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五)(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8 09: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五)
(一)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征求无已
已:
(2)穷兵黩武
穷:
(3)此皆朕所目见
目:
(4)遂得徭役不兴
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3.唐太宗认为隋炀帝为什么会灭亡?(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4.本文论述了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其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5.试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的唐太宗进行评价。(4分)
(二)伐树记
欧阳修
署①之东园,久茀②不治。修③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④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固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注释】①署:此指西京河南衙门。②茀(fú)杂草丛生③修:欧阳修④樗(chūn):臭椿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

A.修至始辟之(才)
B.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总共)
C.明日,圃之守又日(第二天)
D.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
安陵君其许寡人
B.修至始辟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而新植者不得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杏故,特不得蔬
徒以有先生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
(2)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
4.下列对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守园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5.庄子认为“不材终其天年”,“有用而见伤天”,而欧阳修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4分)
(三)郈(hòu)成子返璧
郈成子为鲁聘①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②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今侯③渫过④而弗辞?”郈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与我欢也。陈乐而不乐,告我忧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倍⑤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还车而临,三举⑥而归。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异之,分禄而食之。其子长而反其璧。
孔子闻之,曰:“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郈成子之观右宰谷臣也,深矣妙矣。不观其事而观其志,可谓能观人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聘:出使。②乐:乐器。③侯:何。④渫(xiè)过:重新经过。⑤倍:通“背”,离开。⑥举:举哀。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或地名。(2分)


)顾反,过
①:


)而弗辞。
②: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乐而不乐
陈:
(2)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
向:
(3)酒酣而送我以璧
以:
(4)使人迎其妻子
妻子: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若由是观之,卫其有乱乎!
5.《吕氏春秋》多以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应属于哪一类?(2分)(

A.功名
B.异宝
C.骄恣
D.观表
6.文章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一)1.(1)停止(2)用尽(3)亲眼(4)兴起、发生
2.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有)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
3.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4.示例:要想天下太平无事,就不能穷兵黩武;还要不兴徭役,: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5.示例:唐太宗能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政爱民。
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内心仍旧不满足,不停地向民间索取美女及珍玩,并且东讨西伐,用尽兵力随意发动战争,老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勤恳不息,只是希望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使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有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二)
1.D(砍掉)
2.AB(A.它的/加强反问语气;B它/去、到;C.却;D.因为)3.(1)你就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菜地吗?
(2)唉!我记得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
4.D(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揭示“有益者生存发展,无益者遭淘汰”的客观规律,而非“反思自己”。)
5.樗不材,悉剪弃;杏树坚密,美泽可用,让其生长。(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也可以)
参考译文
官署的东面有一个园子,一直以来有很多的野草,都没有去治理它。我到了那里,开始开辟已经荒芜的土地。用粪便浇灌贫瘠的土地,用水浇灌干枯的地方,然后种上十几畦农作物,另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正值春天,植物开始有萌芽的迹象。这时守园人给我提出意见,说:“这园子里生长着樗树,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妨碍了地下的流通,要消耗很多大地的精气,使得你新栽的农作物都得不到营养的滋润;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栽的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无法正常生长。又因为樗树的形状并不直,反而弯曲,看起来十分臃肿的样子,这样的木材中间纹路稀疏,导致重量很轻,而且很不坚固。(这样的树木)不值得栽种,应该把它砍掉。”我听了他的意见,把樗树砍掉了。第二天,他又对我说:“园子南面的那棵杏树,它的根茎所占的面积半径都有六七尺大,而它所在的地方却是这里最好的土地,让杏树长在那里而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很可惜的,应该把它也砍掉。”我说:“哈哈!如今正是树生长最好的时期,而且长得繁华。它也即将结果,你就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菜地吗?”所以没有将它砍掉。
后来我突然想到,并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记得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而如今樗树是真的没有用,一旦知道了就会马上将它砍掉并抛弃;杏树的躯干是很坚固的,纹路也很紧密,色泽美丽,还可以拿来做装饰,它反而存活下来。难道有用和没用是各自要用天生条件的影响而来判断吗?”
(三)
1.①郈成子②卫(第②空补出代词“之”也可)
2.倍卫三十里/闻宁喜之难作/右宰谷臣死之。
3.(1)摆开,陈列(2)以前(3)把(4)妻子和儿女
4.如果从这些迹象来看,卫国大概有祸乱吧!(意对即可)5.D
6.文章引用孔子的话,从智慧和仁德两方面高度评价郈成子的行为,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
参考译文
郈成子(春秋鲁大夫,名瘠)当鲁国使节,访问晋国。经过卫国时,右宰谷臣(卫人)请他留下来饮酒。陈设乐队奏乐,却不显得喜乐,酒酣之后还送郈成子璧玉。但是郈成子于归途经过卫时,却不向谷臣告辞。郈成子的仆人说:“先前右宰谷臣请您喝酒喝得很高兴,如今您回来时经过卫国,为什么不向他告辞?”郈成子说:“把我留下来喝酒,是要和我一起欢乐。陈设乐队奏乐而不喜乐,是要告诉我他的忧愁;酒酣后送我璧玉,是把它托付给我。如此看来,卫国将有动乱发生。”
离开卫国才三十里,就听说宁喜之乱发生,右宰谷臣被杀。郈成子立刻将坐车掉转头回到谷臣家,再三祭拜之后才回鲁。到家后,就派人迎接谷臣的妻子和儿女,将自己的住宅分出一部分给他们住,将自己的俸禄分一部分供养他们。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又将璧玉归还。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道:“有预见,可以事先策划对策;有仁义,可以托付财物。说的就是郈成子吧?”郈成子对右宰谷臣的了解,既深透又精妙。不只观察事而洞察他的志向,可以说是能识人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