微卷的头发;沉落海底的豪华大船和挣扎在水面的一双青年恋人;一部电影中的画面落了多少人的泪,动了多少人的心。一部《泰坦尼克号》,成就了最初的卡梅隆。
5、方法归纳:据情境,添加环境描写。凭想象,添加镜头描写。
6、练一练:请给《岁月中的那些美好》写一个开头。学生练笔、学生展示。
五、音律美
1、由毛不易的歌曲《一荤一素》引导学生感悟画意之美。
2、引导学生从句式和修辞等角度分析如何能使文章具有音律美。
3、方法归纳:长句变短句;句式一致,运
用排比、比喻等修辞
4、练一练:(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路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作文题目:《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请为“提灯人”写一个片段,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2)学生练笔、学生展示。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以这节作文指导课为例,我从课后阐述了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写作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点滴,通过本次晒课进行深刻的反思,旨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遵循这一思想,我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感知——明法——训练——反馈。下面我就详细分析这节课的得失进行课后反思:
第一,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作文指导课其实是最能考验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课,因为作文现场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其实是不能匹配的,更多的时候看教师如何进行现场指导,尽管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课前准备,我还是感觉现场指导不够完美,这其实是提醒我要不断进行知识补充,深入研究课堂。磨课和评课是极好的促进方式。
第二,转变观念,既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本堂作文课较为成功的就是导入部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作文评改部分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知水平也就在评价中得到展现和提升。
第三,要深化方法指导,就要还课堂给学生。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能是“鱼”,而要是“渔”。道理虽然简单,做好却不容易。就象我这课堂只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来进行,虽然尽量还课堂给学生,但是时间仍然不足,学生在这节课上并没有深入的情感体验。要想让学生课堂展示活泼有序、精彩纷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关键还在于有计划的方法指导和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寻找每节课的优缺点,尽量让每节课都能展现出更多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