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现代文阅读(五)
(一)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驾,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分)(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B.“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C.“开心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这样的趣也是真趣。
2.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
A.钱锺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几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地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3.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二)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需要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于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长住大梅山,并在那里传法。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声誉,否则,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以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额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A.“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表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2.下列与文中“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6分)(
)
A.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8分)
(三)薄荷
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多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热识惑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田好几越,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首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宝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全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都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不矫责,好养得很。
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朴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柱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练分,便要带回去一些荞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莱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1.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4分)
2.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解释下面的句子。(3分)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技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
3.第一段中“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意思是作者
。原因是
。(4分)
4:依据文章内容,理解倒数第二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5.结合全文内容,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漠视、
、
、
。(3分)
6.请简要分析倒数第三段的作用。(2分)
7.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
1.D(这是一篇议论文,重点在作者的看法和主张。D.有误。第⑥段,“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2.D(D项,“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表现的是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与“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3.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论证了本段“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既具有故事性,又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
4.不苟且就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就需要对生活抱有大爱;就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二)
1.B(B.分析不正确。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不是论证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2.D(D.与观点不符,这句话引用名言和举王羲之的事例说明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而不是说明坚定的重要性)3.①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②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③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④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其实是强调坚定对生命的重要性,从文中找出说明坚定对生命的重要性的语句,包括正面和反面两方面的句子即可)
(三)
1.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娇贵。
2.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欢欣(欢喜、兴奋、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失落到极点。
3.不稀罕薄荷薄荷太普遍,味道不怎么样,我对它太熟悉4.对薄荷的喜欢,对家乡的依恋热爱。
5.厌烦(腻烦)亲切热爱
6.帮助作者理解了小姨眼中光的意味,丰富了薄荷意象的内涵,升华了作者依恋故乡、向往清静简单素朴生活的主题。7.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过日子的方式。示例一:认同。慢节奏生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示例二:不认同。快节奏生活能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