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8 20: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都是声音的基本知识。本节以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及维也纳音乐厅为例,了解声音与建筑的关系。从人耳的听觉范围说明超声与次声,主要介绍超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说明现代城市噪声的来源,提出控制噪声的方法,力求让所学知识跟社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不断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学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社会联系,学习本节需要学生查阅大量有关声音与建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现代技术中有关声音的应用。
( 2)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与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录象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2)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本节的重点在于:防治噪声的途径.
本节的难点在于:如何从物理学和环保角度区分乐音和噪音.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器材】:音叉、手机、棉絮、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探究了它的规律,物理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我们就可以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与建筑
师: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和声音有关?
课件展示:回音壁和三音石
配文:在北京天坛有一个著名的建筑叫回音壁。它是一道圆形围墙,墙面十分光滑,一个人紧贴围墙在A处小声讲话,围墙较远的B处的人可以听得很清楚。
三音石位于围墙的圆心处,人站在三音石上击掌一次,能听到三声回音,因而人们称它为三音石。声音从三音石处四面传播,会被光滑的墙面反射,所以人能听到很多次回声,然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分散和吸收了,由于前三声最清晰,所以叫三音石。
师:刚才我们介绍了古代建筑中如何利用声音的,其实在现代建筑中我们也经常利用声音。你知道有哪些建筑利用声音?
生:高州大会堂、电影院……
课件展示:维也纳音乐厅,特写:音乐厅的顶板、燕泥状的墙壁......
配文: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有时候需要声音更强,有时候需要减少声音的回音,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这些建筑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呢?
1、顶板:反射声音。反射板应选择质地硬且平滑的材料,如硬塑料、玻璃等2、燕泥状的墙壁:吸收声音。吸声要用到松软、带有小孔的材料。如:泡沫塑料、棉絮、毛毡、吸声砖、软木等都是吸声材料。
(二)声音与音乐
师:音乐家们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不同的乐器,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构成了动人的音乐。有的高昂雄壮,有的低沉抒情,有的轻快流畅,有的婉转缠绵……下面请同学们欣赏音乐。
用录音机播放: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现在,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根据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出各种声音。
我们的教室用了两个音箱,左右两边各一个,为什么?
用两个或几个不同的音 箱在不同的方位和距离处播放音乐,能使人感觉到“立体声”效果,这是人的双耳效应。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
课件:双耳效应
师:双耳效应是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候,声音的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双耳效应能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三)超声和次声
人耳能引起听觉的声波频率有一定的范围,约在20-20000赫之间,低于20赫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的声波叫超声波。那么超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生:超声波的应用:用B超可以很好的检查到胎儿是否健康,人的肾脏等器官是否有病变。在国防上,利用声呐发出的超声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能向我们传递信息。牙医利用超声清洗牙齿,人们利用超声清洗眼镜,这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次声虽然人听不见,但是可以从动物的反应预测地震的来临,我们可以建立次声波接收站,探知远处核爆炸和导弹发射的情况。收到地震、海啸和台风传递来的次声波,就可以及早预报这些灾害性事件的到来,事先作好防范措施。
(四)噪音与乐音
从物理性质来看噪音是由声源作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无规津可循.而乐音是由声源作规则的的振动,从两者的波形图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师:从环境保护保护角度看,所有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例如,当有人想睡觉时,其他人唱歌或听音乐,此时的音乐妨碍了他人休息,对想睡觉的人来说就成为了噪声。
师: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周围哪些是噪声。
生: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工地上的噪声等。在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和设备发出的声音;在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发动机振动和排气
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街道上喧闹的人群等等,都是噪声的来源。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噪声,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吗?
生: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如果噪声比较强,如电锯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使人耳聋 ,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更强的噪声,如飞机起飞的噪声,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昏、恶心、呕吐;极强的噪声,还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师: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它呢?
生: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在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等都可以减弱噪声.
师: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因此,控制噪声也从这三方面采取措施:
a、 在声源处控制.如改造声源结构;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等.
b、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利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如在城市里植 树、修隔音墙等.
c、 在人耳处控制。如戴防噪声耳塞,或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或者双手捂住耳朵。
实验:敲响音叉,再用手按住,没有噪声了----消声;用棉絮将发声的手机包在里面,噪声很小----吸声;用手将耳朵捂起来,噪声减弱----隔声。
小结 本节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声音的利用,如在建筑和音乐上,知道了超声和次声,知道了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布置作业 1、 教材P44中自我评价与作业1至7题
反思
利用声音与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联系生活中环境学中声音的重要性:要防止噪声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知道,不能让声音打扰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而一些音乐听起来就舒畅悦耳,陶冶人的性情。要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素质 和道德修养。
板书设计
一、 声音的利用
1、 声音与建筑
2、 声音与音乐
二、 超声和次声
三、 控制和减少烦恼的噪声
1、消声2、吸声3、隔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