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祖父的园子 课件(3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7 21: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 祖父的园子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
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
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
涯中,她为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
大读者的喜爱,在文学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是个冷
酷的人,只有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成为她的第一位启蒙
老师,在祖父的支持下她才得以读书。祖父死后,她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人,父亲和继母强迫她辍学,她逃离家庭,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作者介绍
认真读,圈出本课新词语,再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朗读示范
zhà
huàng
kěn
yīng
bàng









luō
guàng




会认的字
字词学习

huàng 晃动
huǎng 晃眼

bàng 蚌壳
bèng 蚌埠
多音字













会写的字
樱花 樱桃
春天来了,公园里的樱花都开了。

yīng
笔顺
组词
造句
瞎闹 瞎扯 瞎眼
瞎子阿炳是位民间艺人。
xiā
笔顺
造句

组词
铲子 铁铲 铲除
要坚决铲除那些在人民群众中兴风作浪的坏人。
chǎn

笔顺
组词
造句
承认 承受 继承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chéng

笔顺
组词
造句
拴住 拴线 拴马
那里仍然有一个用于拴马的生锈铁箍。
shuān

笔顺
组词
造句
瓢虫 瓢泼 杯瓢
上一次我在池塘附近看到蒲公英和瓢虫。
piáo

笔顺
组词
造句
逛街 闲逛 游逛
如果要去逛街,记得穿舒适的鞋子。
guàng

笔顺
组词
造句
明晃晃:光亮闪烁。
溜平:文中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
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
毛嘟嘟: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草率、随便,不负责任。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词语理解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1. 观赏小昆虫。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用草帽遮脸睡觉。
整体感知
熟读全文,品读以下句子。
品读释疑
作者赋予景物童话般的色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读者的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
运用比喻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富有感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纸页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这里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祖父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总结思考
“我”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孩子,有一颗自由的心。祖父是一位勤劳、慈爱、幽默、宽容的老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 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寄情于物
寄情于物就是把人的感情寄托在某一事物上。本文运用寄情于物的手法,以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如课文第⑥段,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蝴蝶随意地飞等动植物生长、活动的情态,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读来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我们在运用寄情于物的手法进行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2)要选择最有助于表达这种情感的事物来寄托情感。
(3)要充分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达。
写法借鉴
1.表示光亮、颜色的ABB式叠词。
明晃晃 亮晶晶 银闪闪 金灿灿
光闪闪 光灿灿 亮堂堂 油亮亮
蓝幽幽 蓝盈盈 红彤彤 黄澄澄
绿油油 白茫茫 灰扑扑 黑漆漆
拓展延伸
2.有关童年的名人名言。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 子上 晒着的阳光。
——张爱玲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
—— 宋庆龄
“入迷”能使一?个“手?脚不停”的孩子变得安分守己??。
——袁伟民
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中心主旨
结构图示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 画“√”)
明晃晃(huàng huǎng) 啃树(kěng kěn)
倭瓜(wěi wō) 樱桃(yīn yīng)
水瓢(piáo ráng) 逛街(kuàng guàng)
·
·
·
·
·
·






随堂练习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 ) 黄瓜 ( )蚂蚱
( ) 白菜 ( )倭瓜花




三、精彩赏析。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 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句中“扬”这个动词将“我” ____________的情景具体描写了出来,表现了“我”的 _________和祖父的 _________。
2.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 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个句子运用 ______的修辞,写出园子里的玉米是 ________的。同时,融情于景, 表现了“我” ____________ 的心情。
在园子里胡闹
调皮
慈爱
拟人
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